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临床18种治疗方法分享
2022/12/24 7:00:02 资料保存号

     乳腺增生的18种针法

     乳腺增生症临床上以乳房疼痛和乳房内肿块为特征,在一侧或两侧乳房摸到大小不等、软硬不一、界限不太清楚的肿块,表面似乎有小颗粒,与皮肤筋膜无粘连,用手指按压后可感到疼痛。同时,伴有乳房胀痛,个别患者痛还向腋下及上肢放射。此病的症状轻重往往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学“乳癖”之范畴,多因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情志过激,导致肝脾两伤、冲任失调,以致气郁、痰浊、瘀血互结于乳房,遂成肿块。

     与临床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具体如下:

     (一)身柱透至阳穴法

     临证可用26号4寸长针从身柱穴向下成30°角进针,贴近皮肤使针沿皮下缓刺入,直透到至阳,行泻法,每次留针1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看疗效

     评析:

     (1)吾临证常用此法治疗乳腺增生。如患者肝火太盛则酌加太冲;阴虚则酌加太溪;气血亏虚则酌加足三里、脾俞;月经不调则酌加三阴交。

     (2)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其上起第2?3肋,下至第6?7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外线,乳头平第4肋或第5肋水平。而身柱与至阳穴正当乳房解剖界限之上限与下限之间。其临证用刺法,可有效通调两乳间失畅之气机。身柱穴临证常以之治疗痈疽疔疮为著,尤善托疮排毒。身柱透至阳穴实际是起到了通调乳房部气机,托疮排毒,软坚散结的功效。

     (二)肝俞截根法

     此法见于彭静山所著《针灸秘验与绝招》。

     评析:乳腺增生症的针灸治法,或疏肝,或理气,或疏肝理气并用,皆可奏效。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彭氏通过肝俞一穴,疏肝而后理气,直指乳腺增生之疾根本所在,治疗上绝不拖泥带水,堪执治疗之牛耳。临证用之,其效甚著。

     (三)针灸大家贺普仁的治法,则又另得其妙

     在他眼中,乳癖之邪幻化成三种形象,分别治之。①肝郁气滞型:选足临泣治之。②肝肾亏虚型:选照海穴治之。③冲任失调型:选足临泣、照海穴治之。

     评析:此法独具匠心,不直接以肝论治,而是以“胆”“肾”论治,颇有张士杰“援物比类”的味道。

     推荐关注;

    

    ?

     (四)四关穴

     太冲+合谷穴针刺法。

     评析:《标幽赋》:“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太冲为肝经原穴,刺之可疏肝解郁;合谷亦为大肠经原穴,手足阳明同气,乳房原为足阳明胃经所属,刺合谷可调足阳明经经气,功同理乳间之气机。故临证刺四关是从疏肝理气来论治的。

     (五)神阙穴敷药法(乳脐散)

     评析:此种办法最后能制成成药,则为患者之福。

     (六)内关+太冲穴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法(针刺时以内关穴为主)

     评析:针灸治则有“心胸内关谋”之说。此方以内关为主治乳癖,以宽胸理气为先,疏肝为次,与四关穴治法性质相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天宗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法

     评析:天宗穴与乳房相对,此法颇有阴阳互治之意,亦包含有医学哲学之妙理,其治病格调之高,值得业针者反复回味之。

     (八)鱼际穴温针灸治乳癖法

     评析:此法治疗乳癖实巧。亦有宽胸理气之味道。鱼际为肺经之荥火穴,因肝属木,木为火之母,根据补母泻子法,实则泻其子,故肝木实,泻其荥。所以,针鱼际又具有疏肝解郁兼清肝火的作用。另外,灸法又可起到“气血不足可补之,经络不通可通之”的功效。故而,临证用鱼际一穴就可起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九)天泉穴拍打刺络放血法

     其方法是:取患侧天泉,双侧发病取双侧治疗。用清水或自配活血通络之液蘸后用手拍击天泉穴部位,约拍击百次后,穴位处即可出现紫红色大小不等的散在瘀血斑,然后以三棱针将此瘀血斑刺破放血数滴,10天治疗1次,一般连续3?5次即可。如络刺部位仍有瘀血斑时,则需继续治疗,直至拍不出瘀血斑,方停止治疗

     评析:天泉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而乳癖多为情志所伤、经络瘀滞、气郁血结,久而化痰。故治应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络刺天泉可通阴阳所结之气,使气机通达,乳癖因而得消。

     (十)第4腰椎旁开1.5寸寻找反应点针刺治乳癖

     评析:此法是根据新针刺八字疗法基本原则,即“阴阳,平衡,相对,反应”这八字而治之。

     (十一)传统针法

     大多必取乳房旁侧之膻中、屋翳或乳根酌加配穴以治之。

     评析:传统针法虽有一定之效,但相对于以上十种治法而言,其临证取穴太多。而且,乳房部位较敏感,还是尽量远端取穴治之最妙。

     以上十一种乳腺增生症的治法,之所以称为小结,是因为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针刺方法未列入在内。治乳癖最好先从治“气”着手。因为,乳房部位气机和顺,气行则血行,气血行则经络通,通则不痛。

     (十二)刺络拔罐法——毛振玉

     用严格消毒的三棱针在硬结上点刺3至5针,而后用大小适中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拔火罐拔在增生的硬结上约5至10分钟取下火罐,可见火罐内吸出黑紫色淤血或者粘黄色的液体,此时,增生的硬结部位立刻感到舒服柔软,每三天治疗一次,直到增生部位拔不出淤血和粘液为止,这样就治疗完毕。

     (十三)对应-反射疗法——杜建华

     1)取穴位置:后背第四、第五腰椎旁开3~5寸(同身寸,因各人体形不一,病灶点大小不一,故是个区域)。左边乳腺增生,则取右边;若两边都有增生,则取两边,此为对应点(区)。

     2)在对应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准反应点(区)。可用酒精棉擦,会出现一片红的区域(有时整个一片都很红的话,就要扎几针;若能发现最红的点,一般就一针)。

     3)个别病人在对应点(区)内会有结节、条索或压痛点(这些也是反应点)。

     4)一般的乳腺增生病只要按上述方法操作就行了,效果很好。不会扎针的朋友只要找准了反应点(区),可以用手指、小木槌按压或用刮痧板去刮,也能达到相当好的疗效。遇到结节、条索的话,要设法揉松、揉散。

     5)绝大多数病人经这样治疗后,大多一次就见效(疼痛大为减轻或消失,增生减小或消失)。个别的需经过七次治疗后痛感和肿块消除,仅有极个别的还未见效(这类病人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6)经治疗后,检查肿块,乳腺增生确实是没了,但若你用彩超检查的话,还会有!这就好像一个充满气的皮囊一样,气放走了,那囊还在。若用药物或针再治的话可以完全消除。

     (十四)耳穴压丸

     取穴:交感、内分泌、皮质下、乳腺、垂体、卵巢、子宫、肝。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伤湿止痛膏剪成将王不留行子粘压固定于所取穴位,拇、食指分别置耳穴内外两侧进行压揉,直至耳廓潮红、发热。一般于月经前半月开始治疗,每隔3月换药一次,每日按揉3次,每次15分钟,连续3个月经周期。

     疗效:共治疗35例,治愈18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

     (十五)艾灸

     取穴:主穴:乳中(患侧)、足三里。配穴:肝火旺去足三里,加太冲;气血双亏加气海;肝肾阴亏加太溪。

     操作:用艾条灸,每日1次。肝火旺用泻法,灸20分钟;气血两亏,肝肾阴亏用补法,灸&0分钟,火力要足。灸后以胸内发热,以及下肢有热、酸、困感为佳。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5例男性患者,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

     (十六)董氏奇穴驷马穴、三重穴

     斑和扁平疣等属于肝的问题,为阴木,像乳腺增生鼓出来实质存在的属于阳木,阳木就得从胆上去调。驷马穴几乎在胃经与胆经之间,治疗皮肤病的时候,针垂直于皮肤面斜刺进去,寓意是向胃经上透;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针垂直于皮肤面立起来进去,接近于胃经是时候向胆经上透。

     (十七)刮痧

     后背刮痧,从大椎到肩胛骨下缘的区域,从上往下刮(依次从里往外),刮出痧后选择最青最淤处点刺放血。

     (十八)挑针

     肩胛骨区域反应点:挑针挑刺方法,选择黑点、褐色点,尤其适合疼痛期摸起来硬的患者见效特快。

    

    ?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资料保存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