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遇”汉服 / 张淑兰
2023/4/19 17:41:00 作家美文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可能再选发在‘都市头条、搜狐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
“ 遭遇”汉服
/张淑兰 一大早,女儿隔屏喊话:“公园里樱花开了,我上班顺便接你俩看樱花吧。”“不用,不用,乘公交不过十分八分的,忙你的吧,我俩坐车去”。 女儿上班的办公大楼在公园门口,楼下就是单位自家的园子,她跟同事每天午餐后都要下楼遛弯儿消食。今儿个天气晴好,樱花正盛,想着我俩在家躲了三年疫情不出门儿,肯定憋闷坏了,就想让我们出去透透气。 捯饬利落,坐上了通往公园的某路汽车。三年来,除了私家车或滴滴出行,已经极少乘公交了。今天不是假日,不是早高峰,车上乘客稀少,大部分是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我俩仍捂着口罩,多数人都摘掉了口罩。几个熟人谈笑风声,车窗外闪过路旁的红花绿树,车内气氛和谐,让人不禁感叹,这才叫岁月静好。 公园门口,人头攒动,摩肩擦踵。走进大门,就见一群身着艳丽长裙,脸上画着浓妆的大妈,在小广场上展开他们的日常——跳广场舞。如今的广场舞无处不在,人们早已审美疲劳,没人欣赏,没人赞叹,更没有人围观。大家来公园的目的纯粹——赏花观景。但大妈们丝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恣意潇洒,忘情的跳到耳酣身热。 我拽着刚要驻足的老先生:“干嘛来了呀?看樱花知道不?走快点”。 园子里的人还真多,每棵樱花树下举着手机拍照的人兴致勃勃,拍了一张又一张,想要找个好点的角度拍张合适的照片得抢位置。没办法,找两棵被冷落的玉兰拍吧。其实樱花虽说开的热闹,但颜色还是略显单调,只有白色和淡粉两种颜色。比不上蝴蝶般美丽的玉兰花,白的干净,紫的庄重,那欲开未开的花蕾是淡黄伴浅绿的,尤其惹人怜爱。 踱到了樱花大道,哇!果然不同凡响,那道路两旁百十多米的白色樱花,挨挨挤挤,密密匝匝,放眼望去,像一条拱形长廊,遮天蔽日,走在里面赏心悦目,无比愜意,真美啊!不太和谐的是有两个大妈,竟然抓住樱花枝干,使劲儿地摇动,故意创造出花雨的意境来拍照。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观赏樱花的多半是像我这样的花甲、古稀、或是耄耋老人。不禁感叹,老龄化社会在这里才是淋漓尽致的体现。远远看过去,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大妈们的艳丽服饰十分乍眼,缤纷的丝巾是标配,鲜红的翠绿的衣裙,大有盖过那黄的迎春,红的海棠,白的玉兰和樱花的势头。 突然眼前一亮,我的视线被款款走来的一对新人和几位身着汉服的小姐姐吸引了。那高绾的云髻,明眸皓齿,淡妆素雅,纤纤的身姿配以蛋青、浅蓝、鹅黄色的长裙。衣袂翩翩,飘飘欲仙。“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我讶异的张大了嘴巴。光顾了追随他们的仙踪,竟然忘了拿手机对准他们拍下靓照。回过神来环顾四周,这是我今天遇到为数不多的几个年轻人,与我们这些用多厚的脂粉和艳丽服饰也遮不住脸上沧桑裹不住臃肿身形的老妇形成了强烈反差。不禁发出感慨:“姑娘真美”!想不到“遭遇”汉服,也遇见了人间尤物。嘈杂的世间真有这仙子般清纯如水,静美如斯,超凡出尘的女孩儿。 汉服。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汉族人特有的服饰。从黄帝伊始到明末清初,在汉族人居住的地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特风貌,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到了汉代,又有了继承和发展。是华夏5000年服饰文化的主旨。我们年轻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初期。西式衣裙、牛仔服、喇叭裤等是那时的主流。九零年代后,中式旗袍又流行起来。旗袍也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和国服。其实,旗袍就是汉服的延伸和改良。那时我正值中年,疯狂的迷恋上旗袍,一口气买了好几件。凭着年纪尚轻和姣好的姿容。休闲时穿戴出去。曾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至今衣橱里还珍藏着两件舍不得送人。 这时,女儿的电话过来了。“老妈,往我单位楼下走,几个同事跟我们一块儿出去吃个午饭”。我正饶有兴致地拍着汉服美女,就对她说:“你们除了西餐烧烤就是麻辣烫,跟你们吃不到一块儿。过会儿我俩去喝粥”。按了电话,我把刚拍的汉服美眉照片发给女儿,想到她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商报时尚版面邀她作模特时拍下的照片至今还收藏在我相册里,就附了条信息:“抽空赁几套汉服,趁着年轻,也留下点值得回忆的影像”。女儿的回复让我十分无语:“20岁小姑娘啊。都徐娘半老了,拍出来也不顺眼”。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对先生说:“可不是吗,光阴如白驹过隙,一晃咱女儿都人到中年了”。 走累了,也看倦了,找一处清静的草地,靠着一棵国槐,干脆躺了下来稍作歇息。望着蔚蓝的天空,片片白云悠然飘过,几只山雀叽啾着在树上跳来跳去,不远处的小溪,淙淙流淌。嗅着阵阵甜美的花香,忽然发觉,春天如此美好!但明媚的春光也如美丽的青春一样短暂,转眼成昨。 珍惜时光吧,如我一样的老年朋友们。
作者简历:空谷幽兰 实名:张淑兰 退休医生,喜欢读文学作品,听歌追剧,偶尔写段文字打发时间,愿晚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点击此处随读:本平台主编作品
点击此处查看:近期热门作品收录
征稿启事
原创作品和朗诵作品长期征稿
《作家美文》小作家学生专栏征稿
投稿作者请进(公告)
注:此文为作者投稿作品,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主编处理,微信:li923887813
投稿作品奖励规则:(1)投稿作品有30位读者留言或者阅读量400以上的,将再发表于搜狐新闻(或都市头条或今日头条)。阅读量800以上,将再发表于都市头条(或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一点资讯等媒体平台推广您的作品。多个不同类别的平台发表作品会让作品在网上可以容易搜到,慢慢积累知名度。
注:投稿作品需没有在其他任何微信平台发表过(平台也会核实),投稿邮箱:923887813@qq.com,主编微信:li923887813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作家美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