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胃镜查出2处癌——人到中年,这项检查千万不能少!
2022/12/13 12:00:00 胃肠病

    

    


     本文作者:徐彬翔 宝应县中医院胃肠诊治中心 住院医师

     53岁的张先生,是一位退伍军人,年轻时在部队工作了七八年,练就了一副好身板。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年年体检都没有任何大毛病,这也让张先生很是欣慰。

     然而,不久前,他的一个上下铺的战友,忽然查出胃癌,着实给张先生不小的震动。

     两个人是一个战壕里扛过枪的战友,不但很要好,而且生活习惯也相似,爱抽烟、爱喝酒,还爱喝浓茶。虽然年年体检,但从来没有做过胃肠镜。

     听医生说,食管、胃和肠道的疾病只有胃肠镜才能查出来,自己是否也会有被遗漏的疾病呢?

     张先生心里十分忐忑,终于下定决心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10月下旬,张先生预约了我们胃肠中心的无痛胃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很顺利,大体正常,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常言说:“怕处有鬼”,胃镜检查却让人非常意外,张先生居然有两处早癌!

     (重度异型增生,有的医生还习惯称之为癌前病变,这里采用日本专家的叫法,称为早癌)

     先是食道距门齿30-32cm处发现可疑病变:

    

     接着是胃窦体交界处,怀疑胃MALT瘤:

    

     随后的病理证实:

     食道:中重度异型增生

     窦体交界处:考虑胃MALT淋巴瘤。

    

     经过评估,可以实行内镜下ESD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于是,三天后,我们为张先生实施了食道、胃ESD术,顺利切除病灶,切缘阴性。

     同时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3个月后胃镜复查,两处病灶都基本消失,病理回报阴性。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先生既是后怕,又感到十分庆幸。

     假如他置之不理,晚几年,等到出现症状再来检查,可能悔之晚矣!!!

     实际上,像张先生这样幸运的患者,临床上并不多,绝大多数胃癌、食管癌患者都是出现了明显症状才不得已来做检查的。

     消化道肿瘤在早期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往往预示着不再是早期,不仅治疗难度大、花费大、生活质量差,预后也不好;

     中晚期的5年生存率低于40%;

     而像张先生这样的极早癌,几乎可以100%治愈,及基本不影响自然寿命和生活质量,花费也仅仅是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的几十分之一。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确诊的消化道肿瘤,超过80%是中晚期,早期癌只有15%左右。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少了一个胃肠镜检查。

     胃肠道是一个空腔器官,常规的非侵入式检查手段,比如CT、彩超、核磁等,不能发现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等到这些手段能发现的时候,早已不再是早期癌了。

     另外,一些早癌筛查产品,肿瘤标志物等,只能筛查高危人群,发现可疑对象,还需要胃肠镜予以确认。

     因此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或者姑息手段,不能代替胃肠镜。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胃肠镜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难受、痛苦、生不如死”等到,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想到做胃肠镜检查。

     实际上目前的胃肠镜检查早已告别了“生不如死的时代,绝大多数医院都开展了无痛胃肠镜,病人在甜蜜的睡梦中就可以轻松完成检查了。

     最后,我们建议,凡是年龄≥40岁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有无症状,无论有没有家族史,有没有不良生活习惯,都要及时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有句话说得好:

     有症状去检查,那是确诊;

     无症状去检查,才是体检!

     未雨绸缪,方能长命百岁;

     亡羊补牢,往往为时已晚!

     与诸君共勉之——疫情解封了,胃肠镜检查,约起来吧!!!

    

    


     欢迎点击硬核医生徐彬翔的作品:

     1、我给自己做胃镜

     2、小小胃溃疡,仅仅半年变胃癌

     3、从中度异型增生到胃癌,仅用了半年

     4、大爷连续多年和泻药,结果肠子不但黑了,还长了肠癌!

     感谢关注胃肠病:科学 严谨 专业 通俗

     撰文、图片:徐彬翔 扬州市宝应县中医院胃肠诊治中心

     编辑:孙慧婷 审稿:老杜

     微信:laodu-shazi,投稿邮箱:wcb000666@163.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胃肠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