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质子泵抑制剂的副作用和应对策略
2022/11/24 20:00:00 胃肠病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种常用的抑酸药物,广泛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相关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此外PPI在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中亦起重要作用。

     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一、影响吸收

     1、低鎂血症

     PPI引起血镁下降,常发生于长期用药的患者,高龄及女性患者发生率偏高。

     2、维生素B12缺乏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常与蛋白质结合而存在,需要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下才能与食物蛋白分离,然后在内因子的协助下被吸收。

     长期应用PPI使胃酸水平下降,影响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的分离,最终导致维生素B12在回肠末端吸收减少。

     维生素B12缺乏患者可能会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或神经脱髓鞘改变。

     3、缺铁

     食物中的铁大多为三价铁,Fe3+需要在胃内PH值小于3的时候,被还原为Fe2+,从而被机体吸收。

     长期大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胃内PH值升高会影响Fe3+的还原反应,从而导致Fe2+吸收降低,进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4、维生素C缺乏

     PPI所致的低酸环境会降低维生素C的稳定性,使其吸收减少。

     5、影响钙离子吸收

     在小肠中,钙通常是在离子状态下被吸收,酸性条件更有利于Ca2+的吸收。

     长期使用 PPI会引起胃内胃酸水平下降,影响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低钙血症。

     当血钙水平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使破骨细胞活动增强,而成骨细胞活动减弱,长期血钙水平低下将会引起骨质疏松并增加骨折风险。

     二、感染风险

     1、呼吸系统感染:

     长疗程应用PPI及高剂量PPI更易患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机制如下:PPI抑制胃酸分泌,上消化道细菌过度生长并移位进入呼吸系统;H+-K+-ATP酶不仅存位于胃壁细胞内,亦存在于呼吸道,可通过改变呼吸道内腺体分泌液的PH值,促使呼吸道内原位细菌过度生长;PPI可能削弱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2、自发性腹膜炎:

     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应用PPI可能增加自发性腹膜炎风险,可能机制为肝硬化患者肠壁水肿,肠道通透性增高,对细菌的屏蔽作用减弱,细菌从肠道侵入腹腔引起自发性腹膜炎,而PPI减弱胃肠道屏障功能。但也有研究认为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与PPI无关。

     3、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与不使用PPI的患者相比,应用PPI的患者CDI的风险增加0.6-2倍,可能机制为PPI降低胃粘膜屏障,导致机会致病菌如CD繁殖、移位、产生毒素,从而引起腹泻。

     三、肿瘤风险

     有研究显示,应用PPI达1年以上的患者,胃底腺息肉的发生风险是不用PPI患者的4倍,停用PPI后可退化、消失。

     有研究发现,PPI会促进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增高可导致多种组织萎缩,并刺激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包括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相关研究认为,长期使用PPI,可抑制胃酸分泌,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可增加Barrett化生,这种作用可能促进泌酸粘膜增生导致胃粘膜出现肿瘤样增生。因此PPI可能是Barrett食管和胃癌的危险因素。

     一些研究也表明PPI可以加速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萎缩性胃炎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连续使用PPI超过1年,且每天服用的情况下,患癌风险与非使用者相比,高出5.04倍。

     四、其他

     长期大量使用PPI,还可能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

     1、急性肾损伤、间质性肾炎;

     2、视力损伤;

     3、诱发、加剧炎症性肠病;

     4、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5、血液系统:

     主要为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和各类血细胞减少。

     五、PPI常见副反应汇总

    

    


    

    

    

     六、使用注意事项

    

     综上,虽然PPI不管是长期和短期使用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在有明确适应症的情况下,服用常规剂量PPI是安全的。

     临床医生应严格参考处方用药指征,在给予患者PPI治疗时,要衡量药物的有效性和风险,谨慎用药。

     参考文献

     [1] 唐晓霞, 吴海群.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及潜在风险研究进展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007(025):193,198.

     [2] 刘政和,李利安.质子泵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 2019, 024(004):251-254.

     [3] 甘国保,雷招宝.质子泵抑制剂与低镁血症[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44(4):311.

     [4] 马一菡,罗斌阳,王一平等.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J].华西药学杂志,2017,32(03):321-325.

     [5] 宋镭,姜政.质子泵抑制剂与血清铁和维生素B12吸收关系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 28(01):123-126.

     [6] 沈顺华,陈杏林,汪克纯.质子泵抑制药对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维生素B12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 2020, v.27(19):12+56.

     [7] 郑景哲.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86,88.

     [8] Lo EA,Wilby KJ,Ensom MH.Use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 i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a systematic review[J].Ann Pharmacother,2015,49( 2) : 207-219.

     [9] 范鹏, 李毅, 王贺阳,等.质子泵抑制剂对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47(05):463-465+471.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胃肠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