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性命双修的重要性,你未必知道!
2023/2/17 19:23:00 万心易学堂

点上面 万心易学堂 关注
打坐修炼、站桩养生、奇门遁甲、命理改运


壹
古往今来,道教都是一门提倡神仙信仰与实修实证并重的宗教。
普通信众在接触道学、了解道教后,实修实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按经典所教导来行事待人,处处体道,时时行道,做个合道之人,而对我们道士来说,实修实证要更进一步,还需要包括炼养服气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炼。
一说修炼,很多朋友都会了解道教修炼讲究性命双修。
性,指人内在的道,也就是心性、秉性、思想、精神等,而命指人外在的道,即身体、生命、能量、物质等方面。
性命双修也可以理解为对人内在精神世界的重新构建和外在生命本体的调理调养,进而达到人们常说的身心融合、康泰。
近当代道教仙学修炼家陈撄宁大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明性命双修的重要性。
他用灯作比喻,灯油是命,灯光是性;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无发光之法,也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
按这个例子理解,性命双修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教人积聚能量,如同把灯油填满,同时配合性功,也就是教以点灯之法,则人生才能圆满,像燃着的油灯般充满光辉。

贰
仙道贵生,重视生命本身及当下生活,这正是道教与其他很多宗教不同的地方,也是道家修炼最具特色的地方。
历史上很多道门祖师都在性命双修上下足了功夫,如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不仅著有《悟真篇》留给后人,自己在道家修炼上也开内丹派南宗先河。
道门野史上曾经记载了一个张真人以性命双修与人斗法获胜的小故事。
北宋年间,张伯端真人丹道修炼有成,名声在外,便常常会有人来以学习探讨之名行比较切磋之实。
这天,有个以其他法门修炼的修者,自以为已经能入定出神,数百里开外也能顷刻抵达,便找到张真人。
两人一番言谈,颇有惺惺相惜之意。正逢南方琼花盛开时节,两人雅志契合下,便相约入定神游扬州观赏琼花。
于是,二人同处静室,相对瞑目,出神而游。
张真人入定出神,抵达扬州后,发现此人早已在扬州观赏琼花,可见其神游之速极快。
不一会,两人收功返回,此人便不免调侃张真人入定出神太慢,张真人笑而不语,却从手中拈出一朵琼花来,这人见后,自愧不如。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叁
对此,张伯端真人这样评述:我金丹大道,性命双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指该修者)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
用今天的话简单理解就是:性命双修可以聚散自如,所以能够在入定出神后以手摘花,但只修性不修命,虽然进境很快,但无影无形,入定神游时不能对周遭产生任何物理改变。
数百年来,张伯端真人入定出神的内炼功夫普通常人极难企及,但他所述性命双修的重要性却流传至今。
今天,繁忙生活中,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谁又不想要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和有趣高贵的灵魂呢?
也许,这就是性命双修在当下社会中的真谛吧!
点亮在看,愿所有的尊重与善良都不会被辜负,所有的厚德都能带来福报。(文章素材来源于网路,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万心易学堂"公众号)
注意:有关站桩养生、打坐修行问题,直接+老师微信咨询:wanxin086
随 喜 打 赏

长按二维码支持我们
● ● ●
推荐阅读
《站桩、打坐》第34期,开课了。。。。
站桩:直接把癌症消灭在初起阶段
站桩~肩膀总是放松不下来,怎么办?
刚开始练习站桩,全身大汗淋漓,正常嘛?
站桩,也能达到初步的炼精化气。
每次站桩如何突破20分钟?
刚开始练习站桩,全身大汗淋漓,正常嘛?
打坐和站桩同时练习,在养生方面,哪一个更好?
打坐双盘不了,还能练习打坐嘛?
更多内容,请关注万心易学堂公众号。
-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图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直接联系我们!
《站桩、打坐》课程
让打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站桩成为一种养生习惯!
详情请点击图片了解。▼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要知道人是十分脆弱的,经常有人无端端的鬼上身,或是中邪。其实任庄洗饿了看中指就会看出来。如果用食指拇指捏摸你右手中指看有无跳动就可以把鬼脉,先摸中指根部,中指有三节。中指指根为神,中指中节为仙,中指末节为鬼,这些指节是可以断定你有无撞邪,这也就是把鬼脉。
其实判定一个人是否中邪除了后期发现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本身的言行之外还有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把鬼脉。人撞邪了是要看中指的,可是人撞邪了看中指怎么看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很简单,只需讲你的食指拇指捏摸你右手中指看有无跳动(男左女右),摸摸中指指节(中指有三节--中指指根为神,中指中节为仙,中指末节为鬼),如果你的至间跳得厉害就说明你已经被鬼缠身了...
其实那些老中医大多都会把中指脉的,探灵小编认识的一个老中医就会这门把鬼脉,他说这种脉非常的灵,也叫阴脉。是专门用来判断人体是否有阴灵上身,神鬼脉抓寸关尺,浮,中,沉。再摸手心,再摸中指一二三节!神鬼人,三脉,判定上身的神还是鬼,人脉主生死,就是电视里常见的老中医常见的手腕间的脉象。脉弱则身虚,就是病兆,脉过硬,就是气血过盛...
把鬼脉是以男左女右为准先查脉诀中寸关尺的尺脉,如尺脉闭合,定此人得邪病,人撞邪了看中指之外还需看手心,确定是惊吓还是冲撞!如果是手心在跳,那就是惊吓,以手心跳的快慢定时期,一般跳得急快为得病不久,手心跳得较沉较缓,说明得病时间已经很长时间了。
如果手心没有跳,反而是手指之间的下方跳得很厉害,就是被其他物体吓到了:食指与中指交会处的下方跳,是在路口被吓;无名指及小拇指交会处下方跳,是被动物吓到(一般是带毛的的动物)。
如果这两个地方都不跳,则要严重得多。需要看看中指的情况了,中指和中指底节两侧,跳得厉害为冲撞到鬼魂!如果是内侧跳的厉害为门槛内的家亲作祟,外侧为门槛外的外鬼搞的鬼...
如果是在手掌上方指节的底部则是,二十岁以下少亡年轻之鬼魂,中部为死时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上部为死时在四十岁以上的鬼魂,缠在你的身体里面。
怎么摸中指
摸中指,也称神仙鬼,摸脉的同时要根据男左女右去诊断,即男性病人摸左手,女同志摸右手,摸脉的同时要放松不要紧张,可用食指、拇指捏摸对方中指。先从根部神部摸起。
中指有三节,中指根部为神,靠食指一侧为内神,靠无名指一侧为外神;中节内为内仙,外为外仙;中指指尖指内为内鬼.外为外鬼。内神为自己所信仰的教派的神,外神为外教的神。内鬼为祖先灵体或家人去世的显像。
中指中节跳得厉害为胡、黄、白、柳之类的仙家附了身,此时需要看香,从香火来沟通仙家,知晓仙家的来意!中指上节的厉害,说明很厉害,一般认为是神佛或修为高深的异类众生,说明此人灵觉方面缘分很大,有修仙的的天分...
要知道人是十分脆弱的,经常有人无端端的鬼上身,或是中邪。其实任庄洗饿了看中指就会看出来。如果用食指拇指捏摸你右手中指看有无跳动就可以把鬼脉,先摸中指根部,中指有三节。中指指根为神,中指中节为仙,中指末节为鬼,这些指节是可以断定你有无撞邪,这也就是把鬼脉。
其实判定一个人是否中邪除了后期发现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本身的言行之外还有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把鬼脉。人撞邪了是要看中指的,可是人撞邪了看中指怎么看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很简单,只需讲你的食指拇指捏摸你右手中指看有无跳动(男左女右),摸摸中指指节(中指有三节--中指指根为神,中指中节为仙,中指末节为鬼),如果你的至间跳得厉害就说明你已经被鬼缠身了...
其实那些老中医大多都会把中指脉的,探灵小编认识的一个老中医就会这门把鬼脉,他说这种脉非常的灵,也叫阴脉。是专门用来判断人体是否有阴灵上身,神鬼脉抓寸关尺,浮,中,沉。再摸手心,再摸中指一二三节!神鬼人,三脉,判定上身的神还是鬼,人脉主生死,就是电视里常见的老中医常见的手腕间的脉象。脉弱则身虚,就是病兆,脉过硬,就是气血过盛...
把鬼脉是以男左女右为准先查脉诀中寸关尺的尺脉,如尺脉闭合,定此人得邪病,人撞邪了看中指之外还需看手心,确定是惊吓还是冲撞!如果是手心在跳,那就是惊吓,以手心跳的快慢定时期,一般跳得急快为得病不久,手心跳得较沉较缓,说明得病时间已经很长时间了。
如果手心没有跳,反而是手指之间的下方跳得很厉害,就是被其他物体吓到了:食指与中指交会处的下方跳,是在路口被吓;无名指及小拇指交会处下方跳,是被动物吓到(一般是带毛的的动物)。
如果这两个地方都不跳,则要严重得多。需要看看中指的情况了,中指和中指底节两侧,跳得厉害为冲撞到鬼魂!如果是内侧跳的厉害为门槛内的家亲作祟,外侧为门槛外的外鬼搞的鬼...
如果是在手掌上方指节的底部则是,二十岁以下少亡年轻之鬼魂,中部为死时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上部为死时在四十岁以上的鬼魂,缠在你的身体里面。
怎么摸中指
摸中指,也称神仙鬼,摸脉的同时要根据男左女右去诊断,即男性病人摸左手,女同志摸右手,摸脉的同时要放松不要紧张,可用食指、拇指捏摸对方中指。先从根部神部摸起。
中指有三节,中指根部为神,靠食指一侧为内神,靠无名指一侧为外神;中节内为内仙,外为外仙;中指指尖指内为内鬼.外为外鬼。内神为自己所信仰的教派的神,外神为外教的神。内鬼为祖先灵体或家人去世的显像。
中指中节跳得厉害为胡、黄、白、柳之类的仙家附了身,此时需要看香,从香火来沟通仙家,知晓仙家的来意!中指上节的厉害,说明很
厉害,一般认为是神佛或修为高深的异类众生,说明此人灵觉方面
缘分很大,有修仙的的天分...
前言:这是我生平结识一位五百多岁、修行先天道的世外奇人平先生的经历。文章全部都是透过回忆写成,甚至是整合了几个人的回忆,以及平先生与我多年来,断断续续的一些对话,很不连贯,我就把它们整合在一起,中间有些文字是我想像加进去的,只是为了文章在逻辑上更连贯,绝没有偏离实事。由于这段经历,让我发现世间有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人想的那样,看后大多人会改变思维方式的。
平先生是在昆仑山修行先天道的世外奇人,他五百多岁了。我有幸与平先生结缘,自小就与平先生结识,下面的文字就是这么多年来,平先生与我讲述的,及我与平先生一起所经历的事情,目的是想让世人了解这不为人知的真正的世外异人的真实生活,以消除世人对世外之人以及对自然界的一些误解……
不知道有没有人见过平先生。可能有人见过,但你不认得。
平先生喜欢云游,他已游遍了整个中国。平先生是修道的,但不是道教,他自己说是属于先天道。而我对这些又不懂,我印象中修道的,就是着道袍,留着奇怪的发式,举止有点稀奇古怪的人。但他从不着道袍,也不挽发髻,头发不长,乱蓬蓬的,参差不齐,装扮和普通人一样。要说有点不同的地方,就是如果夏天碰到他的时候,他喜欢戴着一顶宽沿的破草帽,破落的帽沿遮着眼睛。走在路上和一个普通的乡野村农没有两样,所以即使很多人见过他,也不会记住他,更不会认得。
平先生就是一个世外异人,他说他平时在昆仑山中修行,一呆就是几十上百年,不下山,也不开口说话。但世上的事他都知道,每到一定的时间,他都会下山云游,这次是最后一次了。
平先生说他有五百岁了——这个我相信。但他一点都看不出老来,头发还是很黑,留着拉髯的胡子,像个中年人。我与平先生相识三十多年来,他的模样却一直没有改变过,岁月仿佛与他无关,这让我很惊奇。我与平先生的缘份那要从我出生后不久说起了,当然这些是我父母后来告诉我的。
一、百日关
我是家中三代单传的男孩,自然极得爷爷的宠爱。我出生的那年代,在乡村,重男轻女的意识还非常强盛,尤其是老一辈。我爷爷还是晚清时,最后的一批老秀才。爷爷育有一男一女,姑姑是长女,大我父亲十来岁,父亲参过多年的军,等退役回来时,年岁已比较大了。所以当我出生时,爷爷这辈子最后的心结终是解开了。据说从来都是一脸严肃,从不言笑的爷爷,从那起逢人都会瘪着没牙的嘴,笑个不止。
爷爷相信算命,他自己会“掐课”。“掐课”这个词是我根据方言翻译过来的,我也不知道书面语言该怎么说,就是用拇指尖掐着手指节处,来算一些小事情。比如谁家的孩子找不到了,谁家的牛丢了,很准。听母亲说,我还没出生那会,一次村里一个孩子闯了祸害了人,不敢回家。中午、晚上,他家人都等不到他回来吃饭,问小孩都说没见到,家人找遍了村里和周边的地方,喊破了嗓子,都找不到人影,他母亲急得哭了,就找到爷爷帮忙占一课。爷爷掐了手指算了一会后,就对他说,不远,在东面,与“木”有关,应该在树上找。
最后当晚他家人在村东头的树林里找到了他,他就骑在树丫上,用枝叶挡着自己,害怕挨打,所以不敢下来,家人喊他也不敢应声。当年的这小孩现在已年岁很大了,长我一辈,我叫他叫叔。
爷爷与邻村的一位土道士关系比较好。这土道士是瞎子,平时靠给人算命,画符,治些小病为生。听说他有些小本事,生意非常好,方圆十几里地的人,都来找他。但他脾气比较怪,一般人找他算命什么的,他还不高兴,得看着他的脸色,不是所有人他都给算,经常有人大老远跑来吃了个闭门羹。所以很多人都来找爷爷,让爷爷带着去,爷爷的面子他是不会不给的。
我出生后,爷爷当天就把我的生辰八字报给了瞎道士。瞎道士一连算了好几遍后,犹豫不决,不敢开口。爷爷一再追问,他才说出来,说我有“百日关”,而且属于“凶关”。
我出生后,爷爷当天就把我的生辰八字报给了瞎道士。瞎道士一连算了好几遍后,犹豫不决,不敢开口。爷爷一再追问,他才说出来,说我有“百日关”,而且属于“凶关”。
百日关可能有许多人听说过,尤其是农村老一辈的,就是在小孩出生后的一百天内夭折。据农村老一辈人的传言说,百日关又叫“被窝关”,被窝关是一种很凶狠的凶灵,会十八变,能变成蝙蝠、猫、老鼠等等,它们在晚上先将大人迷住,让大人睡死醒不来,然后将小孩在被窝中活活闷死。
爷爷惊慌不已,向道士讨要破解的方法。道士就连夜让爷爷去铸一把避邪剑,然后借来一张渔网。将剑压在我睡的小床下面,用渔网将我睡的整个床都罩起来,不留一丝破口。然后道士还画了几张符,让爷爷贴在床上和房子的各个出口处。
那天,从不出门的瞎道士还让人牵着,摸着瞎,跑几里地的路,亲自来到了我家。他对家人说,一般的百日关都能破解,不用担心,他活了这么多年,破解了不少百日关,破除的“凶关”就有好几个,从没出过事。他说他师父教他的这方法,很灵用,破除一般的百日关是不会有问题的,只有一种关他没办法破,就是“血关”。血关是凶关里,最凶的一种,很少见,一般人不会碰到。
他安慰我爷爷不要担心,并在我家陪着我爷爷住了三晚。爷爷把我家所有亲戚都叫来了,每晚安排两个大人轮流守着我,他们通宵不睡,喝着茶,绕着房里转着圈走着,不能睡过去。
三天后,道士回去了,他吩咐守夜的人晚上要细心听着动静,如果没有什么动静,那就不会有问题。如果一连几夜听到渔网上有拍翅膀的声音和看到黑影,那就是碰到“血关”了,命中注定了,他也无能为力。
第一个月里,安然无事,家人都松了口气,觉得不会出问题了,爷爷这个月里晚上根本没阖过眼,老是来房里视察一下,看大人有没有打瞌睡,有没有什么异常响动。虽然没有出问题,爷爷还是提醒家人不能放松警惕,说一定得熬过这一百天,只有过了一百天以后,才能真正确保安全。
果然在第二个月里,也就是在第四十多天的时候,那晚是我的大哥(堂伯父的儿子)值夜。在半夜一两点的时候,他困得不得了,就绕着房里转圈走着,迷迷糊糊中,听到网上有扑翅膀的声音,一下子,他吓醒了,转过眼来一看,看到渔网晃动得厉害,而门窗关闭着,房里没有风。他一抬头,看到房梁上一个黑影绕着梁一掠一掠的,也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他吓得大声叫把睡在一边的父母都叫醒了,爷爷鞋也没穿就跑了过来。
大家都睁着眼睛,一夜没人敢睡,直到太阳出山,爷爷都吓得说不出话来。中午时,他又去了瞎道士家,让我父亲用独轮车,把瞎道士接了过来。
瞎道士来我家后一直面着墙,饭也不肯吃一口。家人也知道他很为难,就宽慰他,说知道他已尽力了,让他不要太为难,说真出了事也是命中注定了。
瞎道士又作了很多符,贴满了屋里,还让家人上香供祖宗,上祖坟。晚上聚了一屋子人,爷爷将村人也请来帮忙了。他们通宵在房中打扑克,吃茶点说话,慢慢地他们说话声音越来越小,不少人趴在桌上睡着了,剩下的也都是迷迷糊糊地强睁着眼,似睡非睡的。凌晨两三点时,有个人起来在门口拉尿,他说迷迷糊糊听到瓦片响,看到一只黑老鸹在瓦上一扑就不见了。他赶紧跑进房里,看到一只黑鸟扑着翅膀往网上撞。一下子惊醒了,他大喊着,一屋子人都醒了过来,他们睁着眼满房子寻找,连屋顶、房梁都找了,却看不到鸟影。
瞎道士知道后,哀声叹气,不停地摇着头。爷爷急得老泪纵横,对着祖宗哭了起来,母亲也难过得不得了,只有父亲若无其事的样子。父亲是四九年后,上学读的书,而且参了好几年的军,当了个小军官,是个地地道道的无神论者。他对家人拜菩萨、算命什么的,都很不屑,比较反感,背地里骂他们相信迷信。但他非常怕我爷爷,迫于爷爷的威严,他表面上从来都不敢作声,都顺着他们去。
这次看到爷爷这样,他忍不住了,就藉口骂母亲,说她相信迷信的,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从来都没有人亲眼看到过什么被窝关,搞得神乎其神的,让他觉都睡不好。他还说那些自称说看到的人,或许是睡得眼花了,或许是想心思骗人的,根本就不会有这种事。
话还没说完,就被爷爷抡着拐杖,劈头盖脸,打得他满地乱爬。
就是这当口上,平先生出现了。
是平先生自己找到我家的,他一直操着口音较重的方言说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困难,但都能听得懂。他跟爷爷说看到我家有血气,就跑来探个究竟。爷爷听他的话语,就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赶紧将他请为上座。他大概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就对我家人说,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晚上能够破除这个百日关。
爷爷听后,激动不已,甚至逼着父亲给平先生下跪拜谢,被平先生制止了。平先生不喜欢说话,你问他一句他才半天慢慢答出来。吃饭的时候,他也不用我们家的碗筷,只用自己随身带来的饭钵,他说他四海为家身上比较脏,怕弄脏了我们家碗筷。也不肯上饭桌,只端着饭一个人蹲到角落里慢慢地吃,而且他一天只吃一顿饭,也不怎么喝水。吃完饭后,他都会向家人讨要一碗凉水,装在饭钵里,将粘在碗壁上的几颗饭粒和油星荡干净,然后全部喝下去。
下午的时候,平先生带着父亲,扛着锹,走到了野外十里地的婆婆山脚下。他指了块地,让父亲挖下去,挖出长宽大约两尺见方的坑。
他让父亲一直挖,说要挖出地下水来为止。直到挖了将近两米多深,坑里还是干的。父亲累得气喘吁吁,说这块地方,根本挖不出水来,就扔下锹不情愿再挖。平先生也不说话,只一直在边上闭着眼坐着,父亲没办法,只好继续挖。突然一锹下去,像挖断了动脉血管一样,地下水猛地涌了出来,一下将坑灌满了,水面将近与地面平齐。父亲惊呆了,他说这是他长这么大,亲眼见过最惊奇的第一件事。水清清的,很阴凉,带着一丝甜味。
这时平先生才从身上掏出一个陶罐子来,他将罐子的泥封口打开,将罐子放进水里,灌了半天的水,也不见灌满。后来他又将罐子封上,让父亲带着回去。说来也奇怪,十里地的泥路,往返一趟得将近一天,可太阳还没落山,他们就赶了回来。父亲说跟着他后面赶路,脚下像生了风一样,步子也不见得比平时快,但十里地的路,只花了平时一半都不到的时间。从这起,父亲的无神论开始动摇了,直到我爷爷去世以后,他都不再随便喊这些叫相信迷信了。
晚上时,平先生让家人都去睡了,不让人留下守夜。爷爷不放心,就一个人坐在堂层里,盯着房内的动静。平先生也不说话,只从身上掏出那个陶罐子,放在我睡的床底下,然后自己在房门外的屋角里,背着房门闭着眼坐着。
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爷爷突然听得房里嘭地一声响,只见一道白影从床下嗖地窜出来,在梁上绕了两圈,就听到上面传来拼命扑腾翅膀的声音,然后又几声尖厉的怪叫,像老鸹,又像野猫。再看房内,只见狂风大作,将渔网都吹飞了起来,父惊吓得跳下床来,操起床沿的军刀,满房寻找着。
就在这当口,听到屋顶哗啦一声响,瓦片都飞了起来,一抬头,就看到屋顶破出了一个大洞来。就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又突然瞬间恢复了平静,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这时爷爷才回过神来,他转眼一看,才发现平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去屋外寻一圈也看不到人影。直至鸡叫三遍的时候,平先生又突然回来了。他告诉爷爷说,我已经平安无事了,百日关被他除掉了。说完他就转身要走,怎么留都留不住,爷爷就让父亲硬拉住他,说要拿出我们家的传家古董来酬谢他,刚把古董翻出来,他人已经不见了。父亲呆呆地愣在那里,都不知发生了什么,再去村里寻,直至寻出村外两三里地,都寻不到一个人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万心易学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