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假如你也在那辆车上……
2018/11/7 7:00:00王明姬 姚兵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这是公号第227篇原创文章,约2100字,大约需要5分钟阅读时间。
记得戳蓝字关注我们哟!
打捞出的真相
前几天,重庆万州公交坠江,15人遇难,令人唏嘘。2日,随着官方公布事发时车内监控录像,因事件而起的舆论冲突,也暂告段落。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么一起悲惨的事故,起因居然是一位中年大妈刘某因坐过站要求停车,被拒绝后与司机发生言语与肢体冲突,最终引起撞车事故和公交车坠江惨剧。
一人坐过站,却让14人错过人生的下一站。
一时间,所有的指责、谩骂都指向了“攻守”双方!刘某肆意妄为,提出半路停车的无理要求并动手,是直接肇事首因;司机冉某明知肩负重任,依然陷入口舌之争,以致冲突升级,酿成惨祸。
更有人将刘某和冉某的行为称为“巨婴”式的全能自恋,因为他们很容易退行成没有成年责任感的“巨婴”。
痛定思痛,我们一方面不能让无辜生命成为舆论狂欢的素材,可是,另一方面,血的事实也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一次灵魂拷问:那十余条性命是否全然无辜?假如你也在那辆车上,悲剧是否依然会发生?
宝贵的5分19秒
据警方通报,乘客刘某和司机冉某争执的时间,从10时3分32秒开始,一直到10时8分51秒公交车撞断护栏坠入江中,共持续了5分19秒。
5分19秒,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大约可以阅读完1篇娱乐新闻,可以看完2-3个搞笑视频,可以走出400-500米的距离,可以说出900-1000个字……
可是,在那宝贵的5分19秒中,没有一位乘客走出几步制止刘某,或是说上几句劝解双方,在现场,根本没人意识到,这些举动,本可以拯救自己连同一车人的生命!
为什么另外的13名乘客,都选择了无动于衷、冷漠以对?有的人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貌似是很多人的处世准则;有的人说,国人变得越来越冷漠,拿别人当笑话看,没想到搭上了自己性命。
其实,这5分19秒被错过,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而且,旁观者的冷漠,也不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国民性,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就发生过类似事件。
震惊美国的吉娣·格罗维斯事件
1964年3月13日,在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令全美哗然。
身为酒吧经理的吉娣·格罗维斯是一位年轻女士,案犯温斯顿·莫斯雷在格罗维斯的下班途中将她刺死,吉娣身重35刀,谋杀全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再刺她)。
之所以这起谋杀案成为全美焦点,是因为在作案期间,受害者曾经多次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看到了她被刺的情形,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她施以援手,甚至,没有一个人帮她打电话报警。
当吉娣·格罗维斯事件后,全美公民一致将矛头指向这38个无动于衷的冷血动物,谴责他们的冷漠和无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集体冷漠”? 社会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认为,人们看到处于紧急状态情境中的陌生人,没有做出救援的选择,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人性,而是因为其他人在场让他们降低了自己的责任意识,从而放弃援救动机,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也就是说,因为有其他人在现场,让我们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而更少做出助人的行为。此时,我们可能会想:
“别人会管的,我就不需要管了。”(这是削弱作用)
“别人能管,我为什么要管?”(这是抑制作用)
“别人都没管,显然事情没有那么糟糕!”(这是误导作用)
显然,多个旁观者在现场,一方面会增加情境的复杂性、影响个人判断,另一方面也会分散责任感,让我们更容易为自己的无动于衷开脱。
实验室中的证据
为了证明旁观者的冷漠不是偶然现象,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严谨的科学实验。
实验人员告诉被试,他们将分组(2人一组或6人一组)讨论大学生的个人问题,为了避免尴尬,被试会散落到相邻房间,用对讲机按顺序通话。
事实上,“其中一名被试”是虚拟人物,对话内容都是事先录好的——一名男生坦白在学习重压之下,自己常常出现癫痫状态。
在第二轮该名男生发言时,他开始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声音急促地说:“我就要死了……请救救我……”然后,就没有了动静。
分到2人一组的被试,会以为只有自己和那个癫痫者对话,于是,有85%的被试为这位病人提供了帮助。
而分到6人一组的被试,认为还有4个人也同时听到了病人发病,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问及参与试验的人,是否会因为别人在场而受到影响,他们一致强调“没有”。
换言之,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他旁观者在场会让我们更加无动于衷”,研究人员将其称为“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作用”。
因为身处陌生的环境中,人们所感受到的道德谴责的力度没有那么大,而且会在下次类似环境中做出同样的漠视选择,源源不断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致使冷漠像瘟疫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小 结
回到重庆公交车事件,今天写文的目的,并非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乘客的冷漠,也不是为乘客的不作为找理由开脱,更不是想抨击当今社会的道德水平,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可能性和普遍性。
再多的指责,也唤不回逝去的生命;从"我"开始丢掉冷漠,警惕“旁观者效应”带来的心理变化,才是我想跟大家说的本意。
“冷漠的尽头是麻木,麻木的尽头是死亡。”作家叶文东曾发出这样振聋发聩之言,我们一起警醒。
作者简介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姚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博士生/心理咨询师/税务师/会计师。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果您对提高自己和孩子的情商感兴趣,可以
关注情商教育指导师的网络课程。扫描上方
二维码,联系客服,就可以试听。王老师
为她的学生申请了课程优惠价,
优惠券ID为8008。
往日文章精选,请点击下方链接!
你以为我在看神剧《甄嬛传》,其实我是在看人生
破窗效应:社会秩序是如何被破坏的?
铁窗内盛开心理学之花:团体咨询助力服刑人员成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