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带团满世界飞,失业两年后,她在深圳城中村开了家古籍书店……
2023/4/19 古籍

    

     “我开了一家古籍书店”2022年的秋天,新冠疫情还在闹着,一位书友在微信里转给我一个帖子,标题是《失业两年,我开了一家古籍书店》。失业?开古籍书店?这两件事不沾边儿啊。把这个标题倒过来,“我开了一家古籍书店,失业两年!”这还有点靠谱。开书店的人叫何君茹,深圳女孩儿,深职院毕业后做导游,经常带团满世界飞。新冠疫情一来,失业了。她原以为疫情一年半载会过去,结果都熬到了第三年,依然困在家中。她说,我要自救,于是就开了一家店。开店可以,但家里人没想到,她闹着要开的,是一家书店。书店能养家吗?没有疫情的时候,书店里买书的人也不多啊。更让人意外的是,她开的还是古籍书店。开业那天,她的亲戚朋友都来了,没有几个人明白“古籍”是怎么回事。书店还在!我们的记者为这位小何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元故事,晶报全媒体传播了好几轮。前几天我问记者,那家古籍书店还在吗?记者很快答复:还在。还在?竟然还在!有点儿意外,得去看看。上个星期五,我们来到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的上围老村。

     小何姑娘选择在这里开店,当然不是因为这里偏僻,而是因为这里就是她的家。她就出生在书店旁边的屋子里。何氏家族在上围老村世世代代居住了已经三百多年,小何算是原宝安县客家民系中的深二代。她本来爱读的也是新书,可是前些年带团去日本东京神保町旅游的时候,她发现古籍原来很好玩,也很值钱。她没想到,自己在“世界古书第一街”种下的旧书之爱的种子,几年后竟然能在横岗老家开花结果。她的书店面积不大,也就二十多平米,靠墙摆满书架与书柜,陈列着旧平装书、外文原版旧书和线装书。有些书还是小何今年刚从香港背回来的。她说,今年2月刚刚通关,她就冲到香港去淘旧书,前后都去了六、七次了。“这架书不卖”我本来没打算在小何的旧书店里买书。没想到,翻来翻去,还真想买几本。我挑了一本64开小精装的法文原版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的第二卷,还有1935年出版的上下两册《红楼梦传奇》,还有一本2019年日本颜真卿书法真迹大展的纪念图册。店里最醒目的书架,是“深圳文献”专区。这可遇上知音了,我也收藏深圳文献,她这架上摆着的许多书,比如《深圳旧志三种》等等,我的夜书房里都有。小何可能担心我会出手挑选这架子上的书,赶紧高声说道:这架书不卖。不卖?对,不卖,小何说,这是我的个人收藏,我要留着自己读。我哈哈一笑,对小何说,你是我遇上的第一个自觉搜集本土文献的深圳女孩儿。

    

    不会开书店的女孩儿不是好导游这次去横岗探店,有很多新鲜感受,我忍不住先在我的“夜书房”公号上写了一段探店故事。中国嘉德文库的总编辑杨涓女士读到后,给我留言说,北京眼下正有个古籍展,我们给小何备好门票,欢迎她随时来看。我把这消息转告小何,小何说,我现在正在南京嘉宁古籍拍卖现场,过两天还要去参加上海博古斋的拍卖,暂时去不了北京,但是秋拍的时候我一定去。她现在已经出入拍卖会了,看来这孩子把古籍书店的事当真了。1992到1996年,深圳曾有过一家相当专业的古籍书店,后来却变成了大书城里的一个小角落。这几十年间,深圳陆续也有古籍书店出现,但能坚持十年以上的相当罕见。不会开书店的女孩儿不是好导游:何君茹,看你的啦!来源 | 晶报元故事视频制作团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古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