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情商修炼(四):被冤枉?被差评?领导们,请停止“我认为”
2019/1/9 7:00:00明姬心理工作室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这是公号第251篇原创文章,约2300字,大约需要6分钟阅读时间。

     记得戳蓝字关注我们哟!

    

     犯了错的领导

     过了元旦,想必很多组织的年终绩效考核结果已经纷纷出炉了吧?在一家大型公司,就上演了这样的一幕。

     同事A和同事B同在一个部门。同事A性格内敛,工作耐心细致,与人交流言语轻柔,亲和力很好,留给领导和同事们顺从老实的印象,作为项目经理,她成功服务过好几个难缠的客户,并连续几年续单。

     同事B平日能言善辩,非常善于在内部会议上捕捉机会,主动发言、表现自己。

     这个部门新上任的领导C,是一位销售出身、性格强势的中年男性。半年后,赶上了年底考核,领导C会如何给同事A和同事B的绩效打分呢?猜猜看,结果会怎样?

     是的,您很可能猜对了!!!

     在与同事A不多的几次接触中,领导C觉得她沟通时比较被动,而这种明显“短板”势必会影响其市场开拓和客户推进能力,所以,并不认同A在项目中的作用和已取得的成绩。

     相反,同事B的巧于言辞给领导C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心中将团队成绩大部分归功于B,给予她项目奖金、公开表扬等多种奖励。

     可实际上,同事B擅长投机取巧,与同事一起合作项目时,经常争功诿过、偷奸耍滑。同事A感觉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选择了离职,其他同事们也为此深感不平。

     显然,这位领导C同时犯了投射效应和晕轮效应两种认知错误,才导致自己做出了错误的考核评价,不仅痛失骨干,而且破坏了团队多元化和公平性!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也就是常说的“推己及人”、“以己度人”。

    

     在领导C的心中,能言善道的人,一定市场开拓能力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也按照这种思路来评价别人,所以把“军功章”挂在了团队中“最能说”的人身上,而不是“最实干”的人身上。

     关于投射效应的具体解释,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2018年9月26日的公号发文《投射效应:原以为懂你,竟是我错了!》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Halo Effect)”,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当我们以个体的某一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力、外貌等)为基础,从而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时,我们就受到了“晕轮效应”的影响。

     您一定听过类似的爱情故事:怀春少女爱上了风度翩翩的少年,被对方的英俊相貌与甜言蜜语所俘获而不惜与他私奔——结果却发现他除了长相与情话外简直一无是处,生活变成了一场灾难。

     这个来自《傲慢与偏见》的老套爱情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晕轮效应”对行为的影响。

     同样,上文中锐意进取、擅长销售的领导C因为同事A的低调内敛而产生晕轮效应,否定了她的客户攻拓能力;同时因为同事B的能言善辩也产生了晕轮效应,高估了她各方面的工作表现,使得在绩效评估上有失公平。

     大脑为什么会犯错?

     投射效应和晕轮效应,都属于认知偏差错误。那么,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犯错呢?

    

     大脑是一个高效率的专家,所以它总是倾向于从局部、个别属性出发,从而迅速得出整体印象,“窥一斑而见全豹”,而不是逐一地知觉事物的个别属性之后再汇总。

     这种认知上的“偷工减料”,常常得出一些错误结论:漂亮的人总显得更聪明、更有能力,其貌不扬的人仿佛必然才能有限,讷讷寡言者愚,喋喋利口者智。

     爱屋及乌、以偏概全、一白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些词汇都反应了日常生活中认知偏差的普遍存在。

     巧妙利用人们的认知偏差,商家也可以称心如意。比如,借助名人效应来做产品宣传广告,算是最常见的推销手段。

     管理者克服认知偏差的三部曲

     一、作为管理者,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是我们开始纠正认知偏差的第一步。比如,在面试、绩效评估时,时刻自省,审视自己是否对他人过早地做出评价。常问自己下列问题,或许会有帮助:

     l 我对此人的印象整体如何?

     l 我对此人的印象,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推测?

     l 哪些推测我可以证实的,哪些推测是我无法证实的?

     l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凭空想象吗?

     l 我是否遗漏了一些其他信息?

    

     二、开始信任团队的智慧,是管理者纠正认知偏差的第二步。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思考下面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团队成员形成全面认知:

     l 我们是如何偏袒自己的团队成员的?

     l 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合作,赢得彼此信任?

     l 团队中的某人与众不同,我们是否对其过于另眼相看?

     l 我们的团队在互相评价时,更相信数据,还是更相信感觉?

     三、形成包容的团队文化,是管理者纠正认知偏差的第三步。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团队成员展现以下行为来促进公平:

     l 如果认为团队成员的贡献被忽略或被不公地对待,说出来。

     l 尽量客观地评估他人。当对一个人进行评估时,请查找并展示实际信息和数据。

     l 鼓励不同的意见或声音。当你没有听到反对意见时,记得询问其他成员。

     l 勇于挑战团队的群体思维。

     自己“被”认知偏差,怎么办?

     反过来,作为普通员工,如果遇到管理者对我们出现认知偏差,也并非束手无策。

     第一,安心做好分内工作,处理好可能会给自己“抹黑”的事情,警惕“一差百差”的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

     第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认知偏差如此普遍,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假以时日,相信你一定会获得认可和理解。

     第三,别活在别人给你的“人设”中,敢于展示自己,主动提供足够的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警惕,“假装美好”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做一个主动者,帮助他人更全面地认知自己,而不是坐等他人的认同。

    

     ----------------------------------------------------------------

     作者介绍:

     房 蕾 ,亚马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领导力培训经理;

     喻赛赛 ,问名教育科技CEO;

     于沛连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陈小娇 ,北京易思汇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效率部总监;

     吴 铎,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

     谢秋芬,汉能控股集团测评经理。

     (以上为王老师在中科院心理所2018级在职研究生班的学生,文章经王老师修改后发布)

     --------------------------------------------------------------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往日文章精选,请点击下方 链接!

     职场情商修炼(三):所有的怀才不遇,可能只是别人眼中的不以为然……

     职场情商修炼(二):年底了,敢不敢“化敌为友”?

     职场情商修炼:如何与四种气质的人打交道?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