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特刊:别把岁月活成了悲伤
2018/10/17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这是公号第218篇原创文章,约2200字,大约需要5分钟阅读时间。
有这么一位李大娘
50多岁的时候,李大娘的老伴因为车祸离世了。李大娘扛过了丧偶的悲痛,一心扑在了带孙辈的事业上。她有一儿一女,李大娘先是南下上海住了5年,为在那里工作的儿子带大了一对双胞胎的孙儿,一直把孙子送入小学,立刻又转战北京,继续为刚刚离婚的女儿照顾2岁多的外孙女欣欣。
李大娘最喜欢搂着外孙女在怀中,贴着那粉嫩的小脸,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欣欣、欣欣,你就是姥姥的心肝宝贝……”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欣欣刚上小学、李大娘自己65岁的一天,她突发脑梗,虽然抢救回来了,但是双腿完全失去了知觉,只能瘫痪在床,暂住在北京女儿的家中。
刚刚瘫痪的时候,儿子女儿都在床边照顾她,可时间一长,儿子要回上海工作,女儿又是单亲妈妈,两个人为了谁来长期照顾老母亲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儿子丢下两万元钱,毅然离京,此后,只在过年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女儿被迫“接手”瘫痪的母亲。因为一边要照顾上小学的外孙女,一边又要工作赚钱,女儿只能每天早上给老母亲喂好饭,换上成人尿片,然后李大娘就要眼睁睁地在床上躺一整天,神志清醒地感受着自己躺在排泄物上面,一直到晚上女儿下班接上外孙女放学回家,她才能吃到第二顿饭,才能换下充斥了屎尿秽物的尿片。
因为女儿没有力气搬动李大娘,所以平时也不能给她洗澡,只能用水定期擦一擦身子。自从瘫痪在床,李大娘就再也没去过户外,没晒过太阳,她住的房间里长期弥漫着刺鼻的尿骚味。
尽管生活如此窘迫又寂寞,李大娘依然有着很强烈地求生意志。她思路清晰,白天躺在床上一遍一遍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等外孙女欣欣放学回家后讲给她听,“欣欣、欣欣,你来,姥姥跟你说说话……”赶上阳光好的日子,她看着窗户外,心情也会变好一些,就自己唱歌给自己听。
因为吃不上午饭,她让女儿买一袋馒头放床头,饿的实在受不了了,才会咬上两口。李大娘根本不敢吃太多,因为吃饱了之后,排出的粪便量会变大,万一成人尿片兜不住流到床上,又会给女儿增添洗床单的工作。
是的,尽管如此,李大娘依然在想办法苛待自己、为女儿减轻负担。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女儿工作忙家里累,活得像陀螺一样辛苦,疲惫不堪,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外孙女欣欣也渐渐开始不耐烦听老人家的旧事,任凭姥姥在屋里怎样喊“欣欣、欣欣,你来……”都假装听不见,实在不耐烦了,就冲着房门喊一句:“你屋里太臭了,我才不要去!”
姥姥的房间里,终于不再传出呼喊声……
瘫痪了两年之后,李大娘主动提出要去养老院,“别再拖累你们娘俩了”。可是女儿坚决不同意,歇斯底里地大喊:“我要是把你送到养老院,别人会怎么戳脊梁骨、骂我不孝啊!妈,你是不是觉得我被你连累的还不够惨!”
李大娘深深地长叹一声,不再说话。第二天,在女儿上班后,她用切水果的小刀割腕自杀了,临终时,蘸着自己的鲜血在被子上写下“女儿,对不起”,这是她留在人世的最后一句话……
我流着泪记录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我面前正坐着李大娘的女儿。母亲走后,她陷入了深深地懊悔悲伤自责之中,终于把自己逼成了抑郁症。经过她的同意,我把这篇故事发了出来。因为她说:“我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警醒同龄人,别做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有妈在,哪怕她瘫在那里,我也是一个有妈的孩子!”
李大娘的遭遇,让我再一次深深震撼于人至暮年的无助、寂寞、悲伤和失望,而就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包围中,老人们依然竭力用他们觉得有用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孩子,哪怕是采取自戕的手段!
人生最后的任务:自我完善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老年期处于最后一个阶段。他指出,在这一阶段,老年人要追求自我完善,避免失望感,形成智慧的人格品质。
完善对失望的斗争,是人们在生命后期尝试梳理自己的生命意义。如果一个人在进行生命回顾和反思时,没有留下太大的遗憾,并且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会通过子孙而得以延续,那么他们面对死亡会表现的更为平和,对生命本身保持一种超然的关注。
派克认为,要达到自我完善,需要完成三个清晰明了的任务。
一是“自我分化”,即老年人要在退出职场后,找到其他方式确认自己的价值,比如通过家庭、友谊、社区生活等。李大娘在退休后先后为儿女带大了3个孙辈,其实就是她确认自我价值的方式。
二是“身体超越”,即正确面对和处理衰老所带来的各种能力下降,比如眼花耳背、腰酸腿痛、头晕胸闷、记忆减退、思维混乱、不安全感出现等,克服身体和心理的局限。
三是“自我超越”,即随着同龄人一个个驾鹤西去,老年人需要建构性地面对死亡、摆脱对死亡的恐惧。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晚年生活变得更加安全、有意义,扩展生命的界限。
助力父母“成功年老化”
近年来,老年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成功年老化,认为只要老年人有能力持续活跃地参与社会活动或生产活动,具有活动和产出的能力,他们就不会认为自己老了。
也就是说,无论老年人是否有疾病,只要他们够独立,在追求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那么他们就是在“成功年老化”。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采访了一个长寿家族。80多岁的老奶奶还每天坚持上山割草、劳作不息,记者问她:“您的小辫儿梳的真好看,是谁给您梳的啊?”老奶奶满脸骄傲地说:“俺娘,俺娘给俺梳的!”
是啊,如果我们到了80多岁的时候,父母还能陪伴我们,那该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多么温馨幸福的事情啊!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如果你和我一样父母健在,那就赶紧送上节日的祝福;如果有的朋友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不妨薄酒一杯告慰天堂的亲人,我心安好,勿念,勿殇。
作者简介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果您对情商教育指导师的培训感兴趣,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客服,进行试听和咨询。
王老师为她的学生申请了课程优惠价,
优惠券ID为8008。
往日文章精选,请点击下方链接!
原生家庭不可变,你得学会去爱
输在起跑线,拿什么来弥补?
总感觉幸福离自己很遥远,我到底是怎么了?
是什么把我变成“社交透明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