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可乱吃,你知道吃药的正确“姿势”吗?
2021/9/8 20:00:00 医学科普故事
点击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吃药的正确姿势
————
生病了要吃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但吃了那么多年的药,
到底正确的吃药姿势是啥样的,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呢
比如,吃药的时候
应该是仰头还是低头?
哪些药需要咀嚼后服用,
哪些建议用水送服?
这些问题你都能准确的说出答案嘛?
"仰头VS低头"
很多人在吃药的时候存在吞咽困难,头几下总是咽不下去的情况,这很可能是和吞药时的角度有关。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轻松把药吃下去:

在吞药时,如果吃的是片剂药,可以稍稍仰头后开始喝水,并用吮吸动作吞下水和药片;吃胶囊时,则可以稍稍低头使胶囊浮在水中,让胶囊通过水面和食道的空隙被吞咽下去。总结起来的口诀就是“仰头吞药片,低头吞胶囊”。
"不能嚼VS必须嚼 "
01
不能咀嚼的药物
不少药物都不建议嚼碎服用,比如写有“xxx肠溶片剂”的药物。这些药在胃液中容易分解失效,只有在小肠中才能被较好的吸收利用。通常,这些药物的外层大多包裹着一些明胶、树脂,使其在胃液中不会发生溶解。如果嚼碎后服用,保护层被破坏,就起不到保护药品顺利进入小肠的作用了。

02
必须嚼碎的药物
许多人不喜欢药的苦味,吃药时都是一口吞下。然而,有一部分药片是非嚼碎不可的。比如治疗胃溃疡、胃酸过多的药物,嚼碎后才能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还有一些心血管病药物,如硝酸甘油片、硝苯地平(心痛定)等,必须嚼碎含于舌下,才能迅速见效。

"餐前餐后VS一日三次 "
很多人认为“一日三次”服药,就是随着一日三餐在餐前或餐后吃药,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吃药误区。其实,“一日三次”和“餐前餐后”服药是有很大区别的。
01
一日三次
所谓“一日三次”服药,一般指的是每隔8小时服一次,这样能维持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许多抗菌药物、抗癫痫药、止痛药、治疗甲亢的药物等均有此要求。为了保证等间隔服药,又不打乱原有的生活规律,建议大家可以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1点服用这些药物。

02
餐前餐后
餐前餐后服药一般指“餐前半小时”或“餐后半小时”服用药物。餐前服的药有些是因为进食会延缓该药的吸收,如诺氟沙星、头孢氨苄等抗生素,有些则是为了在餐前及时形成一层保护胃粘膜的屏障,如硫糖铝、磷酸铝、铋剂等胃药。而放在餐后服用的药物主要是混在食物中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抗炎药或是餐后才能发挥作用药物,如降糖药(餐后血糖才会升高)。

"温水VS其他 "
01
温水服药
一般来说,吃药最好是用温水送服。这是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饮料都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如用果汁送服复方阿司匹林、黄连素等药,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牛奶中含有大量钙和镁,会对抗生素类药物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削弱药效。

02
其他饮品服药
有一些特殊的药物,送服它们时却不宜使用温水。比如双歧杆菌胶囊、乳酶生、整肠生、酵母片等活菌药,服药前喝点牛奶或是直接用牛奶送服,能有效防止胃酸对药性的破坏。此外,我们也可以用米汤送服清热药,用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效果都比直接用温水更好哦。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最后,健康人生拒绝悲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每天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


粉丝群微信号:1018405023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科普故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