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甲医院看医生,你需要这样做——
2022/12/19 18:21:56 胃肠病

    

     假如你因为不适就医,你会怎么样和医生交流呢?

     很多朋友抱怨,我好容易挂了一个专家号,就看了2分钟,就叫下一个了;

     也有的抱怨,我明明是胃痛,医生却叫我查心脏;

     还有的病人,医生问话,不说,非要医生摸脉说出来,也不管是在中医西医;

     诸如此类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

     实际上有病求医,是一个很有讲究的过程,不是上菜市场买东西,也不是到理发店去理发,有一定的套路和规矩。

     怎么样才能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你的病情,要讲清楚这个问题,你首先要知道医生是怎么看诊的。

     医生看诊,就是医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实践、通过望闻问切、辅助检查、体格检查等手段,广泛搜集临床信息,最后,把这些信息,经过科学的逻辑思维,就像是侦探一样,透过疾病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去寻找造成患者痛苦疾病真正的元凶。

     在医生搜集信息的过程,需要你诉说,会给你检查,你都要全部配合,这样搜集来的信息才可靠,才能诊断准确。

     诊断之后,不要怀疑,也不要说“某某专家不是这样说的”、“某度上说不是这个病”。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看病前,这些资料可一定要备好

    

     1,有没有什么药物或食物过敏或者对其他什么东西过敏?

     2,现在最不舒服的地方是什么?有多长时间了?自己觉得引起这个不舒服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做过什么治疗?治疗后情况变化怎样?包括中西医治疗(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

     3,平时出汗怎样?容易或者不容易出汗?如果容易出汗,哪里出汗最多?头部还是腰部?平时怕冷还是怕热?

     4,会不会头痛?是哪个部位?刺痛还是胀痛还是其他?会不会头晕?是什么感觉?昏沉还是旋转还是其他?

     5,咽喉会不会有什么不舒服?异物感?或者其他?咽壁有没有血丝?会不会充血?有没有滤泡?有没有扁桃体肿大过?扁桃体有没有被割?口会不会渴?口会不会干?口会不会苦?

     6,会不会胸闷?会不会气短?

     7,身上有没有长过什么?有没有湿疹?皮肤病?有没有生过冻疮?有没有酒糟鼻?冬天皮肤会不会干燥?腿部有没有静脉曲张吗?会不会脱皮?会不会掉皮屑?会不会痒?

     8,现在吃饭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吃的?平时喝酒多吗?抽烟吗?吃辛辣食物多不多?肚子会不会胀?会不会烧心的感觉?会不会反酸?

     9,睡觉怎么样?会不会做梦?做的什么梦?记得还是记不住?噩梦还是什么?如果睡觉不行?入睡困难还是睡不沉?还是醒来了不容易睡?一般可以睡多久?有没有熬夜的习惯?早上一般几点起来?有没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

     10,大便怎么样?什么颜色?会不会硬或者稀或者正常?会不会臭?一天几次?会不会粘马桶?容易不容易被冲走?

     11,小便怎么样?什么颜色?量怎么样?次数一天几次?

     12,平时精神怎么样?容易不容易疲劳?容易不容易感冒?

     13,以前有没有做过什么手术?有没有输过血?有没有什么疾病史?

     14,家里父母体型怎么样?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或者严重的疾病?

     15,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和抽血的化验?比如肝功能、肾功能、B超检查等,结果是什么?

     如果是女性:

     月经是什么颜色?多长时间干净?量怎么样?有没有血块?会不会痛经?白带怎么样?生育情况?几男几女?顺产还是剖腹产?以及其他需要补充的情况。

     如果是儿童:

     预防接种疫苗情况怎么样?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母乳喂了多久?奶粉是牛奶还是羊奶或者其他?有没有出过水痘、麻疹?以及其他需要补充的情况。

     2.条理清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频率……

     特别注意的是,伴随病症也要说出来,比如肺炎患者,会跟医生说咳嗽、发烧等,但有的患者还伴有腹泻症状,可能认为与肺炎无关而略去不说,实际上肺炎同时有腹泻往往提示一种特殊、重症疾患即军团菌肺炎。

     3.绝不谎报、隐瞒病史

    

     病史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隐瞒甚至谎报病史,不仅影响医生的诊断,还可将医生的思路引向歧途,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4.相信医生,配合检查

     既然选择到医院看病,就要信任医生,担忧、怀疑、怨恨……这些情绪只会损害医患关系,不利于疾病治疗。需要做什么检查,是医生从专业角度提出的意见,一定要配合,不要固执地认为医生又在骗钱,如果害怕某种检查,或对身体的某些部位的检查感觉害羞,一定要说出来。

     5.切忌自判疾病、指定用药

    

     自判疾病、指定用药、信百度不信医生...这些都大错特错!

     其一,是什么病,患者其实并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反易遭到医生反感;其二,该用什么药必须由医生诊断后开方,滥用药物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易引发不良反应。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胃肠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