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因乳腺癌把乳房切除后患上抑郁症,患乳腺癌的刘女士不想失去乳房怎么办。
2021/7/5 22:07:48 医学科普故事

    

     刘女士的病例介绍:

     刘女士,45岁,行乳腺B超发现左侧乳房可疑恶性肿瘤,最终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陷入了焦虑。原来她回想起她朋友因为乳腺癌失去乳房后得了抑郁症。经术前评估,她不合适做保乳手术,患者又特别介意切除乳房,最终和患者沟通,为患者选择左侧乳腺切除+ I期重建术,术后患者满意,这样的手术方式不但切除病灶,还让患者找回了自信。

     那么,什么是乳房重建?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本文概要1、不能保乳的患者是否能重建?2、乳房重建方式有哪些?是否安全?

     1乳房全切后能再造吗?

     当然可以!全乳切除术后医生可以为患者再“造”一个乳房,称为乳房重建,包括一期重建(也叫即刻重建)和二期重建(也叫延期重建)。

     01

     一期重建(即刻重建)

     一期重建是 在乳房切除的同时,即刻行乳房重建

     从组织条件方面考虑,这是行乳房重建的最佳时机,没有瘢痕粘连或放疗损伤,皮肤弹性好,乳房下皱襞形态保存,还可保留乳房原本的皮肤或乳头乳晕。

     同时,由于切除和重建手术一次完成,减少 住院次数和费用。术后不会经历乳房缺失的心理创伤,更有效 减低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

     02

     二期重建(延期重建)

     二期重建是指乳房全切后,放入扩张器,可以调节乳房大小,经过一段恢复期,再择期进行的乳房重建。局部组织条件不如一期重建,但术后形态好。

     2乳房重建有哪些方式?

     乳房重建方式包括:假体、自体组织及两者联合。

     这里介绍一下 自体组织乳房重建的方式,目前主流术式包括以下三种。

     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

     利用胸背血管为蒂,位置恒定,血运充沛,皮瓣容易存活,手术相对简单、安全;

     背阔肌提供的组织量往往较小,不适合乳房较大的患者,常需与假体联合应用

     手术时长大约2小时。

     术后背部引流时间较长。

    

     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

     乳房重建

     以腹直肌内腹壁上、下血管交通网为蒂,利用下腹部脂肪,可以提供的皮瓣组织量大,手术相对安全;

     需要损失一侧腹直肌,引起腹壁薄弱、腹壁膨隆或腹壁疝的机率增大,需预防性放置疝气补片,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合适

     手术时长大约4小时。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

     乳房重建

     这是目前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式的“王炸”。与TRAM相似,同样利用下腹部肥胖多余的皮肤脂肪组织。

     不同的是:

     只带上了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血管,然后与胸部的血管重新吻合,让皮瓣再次通血、存活。

     原位保留了腹直肌及腹直肌前鞘,因此 对腹壁的保护性好,不影响将来腹壁的运动功能或生育要求。

     腹部脂肪提供的组织量大,重建的乳房外形好,可以实现个体化塑形,且手感与乳房接近。

     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长6-8小时。

    

     3乳房重建安全吗?

     乳房重建的原则是不违反肿瘤根治原则,不延误后续治疗。全乳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已被列入国内外的乳腺癌诊疗指南中。专家建议,每位患者都应享有被告知可行乳房重建的选择权。

     由于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已接近90%,无论保乳还是乳房重建,最重要的目标是除了治愈疾病,也能同时治愈乳腺癌患者的“心”,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快来和50万人一起学习健康、养生、医学知识啦!这里讲述着医学故事,这里讲解着医学知识,这里有很多朋友为您解答医学疑问。我们做有温度的科普,我们做知冷暖的医生。快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粉丝群微信号:1018405023

    

     三甲医院医生

     ▼往期精彩回顾▼

     1、被乳房按摩害惨的中国女人……这个病例为所有人女性敲响警钟

     2、永别了,外卖!央视揭露黑幕:带血的输液管、尿袋竟成为你手中的外卖盒!

     3、被“性开放”害惨的中国年轻人

     4、进去容易出来难:直肠异物,问题比“丢人”严重得多!

     5、【提醒】药盒上有这个字,慎用,慎买!

     6、“乳房不摸,可能被割”,被美容院害惨的中国女性

     7、3个月婴儿趴睡身亡,谨防“婴儿猝死综合征”!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医学科普故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