高血压标准改变引发争议,中医怎么治疗高血压
2022/11/19 21:19:23 资料保存号

     最近,大家应该都有关注到“国家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然后有被否认的相关报道,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专家之间的争议点又在哪里?我们一块来看一下。

     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等联合制定、发布新版高血压指南(AHA/ACC指南),率先将成年8高血压的定义,从140/90 mmHg降至130/80 mmHg。但这在全美也并非达成共识,时至今日,美国家庭医师协会等仍在沿用140/90mmHg的标准。

     我国的情况

     2022年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颁布,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为130/80 mmHg。以新标准估算,中国高血压患者数将由2.45亿增至近5亿,超1/3国人都将成为高血压病患者。

     而中国高血压联盟坚持原标准(140/90mmHg),反对下调标准值。在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公众号“健康中国”发布消息,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至此,一锤定音,结束了大众的讨论。但学术界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高血压诊断标准会存在争议?

     简单来讲,两个方面的观点:

     正方:下调诊断标准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始预防的理念,否则将错过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关键时机。

     反方:目前并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对于血压处于130-139/80-89mmHg之间的人群使用降压药物能有明显的长期获益。这个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如何对待这个情况

     按照国家诊断标准,血压130-139/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应该积极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调整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等等,以及定期检测血压。

     中医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从中医角度看,我们对于高血压有自己的认识,按照相关临床症状,可以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但是对于血压升高,没有明显临床表现、也没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我们可以从“治未病”的方面入手,进行干预。

     人体血脉环周不休,给脏腑、形体官窍供给营养。那为什么没来由地血压会升高呢?大家都听过一句话:高血压本身不严重,高血压所带来并发症才严重。这句话没错。但高血压不严重的原因就在于,它更像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当外周血管有脂质沉积、粥样斑块,血供受到影响,那就通过升高血压来改变这个情况。所以中医就有祛痰、化瘀的治则,畅通血管,治疗高血压。

     另外,尚有情绪紧张、精神应激,体虚过劳等原因,肝肾阴虚,虚火偏旺,或阳气亢盛,风阳升动,从而发病,那就要通过滋补肝肾,或平肝潜阳来治疗。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资料保存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