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自我”:我们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
2018/10/10 7:00:00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这是公号第215篇原创文章,约2200字,大约需要6分钟阅读时间。

    

     上公开课的时候,经常遇到有学员问我:“王老师,我应该如何自我探索呢?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即使是做了心理测试,我还是觉得不够了解自己……”

     对于每个人来说,一项需要花费终身时间来研究的课题,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评价,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自我知觉”,也是社会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人们是如何认识“自我”。

    

     速溶咖啡的“逆袭”

    

     20世纪40年代,当速溶咖啡这个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时,厂家非常相信这种产品很快会取代传统的豆制咖啡而获得成功,因为它的味道和营养成分与豆制咖啡相同,且饮用方便,不用再花长时间去煮,也不需要再为洗刷煮咖啡的器具而花费力气。

     厂家推销速溶咖啡,就在广告上着力宣传它的这些优点。出乎意料的是,购买者寥寥无几。

     心理学家们对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请被试回答不喜欢速溶咖啡的原因。很多人一致回答是因为不喜欢它的味道,这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为了深入了解消费者拒绝使用速溶咖啡的潜在动机,心理学家们改用了间接方法对消费者真实动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他们编制了两种购物单,上面罗列了多种商品的购物项目,区别在于,一张写的是速溶咖啡,而另一张写的是新鲜咖啡,其他各项内容均相同。把两种购物单分别发给两组妇女,请她们描写按购物单买东西的家庭主妇是什么样的妇女。

    

     结果表明:两组妇女所描写的想象中的两个家庭主妇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看速溶咖啡购货单的那组妇女几乎有一半人说,按这张购货单购物的家庭主妇是个懒惰的、邋遢的、生活没有计划的女人;有12%的人把她说成是一个挥霍浪费的女人;还有10%的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另一组妇女则把列出新鲜咖啡购货单的家庭主妇描写成勤俭的、讲究生活的、有经验的和喜欢烹调的主妇。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妇女有一种自我认识:作为家庭主妇,就应该负担繁重的家务劳动,那些试图逃避劳动的行为都是偷懒,应该被谴责。由于速溶咖啡的广告强调的恰恰是速溶咖啡省时、省力的特点,因而并没有给人以好的印象,反而被理解为“帮助了懒人”。

     由此可见,速溶咖啡开始的时候被人们拒绝,并不是由于它的本身,而是由于消费者的自我认知,即都希望做一名勤劳的、称职的家庭主妇,而不愿做被别人和自己所谴责的懒惰、失职的主妇。这才是速溶咖啡被拒绝的真正原因。

     谜底揭开之后,厂家对产品的包装做了相应的修改,广告也不再宣传又快又方便的特点,而是宣传它具有新鲜咖啡所具有的美味、芳香和质地醇厚等特点;在包装上,产品密封十分牢固,开启费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消顾客因为新产品省力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于是,速溶咖啡的销路大增,很快成为西方世界最受欢迎的咖啡。

     这个案例是消费者动机研究的一个著名案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速溶咖啡销售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家庭主妇当时的“自我认知”,这才是速溶咖啡遭遇迎头痛击的根本原因。

    

     探索三个“自我”

    

     Higgins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包括3个部分,分别是:理想自我(ideal self)、应该自我(ought self)和现实自我(actual self)。

     1、现实自我:指的是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性,也就是说,在自己(或他人)心中,“我”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貌不出众、事业平平、不善交际等。

     2、理想自我:指的是个体自己(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性。比如,“我”希望自己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者希望自己成为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势。

     3、应该自我:指的是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性。比如,“我”应该是认真负责、为人师表、信守承诺,或者应该是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孝敬长辈的人。

    

     显然,“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都是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或者标准,具有自我指引作用。区别在于,“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人们坚守一些底线或者回避一些不良行为。

    

     自我差异理论

    

     在这三种自我的基础上,Higgins提出了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也就是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之间有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努力去减少这些差距。

     具体来说,如果“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有差异,说明我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就会导致出现沮丧类情绪,如抑郁、失望、挫折感、羞耻等。

     比如,某人的“理想自我”是做一个称职出色的全职太太、培养出一双人人羡慕的儿女,可“现实自我”却是老公孩子都对自己不满意,付出很多换来一片指责,那这位妻子内心就会充满挫折感。

     同时,如果“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有差异,则表示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或者义务,这种心理情境会导致焦虑类情绪,如烦躁、不安、愤怒等。

     再比如,“应该自我”告诉你中秋佳节应该是一家团圆、快乐和美的日子,可是你的“现实自我”却不得不留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不能陪伴家人、慰藉父母,这种差距就会让人心生燥意,加班也就变得更加心烦意乱。

    

     小 结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三个“自我”之间的差距,也是我们向上的不竭动力。

     比如,“理想自我”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不断拉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距离,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同样,“应该自我”为我们划出了界限,努力缩小“应该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就是不断修正自我行为的过程。

     您找到自己的三个“自我”了吗?他们之间的差异大不大呢?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

    

     作者简介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果您对情商教育指导师的考证培训感兴趣,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客服,进行试听和咨询。

     王老师为她的学生申请了课程优惠价,

     优惠券ID为8008。

     往日文章精选,请点击下方链接!

     投射效应:原以为懂你,竟是我错了!

     晕轮效应:为什么我们经常“以貌取人”?

     自以为很擅长沟通,其实你只是喜欢说话而已(附倾听能力测试)

     登门槛效应:让别人答应你的请求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