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吹鲁豫?
2022/10/21 17:36:09 维小维生素

    

     “坚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你真有眼光”

     这是维小维第1086篇原创文章

     全文阅读约需7分钟

    

     都说娱乐圈里小红是运,大红是命。 你都猜不准一个人会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之间就翻红了。 说的是鲁豫。 最近,鲁豫在《脱口秀大会5》担任了两期领笑员,结果收获一片好评。 大家都称赞她真的好懂脱口秀,每一次点评都很到位且真诚,还希望她能常驻领笑员。

    

     我就奇了怪了, 鲁豫本来就是一位有学历、有能力的资深主持人,她在央视历练过,在凤凰卫视成名过,现在脱口秀大会上的表现,不就是她的正常水平吗? 但是,很多人更熟悉的鲁豫,估计还是网上那些被玩烂了的采访梗—— 访问山区小孩:“为什么不吃肉呢?”回应黄晓明人生感慨:“哇哦。”日常反问句:“真的吗?我不信。”……

    

     刷屏式群嘲之下,“把天聊死”成了大部分人对鲁豫主持能力的印象。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 如果鲁豫真的只是网上那些视频所传播的只会尬聊、低情商、“复读机”一般,怎么会有那么多明星名人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呢? 《鲁豫有约》开播20+年,做了3000+集,采访了10000+人,国民度远超所有其他访谈类节目。 2007年,CNN报道鲁豫,称她为“中国的奥普拉”。不只《鲁豫有约》,在凤凰卫视时,她还主持过很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911事件等等。 没有过硬的才华和实力,怎么可能做到?

    

     事实上,鲁豫本身的经历就很牛。 她23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央视《艺苑风景线》栏目成为主持人。 当时这档节目的面试考题,是对张晓海导演进行采访。 别的面试者还在进行套路化的提问时,鲁豫的提问已经犀利而直接: “你们节目的三位导演为什么都留着大胡子?你们三人之间的竞争是否激烈?” 张晓海导演后来回忆这一片段,直言:“实在是非常的难以回答,不知道从何答起。” 看起来,“为什么都留着大胡子”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无聊? 但我觉得,这正是鲁豫的提问风格。 即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看起来简单、但又无法模式化回答的问题,从而挖掘出更多的背后故事。

    

     鲁豫自己一直坚持的采访理念是: “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 这不也正是观众看节目的心态吗? 大家希望看到的是采访对象的另一面,而不是听他侃侃而谈讲人生道理。 所以,我觉得鲁豫其实很懂得观众心理。 比如采访赌王四太梁安琪时,鲁豫直截了当地问: “你真的可以忍受四女共侍一夫吗?难道你不会吃醋吗?” 哇,这不正是吃瓜群众最想问的问题嘛。 而且采访对象也不尴尬,四太梁安琪对鲁豫说:“我觉得你很真诚。”

    

     采访胡歌时,鲁豫又毫不避讳地提到他和前女友的感情,直言:“你让一个靠谱的人错过了。” 直接让胡歌低下头,哽咽道:“她是,她是真的很好。”

    

     在我看来,能让采访者真情流露、放弃公式化回答的采访,才是最有价值、最成功的访谈,也才最能体现采访者的功力。 白岩松也曾评价鲁豫看似“装傻”的风格:专业基础好,无招胜有招。 所以,在脱口秀大会上,鲁豫才能够非常准确的共情那些好笑段子背后的深意。 比如何广智的精彩段子, 鲁豫问他,对脱口秀演员的创作来说,是生活没那么富裕时,段子来得更容易,还是生活变好之后更容易。

    

     用浅显易懂的话,问了个很有深度的问题。 这才是鲁豫的真正实力啊。 只可惜,互联网时代到来,碎片文化盛行。 人们只能记得那些“尬聊”和“翻车片段”,而对她3000多场采访中的精华内容却视而不见。

    

     那么,为什么曾经的鲁豫被全网黑,现在又一夜翻红呢? 我觉得,就是合适的人找到了合适的事。 就好比之前周迅在脱口秀大会上的表现被骂,也是因为不适合。

    

     主持人出身的鲁豫,对于舞台上的倾听、共情与点评,早已经训练成了肌肉记忆。 舞台才是鲁豫的主场,才能凸显她的才华。 所以啊,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是自己擅长的,哪些是自己的短板,然后在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 抛开专业和技巧不谈。鲁豫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采访那么多明星,也跟前面提到,梁安琪评价她“真诚直接”的性格特质有关。 比如13岁那年,鲁豫回上海过暑假,她跟姑姑去了人民公园的英语角。没想到她的出现,竟在英语角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原来,英语角里面的大人们虽然热爱英语,但是害羞、怕丢脸,不敢大声说大声练;但是鲁豫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大大方方主动用英语给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绍。即使当时她会的也不多,也就几十个单词,三五个句式,但却很快成为了这里的小明星,每次去,都能围上一圈人听她讲,投来欣赏的目光。 正是这份敢想敢做的勇气,让鲁豫在之后的人生里,争取到比普通人更多的机会。

    

     相比之下,很多同样优秀的人被人群淹没,恰恰是沉浸于从众带来的安全感之中,太顾及别人的眼光和感受,最终一事无成。但是,这种安全感只是虚幻、暂时的。长此以往,只会让你的世界变得更狭窄。因为这道安全防火墙没有经受过任何考验,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才发现它没有那么坚固。比如,我们都知道淘宝的好评,很多是刷出来的。但为什么刷单依然存在?因为大部分人很难辨别产品的好坏,最终还是会根据销量排名,去决定在哪下单。知识和经验,无法通过思考发挥作用,人们最终还是只能跟随大众做选择。即使这种“选择”,也只是商家用钱精心“伪装”出来的假象。前些天我从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银行存款的利率,不是越来越低了嘛。但是,在他老家和很多小地方,定期存款产品额度已经没有了。很多人,越低还越要抢着存,生怕晚了就没有了。

    

     但是前两年,利率很高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想着要多存点,反而一拥而上去高位接盘买房子,生怕错过了“最后的狂欢”。魔幻啊魔幻。从众,就像巨大的洋流,推着无根的浮萍到处游走。当潮水再猛烈些,有些就彻底地消失无踪了。只有心中有锚的人,才不会被时代轻易地说拜拜。

    

     写在最后当然,鲁豫的采访并不是没有缺点。 可是,谁又会是没有缺点的呢? 人无完人,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采访上万人,问过几十万个问题,谁能保证面面俱到,万无一失?别忘了,缺点的背后藏着优点,优点的另一面也往往是缺点。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也正是这种缺憾,造就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我们。

    

     所以,或许不知道哪一天,大家又会突然翻出鲁豫那些采访片段来,群嘲,然后是又一轮黑。 作为公众人物,被喜欢、被讨厌、被议论,那都是逃不开的宿命。 但我们作为普通人,没必要跟着网上的舆论一起,随波逐流。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 对自己,尽量放大自己的优点,做擅长的事情;对别人,保持独立思考,允许多元化的存在。 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生活中的每一步。

    小维の叨逼叨:

     《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句话:影响大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扩散和传播的方式。所以,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人,看一件事。今天留言区谈谈,你对鲁豫翻红有什么看法?我们选一位点了“在看”的朋友,送小礼物一份哦!

     普通洗衣剂,洗衣步骤多,剂量难把控,瓶身占用空间。但是洗衣凝珠就不会有这个烦恼,一次一颗,解放双手。推荐这款超好用的洗衣凝珠,三效合一,洗衣更便捷!赶紧点开下图看看吧!

     维品优选 宠粉福利▼▼▼

     【休闲马丁靴】

     三效合一 洁净PLUS粉丝价:39元52颗+1颗试用装点击图片,立即抢购

    

    

    

    


    

     抢购

     -End-

     ?「维小维生素」不再错过有料文章

     更多好物推荐点击即可购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维小维生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