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鉴定国家标准在书画物证鉴定中的系统应用
2022/9/15 古籍

     引 言

     国家标准作为公安机关履行职责使命的技术依据和工作规范,是保障执法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经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公安部成立了5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4个部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科研制定、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140余项、牵头制定和参与国际标准近30项,及行业标准2300余项。这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立足实用、注重实效、质量可靠、赋能实战,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应用这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警察网记者邬春阳10月14日报道)。

     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8项文件鉴定国家标准是物证鉴定领域的技术型国家标准,涵盖了文件鉴定的专业术语、检验方法、鉴定技术、工作程序等,构成了文件鉴定的知识理论体系。文件鉴定国家标准是文件鉴定的技术依据和工作规范,是保障文件鉴定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和决定因素,也是文件鉴定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本文从系统应用的视角,选择鉴定高仿印制书画、检验书画材料、鉴定书画印文、鉴定书画笔迹等具体案例,阐述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在打击合同诈骗、集资诈骗、P2P平台诈骗、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活动中,应用文件鉴定国家标准对书画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物证鉴定,充分发挥文件鉴定技术的侦查破案、证据支撑等重要作用。

     一、高仿印制书画的鉴定

     书画的传统作伪主要是临、摹、仿、变造及木版水印等手工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书画的现代作伪方式的最大变化和最快发展就是利用各类新方法、新手段、新设备等现代科技方式进行高仿印制书画。

     (一)高仿印制书画

     常见的有利用木版水印、珂罗版印刷、胶版印刷、艺术微喷等科技手段进行高度仿真印制作伪,其仿造复制书画的线条、图案和色彩等内容形态,在精细度、相似度和视觉效果上,几乎与原作一模一样,达到了“克隆”、“下一等真迹”的程度,其高仿真程度,是传统的摹、临、仿等作伪手段望尘莫及的,也是依靠传统的目鉴技能难于鉴定出真伪的。这些高仿印制书画因其仿真程度高,难于目鉴;仿制效率快、仿制成本等综合因素,近年来常常被利用于合同诈骗、P2P平台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无损检验技术

     在国家标准《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2-2018)中,考虑到中国书画的特殊性,有损检验会对书画材料及书画原件造成一定的破坏,一般情况下对书画尽可能采用无损检验,常见的物证鉴定仪器设备和无损检验鉴定方法有:高倍放大镜,观察书画作品的局部,进行放大检验。显微镜,使用显微镜观察书画作品,进行显微检验,连接相机可以显微拍照,选用显微照片进行比对检验效果更佳。视频光谱检验仪器(文检仪),视频光谱检验的项目主要有:一是紫外光检验;二是红外光检验;三是荧光检验。同时还可以采用为书画鉴定专门设计开发的专用书画检验仪,以及各个行业的专业设备进行无损检验,这些现代高科技的仪器设备的应用使用,既是传统目鉴的突破创新,也是书画鉴定的与时俱进。

     依据《文件鉴定通用规范》(GB∕T37234-2018)和《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2-2018)两个国家标准,使用显微仪器设备进行显微形态检验,可以科学鉴别木版水印、珂罗版印刷、胶版印刷、艺术微喷等高仿印制书画的印刷特征,进而鉴定书画作品的形成方式,可以判断书画作品是否采用印刷仿制或综合拼造的,直接认定书画作品是否为印刷复制品或综合拼造赝品。

     (三)鉴定艺术微喷仿制品

     2012年某市公安机关在侦破张某发利用伪造清代皇宫收藏的古代国画作品进行合同诈骗案件,运用《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2-2018)国家标准,对涉案书画进行文件鉴定,认定涉案书画为艺术微喷伪造,迅速侦查破案。

     艺术微喷的书画是采用大型专业喷墨打印机喷印的书画仿制品,其基本特点和检验要点有:喷溅墨点、三色文本、留白多噪等显微痕迹特征。依据《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2-2018)国家标准,使用显微仪器设备进行显微形态检验,可以发现送检书画上的印刷痕迹物证特征如图1所示,可判断书画为艺术微喷印刷仿制品。

    

    图1 艺术微喷书画-显微检验示意图

     (四)鉴定木版水印书画

     2019年,某市公安机关在侦破谢某才、李某松利用伪造的齐白石、范曾、关山月等名家书画作品,进行P2P平台诈骗案件中,运用《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2-2018)国家标准,对涉案书画进行文件鉴定,认定涉案书画为木版水印伪造,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力证据。

     木版水印书画是采用传统手工雕刻木版进行印刷的书画仿制品,具有“细而不微、实心露白”等的印刷显微痕迹物证特征。依据《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2-2018)国家标准,使用显微仪器设备进行显微形态检验,可以发现送检书画上的印刷痕迹物证特征如图2所示,可判断书画为木版水印印刷仿制品。

    

    图2 木版水印书画-显微检验示意图

     二、书画材料的鉴定

     在传统的书画鉴定中,目鉴法对中国书画的纸、绢、墨料、色料、印泥、装裱等书画材料的辨识检验是模糊的、有限的和经验性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类物证鉴定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为书画材料的检验鉴定,提供了更精密的技术手段,拓宽了更丰富的思路方法。

     (一)光谱检验技术

     以国家标准《文件材料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5-2018)为技术规范,对书画尽可能采用无损的光谱检验,常见的光谱检验仪器设备是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使用拉曼光谱仪,检验需检书画材料的拉曼光谱特性,并对拉曼光谱峰峰位、光谱的形状等谱图进行分析。使用红外光谱仪,检验需检书画材料的红外光谱特性,并对红外吸收光谱的谱图进行分析。

     (二)朱砂颜料的鉴定

     如《万山红遍》是李可染大师的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一共七幅。为什么只有七幅,而没有更多呢,其中的秘密在于《万山红遍》系列作品中使用的红色颜料都是乾隆时期的宫廷朱砂。这些朱砂来之不易,非常特殊也非常稀少,弥足珍贵,仅够绘作大小不等的七幅《万山红遍》。因此对“万山红遍”作品,最直接最有效的判定依据就是鉴定作品上的红色颜料是否是朱砂。

     2020年,某市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集资诈骗案件中,扣押了一批名家书画,其中有落款为“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书画作品,通过对书画材料的拉曼光谱进行检验,即可鉴定书画作品的真伪。

    

    图3-朱砂的拉曼光谱谱图

    

    图4-铁红的拉曼光谱谱图

    

    图5-铅丹的拉曼光谱谱图

     (三)科学仪器检验的特点

     以国家标准《文件材料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5-2018)为技术规范,利用物证鉴定的现代仪器设备对书画用纸、书画用绢、书画印泥、书画用墨、书画颜料等书画材料进行科学鉴定,极大地丰富了书画材料的鉴定方法,拓展了鉴定内容,提高了检验精度,提升了鉴定效能,为中国书画的物证鉴定提供了可靠可信的客观科学证据。中国书画材料的物证鉴定是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书画物证鉴定的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

     三、书画钤印的鉴定

     从古至今,书画印文鉴定在中国书画鉴定的重要作用,被历朝历代的鉴定家高度重视。

     (一)印章印文鉴定

     国家标准《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1-2018)中定义了印章印文鉴定,简称印文鉴定: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通过将检材与样本印文的印文特征进行比较检验,对检材与样本印文的同一性进行检验和鉴别的专门技术。

     (二)印章印文的比对检验

     国家标准《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1-2018)中把印文特征的比对检验方法总结为七类:直观比对、显微比对、重叠比对、画线比对、拼接比对、测量比对、仪器/软件比对。以上七种方法,现在大多可以直接在电脑软件上完成,无需利用相片进行。对于当下,利用现代科技仿制的印章,其真伪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细节特征,即使精心仿制,也不可能使每个细节相同。因此,细节特征对照法,是印章印文检验必须采用的一种方法。

     以国家标准《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1-2018)为技术依据,对书画印文进行同一认定,既是物证鉴定中印文检验专业技术的一脉相承,又是书画印文鉴定的技术创新和方法拓展,有利于提高中国书画鉴定的司法效能。

     (三)鉴定书画印章印文

     2018年,某市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称,其购买的一幅落款为“启功”的书法作品是伪造的。经技术人员进行印章鉴定,发现送检书法作品上的内容为“启功之印”、“元白”的印章印文与启功的印章印文样本不是同一印章盖印形成,送检书法作品为仿冒“启功”的书法作品。

    

    图6 启功之印-印文比对表

    

    图7 元白-印文比对表

     通过对书画上的印章印文进行同一认定,可以直接鉴定书画的真伪,客观、科学、高效。

     四、书画笔迹的鉴定

     国家标准《笔迹鉴定技术规范》(GB/T 37239—2018 )中定义笔迹鉴定: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通过将检材与样本字迹的笔迹特征进行比较检验,对检材字迹的书写人或与样本字迹的同一性进行检验和鉴别的专门技术。

     (一)书画笔迹的类别

     中国书画的笔迹以研究对象的类别不同,可以划分为:

     1、以装裱形式分类

     可分为:尺牍、手札、信札、册页、条幅、横批、对联、中堂、手卷、长卷等。其中尺牍、手札、信札、册页等字体较小;对联、中堂、手卷等字体较大。

     2、以书写者划分

     主要有:书法作品本身、书法和绘画的作者款识、鉴藏者的题跋。其中书法作品本身、书法和绘画的作者款识是书画作者的本人笔迹,是鉴定书画真伪的直接物证。

     (二)笔迹特征

     1、笔迹特征

     笔迹特征是笔迹中反映书写人的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特点的各种征象。笔迹的本质是个人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外在表现的痕迹就是笔迹。书写习惯的内容丰富性、结构稳定性和总体特殊性,都能够通过笔迹特征客观、系统地反映出来,被认识被检验,笔迹特征是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2、笔迹特征分类

     国家标准《笔迹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9—2018)中 “4.1 笔迹特征的种类 笔迹特征可分为书写风貌、布局、写法、形体、结构、笔顺、运笔和笔痕等八类。根据笔迹特征价值又可分为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笔迹一般特征包括:书写风貌、布局、写法、形体及结构特征中单字的整体结构等;笔迹细节特征包括:笔顺、运笔、笔痕和结构特征中单字局部结构及单字笔画之间的搭配比例关系等。”

     3、书画笔迹特征系统

     依据书画作品中笔迹自身特点,结合国家标准《笔迹鉴定技术规范》(GB/T37239—2018),可以把书画笔迹特征分为笔迹宏观特征系统、笔迹中观特征系统和笔迹微观特征系统。以书画作品中的单字为笔迹中观特征系统,更为宏观更为整体的书画作品为笔迹宏观特征系统,更为微小更为细致的书画单字中的笔画为笔迹微观特征系统。

    

    图8 笔迹特征系统

     (三)签名笔迹鉴定

     2019年,某市吕某军向唐某钢以200万元购买了12幅落款为“范曾”的国画作品,后经熟人鉴定说12幅国画都是赝品,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技术人员对送检书画进行笔迹鉴定,发现送检书画上的签名笔迹不是范曾书写,送检书画为赝品。

    

    图9 范曾签名笔迹-比对表

     五、展望愿景

     现有的文件鉴定国家标准,可以对中国书画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物证鉴定。但这些国家标准在实践运用中仍有不足与缺漏,文检人可以科研攻关、专项建设,不断提升书画鉴定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物证鉴定的科学效能。

     (一)规范完善术语体系

     中国书画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有些术语在书画鉴定中是普遍常用的,却在现有的文件鉴定国家标准中不统一或并未收录,如印章印文中,书画术语有“朱文、白文”,而国家标准中只有“阳文、阴文”,即“镌刻内容凸起、空白部位凹陷的为阳文,镌刻内容凹陷、空白部位凸起的为阴文。”,又如,书画有多种装裱样式,如手卷、立轴、册页、扇面等,这些装裱样式内容,现有的国家标准没有收录。

     文件鉴定国家标准中不能规范这些书画术语,必然给物证鉴定带来歧义或争议。因此,文件鉴定国家标准需要借鉴传统的书画术语,补充完善术语体系,统一规范使用书画鉴定术语,提升物证鉴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有的放矢专项科研

     使用圆珠笔、钢笔和中性笔等硬笔书写的笔迹与用毛笔书写的笔迹相比,由于书写工具的不同,也必然有不同笔迹特征;手工篆刻的书画印章与机械仪器制作的公章,其印面结构也不同的痕迹特征。因此,有必要进行有的放矢的专项科研,如毛笔字笔迹鉴定和书画印文鉴定,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引领并促进文件鉴定行业的技术提升发展。

     (三)书画大数据建设

     没有比对就没有鉴定。在书画鉴定的实践中,笔迹样本和印文样本的真实、充足,尤为重要。以国家标准中的笔迹特征和印文特征为技术指引,构建书画笔迹和书画印文大数据,不仅为中国书画物证鉴定提供全面、专业、具实的客观依据和比对样本,同时利用大数据管理功能和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随时随地、跨时空进行中国书画的物证鉴定,极大地提高了书画鉴定工作效率和技术效能。

     文件鉴定国家标准在书画鉴定中的系统应用是传承融合、创新突破之路,是传统鉴定与物证鉴定互鉴融合,也是个人技能与科技仪器有机结合,这是国家标准创新应用的实战成果,更是书画鉴定的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大势所趋,为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担匹夫之责、尽绵薄之力。

     当前,国家标准已经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我国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和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已经成为促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力支撑了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了民生改善;在新兴技术领域,公安工作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提升了行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了国家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公安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以国际标准引导新技术应用,加快构建高水平现代化的公安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公安标准化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担当更多时代使命、作出更大历史贡献。

     本文作者:邓 斌 李璐 杨春松 李冰(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邓斌.中国书画的司法鉴定[M].荣宝斋出版社.

     [2]GB/T37234-2018,文件鉴定通用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3]GB/T37239-2018,笔迹鉴定鉴定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4]GB/T37231-2018,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5]GB/T37232-2018,印刷文件鉴定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6]GB/T37238-2018,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7]GB/T37235-2018,文件材料鉴定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警察技术》2022年第4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古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