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银行】美国银行股估值为何大幅回升?
2022/3/9 王剑的角度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

     分析师: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分析师:王剑 S0980518070002

     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01

     银行板块PB值达到次贷危机以来高点

     2020年四季度以来美国银行股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标普500银行指数PB值持续提升,2022年1月18日标普500银行指数PB值为1.45x(四季度财报披露后有所回落,2022年1月12日标普500银行指数PB值为1.53x)。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标普500银行指数PB值基本在1.0x-1.5x之间波动,目前已达到次贷危机以来的高点水平。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当前PB值分别为1.72x、1.53x、0.71x和1.31x,其中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PB值已创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的新高。

     股价涨幅角度,2020年四季度以来(截止2022年1月18日)标普500银行指数涨幅为84.0%,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分别为36.1%和29.9%,可见银行股大幅跑赢市场。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同期涨幅分别是63.5%、96.9%、58.0%和145.5%。

    

    

     标普500银行指数与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走势高度相关,且美国银行业估值高点往往出现在加息后期,即美债利率高点,但此轮美联储还未正式加息,标普500银行指数PB值已基本达到次贷危机以来的高点。我们认为核心因素包括,(1)疫情冲击下美国大放水,流动性充裕提振整个资本市场估值;(2)银行板块之所以在2020年四季度才启动,主要是因为银行板块与宏观经济紧密联系,四季度美国经济进入稳步复苏阶段;(3)2020年四季度以来美国银行业业绩大幅反弹。2020年美国大型银行开始正式实施CECL准则,上半年出于审慎原则,美国大型银行大规模计提拨备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此后随着经济复苏,四季度美国大型银行持续释放拨备,由于拨备计提的因素,美国银行业业绩大幅反弹。美国银行拨备计提可参阅2020年8月7日报告《行业点评:中美银行业不同的计提损失方式》。(4)美国加息预期不断加强,且预期的加息次数也在不断提升。我们认为2022年随着美国正式进入加息周期,美国银行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 流动性宽松提振资本市场估值

     疫情冲击之下,美联储大幅扩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到零利率,2022年1月12日美联储总资产达到8.8万亿美元,较2020年初增长了19.2%。流动性宽松提振资本市场估值,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PE估值和PB估值较疫情前均大幅提升,我们认为此次标普500银行指数在美联储还未正式加息前PB值已经达到次贷危机以来的高点,流动性宽松是重要推动因素。

    

    

    

     ■ 美国银行板块行情启动于经济复苏之时

     2020年四季度美国经济进入复苏阶段,银行板块行情才正式启动,再次印证宏观经济是投资银行板块的核心驱动因素。2020年一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分别是-3.9%和-32.4%,三季度环比折年率为38.7%,美国经济进入稳步复苏阶段。美国失业率、制造业PMI指标都明显改善,消费者信心指数虽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个人消费支出持续改善。

    

    

    

    

     ■ 美国银行业业绩自2020年四季度开始大幅反弹

     2020年美国银行业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3%,其中四季度单季同比增长8.3%,由负转正,四季度业绩开始大幅改善。2021年美国银行业营收增速由负转正,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145.9%,主要受益于拨备的大规模释放。2020年美国大型银行正式实施CECL准则,疫情冲击之下美国大型银行大规模计提拨备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国银行业开始释放拨备,美国拨备计提方式带来2021年美国银行业业绩大幅反弹,这也是标普500银行指数PB估值弹性较大的重要因素。

    

    

    

     净息差自2021年三季度已现企稳反弹态势,非息收入实现较好增长。美联储连续降息到零利率带来美国银行业净息差大幅下行,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银行业净息差为2.50%,较2019年四季度收窄78bps。但第三季度已现企稳反弹态势,美国银行业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提升6bps至2.56%。在净息差同比大幅收窄拖累下,美国银行业规模高增下净利息收入仍同比下降,不过随着净息差企稳反弹,净利息收入增速已经有所反弹。非息收入方面,流动性宽松下美国资本市场表现较好,美国银行业交易收入实现了较好增长。

    

    

     02

     美国四大行2021年四季度财报分析

     ■四季度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83亿美元、320亿美元、219亿美元和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9%、78.7%、89.0%和552.8%。其中,四季度单季分别实现净利润104亿美元、70亿美元、33亿美元和5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4.3%、增长28.2%、下降16.7%和增长92.2%。

    

     ■薪酬大幅增长是拖累业绩的核心因素

     在通胀提升至高位、竞争加剧和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银行被迫提高员工的工资,四季度薪酬大幅增长成为业绩的主要拖累因素。2021年四季度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营收分别增长0.1%和8.7%,但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4.3%和16.7%,主要受薪酬大幅增长拖累。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四季度单季营业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1.5%和29.0%,对应的单季度成本收入比分别为61.1%和63.3%,同比分别提升6.2个和12.7 个百分点。除了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营业支出大幅增长之外,美国银行营业支出同比增长了5.8%,仅有富国银行因为裁员等因素带来营业支出同比下降了10.8%。我们认为薪酬增长对美国银行业业绩的拖累仍将持续,直到美联储加息带来通胀回落后将缓解。

    

    

    

     ■拨备释放已接近尾声

     2020年上半年美国四大行大规模计提拨备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但随着经济稳步复苏,美国银行业面临的不良压力大幅下降,因此四大行自2020年四季度持续释放拨备,2021年一二季度是拨备释放的主要时期,三四季度延续拨备释放态势,但释放规模持续下降。2021年大规模释放拨备是净利润高增的主要贡献因子,2021年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分别释放拨备(已扣除实际坏账计提损失)93亿美元、46亿美元、38亿美元和42亿美元,其中四季度单季分别释放拨备12.9亿美元、4.9亿美元、4.7亿美元和4.5亿美元。期末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是210%、271%、487%和173%,除了花旗集团拨备覆盖率仍在高位外,其他三大行拨备覆盖率基本接近疫情前水平,我们预计美国四大行拨备释放已基本结束。

    

    

     不良延续双降态势,四大行不良率已接近疫情前水平。2021年末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不良率(nonaccrual loan rate)分别是0.72%、0.46%、0.47 %和0.78 %,较9月末分别下降7bps、4bps、8bps和1bps,不良延续双降态势。

    

    

     ■ 下半年净息差已企稳反弹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四季度年化净息差分别是1.63%、1.67%和2.11%,较二季度低点分别提升1bps、6bps和9bps,花旗集团四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92%,较二季度低点持平,美国四大行净息差下半年出现企稳反弹态势。2022年美国正式进入加息周期,美国银行业净息差将持续上行,成为支撑银行业绩的核心因素。

    

     ■ 信用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贷款比重有所提升

     疫情爆发后,美国四大行风险偏好持续下降,大幅增加现金等价物、银行间资产以及国债等安全性资产配置,持续压缩信贷投放规模,2020年除了摩根大通贷款总额扩张了5.5%,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贷款总额分别压缩了5.6%、2.5%和6.3%。2021年伴随经济复苏,美国四大行信用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2021年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贷款总额分别扩张了6.4%、6.2%和0.2%,富国银行全年贷款总额虽然小幅压缩了0.5%,但下半年扩张了4.7%。

    

    

     03

     投资建议

     在宏观经济复苏、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以及美国银行业业绩高增等因素的推动下,标普500银行指数PB值当前已达到次贷危机以来的高点。2022年美联储进入正式加息周期,我们预计银行指数PB值有望进一步提升。相较于美国,目前我国银行板块估值仍处在低位,我们认为主要是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仍有所担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稳增长政策也不断加码,2022年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对稳增长的定调更加积极,我们预计稳增长将贯穿全年,后续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稳增长效果将逐步显现。我国银行业板块估值也将随着经济回暖而有所修复,我们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04

     风险提示

     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可能从多方面影响银行业,比如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宽松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等。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仅面向国信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客户。因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不因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可接受本订阅号推送信息的投资者。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wangjianzj0579)主要转载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小组)的证券研究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国信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信证券研究”及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小组)的官方订阅号。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使用、复制或传播本订阅号中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国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内容和观点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完整版报告为准。我公司不保证本订阅号所发布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国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国信证券对本订阅号所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担保。本订阅号信息及观点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订阅号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王剑的角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