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2米外氧气瓶直飞过来!患者做核磁共振,被氧气瓶砸死
2021/11/7 20:00:00 医学科普故事

惨烈:2米外氧气瓶直飞过来!
患者做核磁共振,被氧气瓶砸死








20点25分,患者正在检查时,距离核磁共振设备2米以外的一个氧气瓶突然移动,瞬间这个高度128厘米、重达数十公斤的氧气瓶“哐当”一声巨响,就插入了核磁共振机中心孔处,挤入了正在检查头部的60多岁患者头部与核磁共振设备之间的缝隙。

这名60多岁的患者头部遭受了重创,而此时医生将核磁共振机紧急停机,这个氧气瓶又掉下来砸在患者身上,赶到的医生七手八脚的把氧气瓶搬开,将患者从核磁共振机内拉出来紧急送到抢救室。

但由于受伤过重,这名60岁的患者当天就去世了!去检查头部却被氧气瓶的挤压致死,居然会出现如此事故!
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因为带入轮椅以及担架等事故不在少数,幸运地躲过一劫,但不走运的可能就会丢了性命:
1、2001年,美国纽约北部的威彻斯特医疗中心(Westchester Medical Center)的核磁共振设备正在检查一名男孩的头部因良性脑瘤切除手术后的预后情况,核磁共振设备启动时,将一个灭火器大小的氧气瓶从房间的另一端吸了过来,击中了男孩头部不幸去世。
2、2000年,美国纽约州西部的一个门诊影像中心,一名警察下班后去核磁共振造影,但随身带入了一把1991 A-1紧凑型45口径半自动手枪,结果在设备启动后枪直接从他的口袋里被吸到机器内壁,并且还解锁了保险,触发了扳机,发射出了一颗子弹,幸亏没有伤到人,设备损伤也不大。

3、200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发生一起核磁共振导致的枪击事故,但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发射的子弹击中了磁体,造成制冷剂泄漏,修复设备花了15万美元。

4、2014年11月8日,印度新孟买(Navi Mumbai)一个医院的核磁共振设备启动时,护工误会了医生的意思,将取下氧气面罩听成了取来氧气瓶,结果氧气瓶被吸入设备,将护工连带氧气瓶吸入了设备,卡在了检查孔之间整整4个小时,GE工程师赶到现场才关闭机器,因为能在30秒之内消磁的紧急停止开关坏了。

5、2016年7月4日,上海肺科医院核磁共振室内一台带入的轮椅被刚关的核磁共振设备吸入,紧紧地贴在设备上,怎么都扯不下来,待剩磁消磁后在得以拿下来,不过损失不大,短暂维修后即重新开机使用。

全球核磁共振设备因此发生事故的难以统计,无一例外都是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制度执行,有的是医生疏忽,有的则是患者没有正确理解规定,还有的则是玩忽职守,对于这种强磁场下的设备,一定要敬畏,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大多数人在做X线以及CT扫描时,医生会让其摘除身体的金属物品,主要是为了避免图像被金属物品干扰而出现不准确的现象,而核磁共振也一样,存在金属会影响检查。另外核磁共振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强大的磁场来扫描,这些通电产生的磁场对金属有极强的吸附力,如果检查过程中有金属,会导致金属向磁场靠近,容易让检查者被金属所伤害,甚至导致人身安全受影响,所以在做核磁共振检查前如果未清除物品,是不能进入检查室的,只有清除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才能确保检查的安全。
而由于各种化妆品中带有金属物品,带妆检查会导致金属物品在患者的脸部发生反应,导致检查结果受影响,特别是化浓妆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不适,所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应该卸干净妆容。

做核磁共振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1、身体有纹身需要特别注意
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除了身体的金属物品须摘除外,如果存在纹身也要注意提前告知一声。因为有些纹身所使用的颜料中带有金属物品以及其他物质,检查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皮肤被灼伤。
2、放松身体
在检查运行时将整个人送入检查仪器内,所以可能会感觉害怕紧张而使全身肌肉紧绷,这种情况会导致检查难度增加,甚至影响检查结果。所以在检查时要放轻松,如果接受不了噪音可以佩戴耳机,降低噪音对自己心理造成的影响。
3、不要乱动
在检查扫描时不要因为好奇而乱摸乱动,根据医生指导改变姿势才能使医生检查更详细。

温馨提示,想要做核磁共振在检查前要了解清楚一些注意事项。虽然它没有辐射,伤害性比较小,但如果不注意不仅会损害设备还会导致身体受伤害。另外要知道如果是急性发作需要短时间内知道检查结果,核磁共振并不是最优先选择,这时要选择快速成像的CT。
来源:网络
小编说
因此,如果想让医生为你冒险,
就请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吧!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最后,健康人生拒绝悲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每天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


粉丝群微信号:1018405023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科普故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