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大家是否对信贷预期过高了?
2019/8/13 15:33:44 王剑的角度

    

     王剑,CFA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业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员

     本文内容主要来自于我年初发布于《中国货币网》的《信用融冰:2019年银行业资产负债配置展望》一文。该文是我们每年初例行的对全年货币、信贷、银行资产负债投放的展望。如今,2019年已过半,现在可以检视一下里面的测算,并调整一些数据。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因此,未设具体目标值,只能大致参考名义GDP增速,也就是8.5%左右。2018年末老M2(不含货基的老口径)总量为179.29万亿元,那么按8.5%的增速估计,2019年末老M2余额为194.53万亿元,全年新增老M2是15.24万亿元。

     问题就出在这里。全年老M2增量才15.24万亿元。而财政赤字按3%估计,就已能投放3万亿元左右的M2。因此,其他渠道投放老M2只能12.24万亿元。

     老M2的投放渠道包括:

    

     所以,除了政府之外,剩下的主要是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派生M2,这些渠道只能派生12.24万亿元,包括:信贷、表内购企业债、表内投放非标和购买资管产品等。

    

     其中信贷是主体。而按今年监管形势,非标预计仍然是负数,购买企业债也是负数,因此实际贷款投放规模还能超过12.24万亿元。假设表内非标、投资、债券合计-3万亿元,那么信贷投放规模就是15.24万亿元。注意,这里的信贷要加回被地方政府专项债置换的部分,因此其实是社融里的“人民币贷款”的全部与“专项债”的一部分,两者合计15.24万亿元。所以,信贷总量还更少些。

     而根据现已披露的金融数据,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已经超过10万亿元了,专项债也发行了1.19万亿元(其中一部分会用来置换贷款),因此,上半年贷款渠道派生M2已达10万亿元以上。下半年能派生的空间,也就是5万亿元左右。

     换言之,在上面几条假设都成立的情况下,下半年信贷投放量就是每月不足1万亿元的。

     要想让下半年信贷更高,就需要放松一些假设,比如允许今年M2增速更高,或者让非标等投放渠道出现更大的负数。会不会这样操作,我们可拭目以待。

     因此,虽然信贷、社融等数据虽然低于一些人的预期,但可能是大家的预期过高了。从年初的“M2、社融与名义GDP匹配”出发,推导出来的信贷投放、社融等数据,差不多就是目前这个水平,不存在什么低于预期。

     为什么要相匹配呢?我们在《M2太多了吗?塞伯坦星球的M2预测秘籍》中有过分析,M2增量用以满足经济增长需要,如果M2增速超过名义GDP太多,那么只能是货币深化、资产价格上涨等。因此,M2、社融与名义GDP匹配,可能是一个合理约束。当然,出于托底经济之目的,可以稍微宽松,让M2、社融增速略高于名义GDP。其实,目前社融增速已经是略高了。因此,我们只能说,现在的M2、社融增速大致是合适的。

     后续,需要重点关注的,并非总量,而是结构。总量目前是合适的,但从结构上看,目前融资需求疲弱,甚至连银票开立都少了(体现为未贴现银票大降),说明企业经济活动疲弱,这时要想拉动融资,还真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厢情愿可以做到的。

     融资和经济之间,有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是融资好了带动经济呢,还是经济好了带动融资呢?后面依然需要持续关注经济形势是否能带来融资需求,如果不能,则需要政府主动扩大投资拉动融资。

     最后,让我们重温发生于金融研究员和宏观研究员之间的经典对白:

     某日晨会:

     金融汪:今年我们板块业绩好不好,要看宏观如何,它决定了我们的信贷需求……

     宏观汪:今年宏观好不好,要看融资投放情况如何,融资若不给力,宏观好不了……

     大家都是汪,就不要互相伤害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剑的角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