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染新冠,真没啥大不了的!没吃某瘟某芬,也好了
2022/12/14 20:42:06 胃肠病

话说三藏师徒,离了长安,一路向西,不过30000里许,到了一处村郭;
隐约可见林边一幡子飘扬:“活人局”,进的前来,但见堂中,一黑面郎中,正襟危坐,面若思慧。
三藏赶忙合十,欲求仙方;
不待僧言,郎中即曰:
是否中土“冠妖”作怪,汝等逃也?天下皆此,何逃也?
此妖已被我中华驯服,不必惊惧,应与伤寒无异。
何必跋山涉水做此无用之功也?
泱泱中华,活人典籍浩如烟海,随便挑几个,勤加研读,辨证施治,广播天下,天下定无恙。
胡为乎来哉?
四众唯唯,遂回长安。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在我们当地宣布完全放开的那天,我实际上就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不是担心自己和家人会被感染,也不是担心奥密克戎会有多厉害,而是担心会突然爆发的大面积感染(流感+奥密),造成民众的恐慌,大量轻微症患者涌进医院,挤兑医疗资源,进而使医院变得难以为继、应接不暇。
更加担心的是,我们不再要求查验核酸检测结果,也不要求医院员工查验核酸。
这就意味着医务人员在裸奔。
即便戴N95,戴手套,也难以避免被感染,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我家的小药箱
果然不出所料,随着大量人员感染,其实很多是流感或者普通感冒,大量人员拥挤到医院,市场药房已经买不到相关药品。
现在,包括N95、抗原检测试剂,都难以买到,别说药品了。
最先出现不适的是我,12月8号,早上起来只是轻微的咽部发痒、干咳,也没在意。
中午吃饭时候,轻微恶心,感觉味觉也不对劲,嗓子也疼,测测体温,到了37.8°C;
赶紧做了抗原检测,两道杠。另一道不是很红。

我的抗原
请假离开岗位,领导不准。(不让医院人员自行做核酸,就是担心大家都阳了,谁来看病?)
我是中医,也没吃什么连花**,根据我的症状:
脉浮数、舌红苔黄,咽痛,银翘散加减,开了3付,在单位煎药机熬了。
共是6袋,一袋250ml。
处方如下:银花30g,连翘30g,桔梗15g,绵马贯众15g,牛子10g,玄参20g,荆防各10g,陈皮15g,藿香12g,薄荷6g,生甘草6g。
【提醒,这个方子仅仅适用于我,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不可作为您的处方使用】
草草吃点午饭,第一袋药下去,迷迷糊糊睡了快一个小时;
到了下午2点左右,还烧,嗓子好了一点,继续喝水(我是习惯喝绿茶),继续上班,(期间,我全程n95 ,把脉塑料戴手套,是不是也会传染给患者?)
大约有4杯,2000ml。
下午懵懵懂懂也干了不少活,感觉没有之前清楚,所以很多复诊的没有开药。
还是有点害怕的。
到晚上6点半,任然不舒服,要相信自己;
迫不及待,喝了第二次汤药。(这也符合规范,一天两次,或者一天三次)。
到了家里,扔然感觉困乏无力,懒得洗澡,懒得看书;
嗓子不太疼了,还是有点发痒、不舒服,想干咳的感觉。
体温还有点高,37.8°。
于是,详细想想,是否力方子不太好?
遂取抓了一把大约50g生石膏粉(现在想想,这东西重,应该有100g),纱布包了,随便抓了一把米,置于平时炖肉的砂锅,一起慢慢煮到米烂,约有1个半小时,趁热喝完,微微出汗。
看了会儿电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点半左右,又测测体温,腋温,正常,36.8;正常了
又喝了一袋中午熬的药,睡觉。
一夜无话,平安。
早上五点半醒来,咽干,想喝水;喝了一大杯白开水,又测体温,正常。
于是正常上班。
上班期间。大量喝水。正常工作。
同时继续把我的剩下的药喝完。
这样持续了三天,到11号也没啥不适症状。
今天13号,还是好。
因为抗原试剂没了,单位又不让做核酸,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检测到底有没有转阴。
还有,我竟然没有感染给我的家人?
真没有,妻子女儿都没有任何症状。当然也没有治疗。
这可能就是江湖所言的无症状感然者吧?
总之,反正,感觉没症状了,就可以了,何必检测呢?
妻子问我要不要检测?我说:
没症状,你治个啥?查个啥?我们身体内都有数以几千亿计的细菌、病毒,我们只要相安无事,何必惹是生非呢?
话说回来,这个奥密克戎,其实大多和我们长期共存了,一如我们身体内已经存在的那些同类一样。
那就不管了呢?
管,没症状不管,有症状要管!
只要出现症状,大多是和感冒类似的症状,就按照普通感冒去处理就行了,何必要抢购什么抗原呢?囤积什么药物呢?

还有就是,针对这个"感冒",我认为不必要囤药,既然中成药能治病,为啥汤药不能呢?
况且,中医看病,一人一方,临证加减,对于轻症患者,实际上真是小菜一碟。
当然,如果出现持续高烧、胸闷、气喘等等,还是立马看急诊。千万不要因为我的一面之词,延误病情。
对于这个奥密克戎,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具体症状轻重,老杜总结了一些症状分析,供大家参考判断。

无症状、轻型无需处理服药,喝水就行;
普通型,按照感冒处理;
重型和危重型,以及有基础疾病、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千万不要自行医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胃肠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