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通道之殇:大象的起飞与落地
2018/5/15 8:10:52 王剑的角度

    

    

     图文作者:where春儿

    

     本图文基于本公共号多篇内容整合创作而成

     原发表于“漫读金融”(springloveart)公众号

     本文尝试从银行角度,以一个浅显思路来理解资管新规,主要目的是理清其中的逻辑。

     银行,是受多种监管约束的大型机构,是金融市场上带着镣铐跳舞的大象。

    

     理解监管规则,就理解了银行的行为

     以资本充足率为例。资本充足率是银行重要的金融风险监管指标,其本意在于: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本钱(自有资本)的重要性在于,当银行发行巨大损失时,按次序,首先减计股东资本,其次是资本债券、其他债券,最后才轮到储户的存款。

     所以资本充足率越高,在发生亏损时存款人越有保障。

    

     然而,从银行角度来看,银行业务实际上就是用钱生钱,是一种杠杆游戏,杠杆越高,即资本充足率越低,收益越高,但是风险也就越高。

     所以,银行自有资本相当于

    

     但是,对于那些把银行作为自己的“钱袋子”的国家来讲,这个“本钱”的内涵并不简单。

     我们先把眼光拉长到银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美国银行业源起于自由银行体系,在野蛮生长时代,银行们良莠不齐,遇上风险,流动性就容易崩,三三两两的有银行倒闭,因此开始推行资本的比例监管,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风险。

     但是后来,美国人突然发现,他们银行业在海外落后于日本的银行。这是因为,欧亚很多国家的银行业是起源于“国家银行体系”,人们认为“国家的银行”不可能倒闭,银行也就不需要提取资本准备以吸取预期损失。

     等于在杠杆游戏中,这些银行打开了“国家信用”这个外挂,其资产扩张几乎不受限制。

    

     于是,通过位于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大家给银行定制了一整套条条框框,世称巴塞尔协议,其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红线是8%。

     为了跟国际接轨,我国也修改了银行业监管规则,分步走,争取在2018年底达到巴塞尔Ⅲ的监管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握挙)。

     资本充足率怎么计算?

     资本充足率=(资本-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12.5]

     资本还分什么核心一级、二级,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类别,看着头疼,为便于理解,举个最最简单的例子:

     假设银行有100亿元资产,只用来买债和放贷,资产组成是:现金10,国债35,企业贷款50,所有者权益5。

     它的资产充足率=

     5/ (10×0%+35×0%+50×100% )= 10%。

     这里的0%或者100%,就是资产的“风险加权”,

     这才是公式的关键。

     国内各类资产的加权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可见,在分子不变的条件下,风险权重大的,就会加大分母,占用资本金,所以就不能把太多鸡蛋放到这个篮子里。

     那么,作为银行家,要满足资本充足率,又要盈利最大化,就必须考虑下面的问题:

     怎么配置资本?

     在银行资本金不变的条件下:

     多买国债?

     风险权重为0%,不占用资本金,流动性好,还不用交税哟。可是,收益率不高,经常在3%-4%左右(还得是中长期)。

     多发贷款?

     这个收益率高,一般平均在5%以上,配置信贷资产还具有信用派生的作用,能为银行带来存款,扩大规模,这是债券资产没有的优势哟。可是,贷款要缴利息所得税与增值税(25%+6.3%),而且一般贷款的风险权重是100%,占用资本金,还存在机会成本。

     综合权衡下来,放贷还真不一定比买债更合算。

    

     如何配置,银行还要依据政策的需要和市场形势来权衡。

     这样,在“资本金不变的条件下”,银行不管怎么算,还是挣不了几个钱啊!带着“资本充足率”的枷锁,银行没办法放开手脚,加杠杆,扩规模!尤其是,当它们再也不能“躺着赚钱”的时候。

     回顾利率市场化之前,银行享受着国家呵护下的特许利差和不良救助,当然在躺着赚钱的同时,也默默背负了扶助国企等重任;

     然而曾几何时,贷款和存款利率相继放开,各种“宝”崛起,P2P……都在蚕食着银行的存和贷!

    

     在强烈的求生欲下,通道、非标、委外、影子银行等概念应运而生。

     表外风口上的猪

     以通道业务为例。

     什么是通道?就是在分业监管(垄断牌照)、混业经营的市场中,从表内到表外不走寻常路的融资方式。

     在通道的一个典型模式中,有这样几个角色:

     角色A:求生欲强烈,手持低成本资金寻找商机的银行。

     角色B:市场的很多“优质”企业(比如处在风口上的房地产),由于这样那样的政策原因,不能直接从银行拿到传统信贷。

     角色C:非银金融机构,能发私募资管产品,且投资限制较宽松,但一般融资渠道有限,自有资金成本又高。

    

     机智的ABC一碰头,碰出了灵感:

     A把名义上的代客理财资金(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形成的对应资产也单独建账不进表)通过过桥银行投向信托,信托再投向B,通过合同安排,通过C借道走账,最终将收益权“原状返还”A。

     于是:A实现了资产出表,绕开了表内监管,获取了贷款高利息;B融到了资本发展了生产;C收取了无风险的通道费用(牌照租金)。

    

     资金出表后形成的资产,再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快速形成了更为巨大的表内及表外资产。就这样悄咪咪地绕开了资本充足率。

    

     2009年以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爆发性增长,除了借经济周期之势,通道业务功不可没。大资管行业,包括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期货资管……都或多或少裹挟着银行资产出表的暗流,在通道的风口上飞了起来。

    

     套利终结者?

     各种表外业务加上实质上的刚兑,实际上产生了风险信用和收益的不匹配,还有不断增加的脱离监管的杠杆和泡沫。

    

     监管为此多次打补丁,终于在2018年4月27日发布大一统的资管新规。新规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同时资管产品不允许多层嵌套。

    

     这些条款被认为是新规的大杀器。不过给了缓冲期:2020年底。

     不难理解为何很多机构对此如临大敌,很明显,之前靠通道业务赚了大钱的机构们,眼看这碗饭就要被砸了,很多高杠杆的金融产品,可能就会出现违约风险,隐匿的不良资产就要相继暴露。

     不过,相对于清理中介机构那些套利取巧、蝇营狗苟、套多层马甲赚快钱的方式,新规更重要的意义是,为资管建立了新框架、新规范,打破刚兑,让资管行业回归本源。

     这是着眼于中国大资管行业长期发展的大格局!用心良苦啊。

     而且,新规清晰划分了表内与表外的差异化运作——表外即“资管业务”,非标要转标,银行可设立资管子公司,非银机构可转型ABS和主动管理;表内的还是表内,该入表的还要入表,该监管的指标一样不少。

     凯撒的归凯撒,剩下的……还是归凯撒。

     若资产管理回归本源,背后拼的就是募集资金和投资管理能力了。这样小银行日子更不会好过。

     利率市场化之前吃利差,市场化之后走同业和通道,现在,或许是时候靠自己了。

     好在国民财富还在持续快速增长,未来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剑的角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