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后,进入“疾病爆发期”!医生提醒:若有这6种异常,赶紧做癌筛查——
2022/11/20 16:06:36 胃肠病

    

    45岁后,人生已经过半,此时慢性疾病高发,迎来了健康的“分水岭”。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容易患上多种疾病,所以要警惕,不要忽视身体的保养。

    

     01为什么45岁后疾病高发呢?

     一方面,是因为前半生累积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会不断攻击你的身体,甚至会影响各器官功能,最终引发慢性疾病。

     另一方面人体逐渐衰老,此时无法应对身体的变化,也可能会导致患病风险增加,所以进入中年之后更应该积极保养自己身体。

     45岁,可以说正处于人的黄金年龄,如果不懂得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那最终面临的就是疾病缠身,甚至会做断人的寿命。

    

     进入中年之后,很多人都不想要去医院体检,一方面是因为体检太麻烦,另一方面就是花钱较多,所以身体出现小病小痛都是隐忍者。

     但如果疾病总是拖着,没有得到恰当治疗,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把小病慢慢拖成大病,导致自身健康受到损伤。

     提醒中老年人,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以下这几种症状,不一定就是衰老的表现,也可能是疾病在向你靠近,希望您能尽早就医筛查,这样才能避免自身健康受损。

    

     0245岁后,进入“疾病爆发期”,若有6种异常,建议做癌筛查

     ——出现包块

     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自己身体变化,如果发现自己身上突然长出肿块,比如乳腺包块,颈部肿大,甲状腺肿大等问题,就应该保持警惕,因为这些肿块很可能是癌变的信号也可能就是疾病的出现,希望您能尽早就医筛查,千万不要拖着。尤其是常年吸烟喝酒的人,身体更容易出现包块,应该多观察身体的变化。

    

     ——持续低烧现象

     当身体出现恶性肿瘤时,会引起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现象,这种低烧现象基本上会发生在夜间以及傍晚的时候,而且退烧药是很难把低烧的情况真正降下来。中老年人在近段时间内发现自己持续低烧,建议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因为这可能是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也可能是癌细胞攻击身体的症状。

    

     ——身体出现不正常出血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正常出血情况时,无论发生在哪种地方,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大便带血,皮肤表面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小便带血等。当身体出现肿瘤时,会压迫到某个血管或神经引起人体不明原因出血情况,此时你也会感觉到疲惫不堪等,希望您能尽早就医筛查。

    

     ——体重突然下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保持完美身材,不论在哪一个年龄段可能都会积极调节自己体重,但如果你近段时间内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迅速下降,甚至别人看见你都感觉非常惊讶,那么这很可能是糖尿病的恶性病变信号,也可能是甲状腺疾病,当然也可能是患上了癌症。希望大家尽早就医,筛查千万不要拖着,毕竟身体莫名消瘦是非常不健康的表现。

    

     ——身体出现疼痛感

     当我们的身体某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出现持续性疼痛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越来越强烈,这时候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觉得骨关节疼痛所引起的腿疼或者腰酸背痛。

     如果体内的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或压迫到某根神经,也会出现牵拉痛,让你的后背以及腰部腿部等都会出现莫名其妙疼痛感。

    

     ——免疫力下降

     自身免疫力下降可能是衰老引起的,随年龄逐渐增长,人体免疫力会越来越差,更容易增加慢性病风险。但是当自身患上癌症的时候,也可能会引发免疫力降低。

     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外源性因素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接触致癌物等,内源性因素有遗传、免疫缺陷等,在发生癌症前,一般都会有免疫力低下的症状,表现为乏力、易疲劳、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等。

    

     03癌症筛查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1、血液学: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相应的针对某些器官特异性的标志物筛查,比如肺癌会有癌胚抗原和糖链蛋白12-5、细胞角蛋白片段等,在男性前列腺肿瘤中,有前列腺的特异性抗原;

     2、影像学检查:比如低剂量肺CT或者最简单的胸片筛查,在乳腺、甲状腺等方面有B超检查;

    

     3、内镜检查或者指诊检查,比如宫腔镜检查、防癌TCT宫颈刮片,或者肛门指诊,胃肠镜检查等手段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早期癌症筛查目的。

     04中老年人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

     1、每天出点汗。

     美国佛蒙特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常锻炼的男性参试者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降低68%和38%。经常锻炼的癌症病人病情改善也更明显。其原因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助于控制炎症和激素水平,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抗击癌细胞。

    

     2、避免油炸食物。

     美国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一次炸薯条、炸鸡、炸鱼或炸面包圈,会导致前列腺癌危险增加37%。其原因是,高温会导致食用油产生致癌化合物。

     3、多吃蓝莓。

     美国罗格斯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蓝莓富含化合物紫檀芪,可大幅度降低肠道癌前病变危险。肠道癌前病变继续发展则容易导致结肠癌。专家建议,每天吃1杯半蓝莓(约合168克)即可达到防癌功效。

    

     4、喝石榴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石榴汁可阻止肺癌细胞生长。另外,多项早期研究也发现,石榴汁可保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稳定,延缓前列腺癌发病进程。石榴汁中富含的多酚、异黄酮和鞣花酸是其抗癌作用的关键。专家建议,每天饮用16盎司(约450毫升)石榴汁。

    

     5、接受癌症筛查。

     多项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皮肤癌和肺癌都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检测出来。50岁以上人群接受结肠癌筛查可以使该病死亡率降低60%。因此,及早筛查是预防癌症的关键措施之一。

     6、补充维生素D。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参试者相比,每天通过饮食补充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参试者4年内罹患癌症的风险降低了77%。三文鱼、沙丁鱼和香菇等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多。适当晒太阳仍是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

    

     7、多站少坐。

     美国癌症研究所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年发生的与久坐有关的癌症病例超过9.2万例。即使经常锻炼也难以抵消久坐的致癌风险。专家建议,设置手机闹铃或电脑屏保,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1~2分钟。多站立有助于降低体内与癌症有关的分子水平。

     来源:百家号 小英聊养生

     作者:谢祝英 吉安市中心医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胃肠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