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情商修炼(五):你被“办公室政治”了吗?
2019/3/11 7:00:00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这是公号第266篇原创文章,约3300字,大约需要8分钟阅读时间。

被迫离职的周晋
周晋在一家公司工作4年多了,踏实肯干,技术过硬,办事效率高,还乐于助人,很受同事们的好评。
不过,他认为一个好员工,就应该少说多干,所以从不主动找领导交流想法,觉得“拍领导马屁是那些没本事的人的做法”。
遇到跟领导有不同意见时,他也总是直言不讳当众指出领导思虑不周,并为此很自豪,琢磨着自己要是搁古代,就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谏臣”,必当名留青史。
几年下来,一些进公司比他晚、能力比他差些的同事都陆续被提拔上去了,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他总结来总结去,认定原因就是自己太正直,而领导只喜欢阿谀奉承之徒。
于是,他开始变得愤世嫉俗,天天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像“狗腿子”,言语刻薄,怪话连篇,经常顶撞直接上级。而周晋自己,还很为自己不同流合污、身怀傲骨而洋洋自得。
年底绩效考评的时候,公司采取的是领导打分和团队成员互评相结合。出乎周晋的意料之外,他的得分最低,在部门里垫底!
周晋觉得这就是所有人联合对他进行打击报复,一怒之下,闯进了总经理的办公室,怒吼着:“这是一个政治阴谋!我是被陷害的!”

无论他如何愤怒,按照公司的末位淘汰制,周晋还是不得不离开了这家公司。
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在您的眼中,“政治”是肮脏的吗?
我们每天为之工作的组织中,随处都会出现政治行为,您有没有“被政治”的经历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办公室政治。
政治行为,合法还是非法?
组织政治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来影响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的活动。应该说,政治行为是组织行为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对于组织政治的定义,几乎足以囊括各种政治行为。这些行为不是由组织正式角色所要求的,但又影响着组织中的利害分配。

合法的政治行为,指符合规范的日常的政治行为,如通过正常的程序向上级提意见、把持决策所需的信息、组织联盟、通过消极怠工来阻碍组织决策、通过个人的专业活动与组织外部建立关系、游说他人以使其支持或反对某人、影响决策方案的选择等。
而非法的政治行为,则包括阴谋破坏、散布谣言、向新闻媒介泄露组织机密、为了私利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易、穿奇装异服或佩戴抗议徽章,一批员工同时请病假等等。
组织中的大多数政治行为,都属于合法的行为。因为使用极端的非法政治行为,个体可能受到严厉的制度惩罚,还有失掉组织成员身份的风险。
比如,任何一个篮球队的管理者都很清楚,作为一名前锋,如果每场比赛能得30分以上,他就是个优秀选手;相反,如果每场比赛只能得5分以下,那他就是一个糟糕选手。所以,就算你不是个篮球教练,也知道应该选用前者。
但是,如果你只能在每场得15分和每场得16分的两个人中选一个的话,你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可能就要考虑其他因素了,诸如比赛经验、工作态度、发展潜力、应付压力的能力、对球队的忠诚等等。
其实,大多数的管理决策,不是在30分和5分之间作选择,而是在15分和16分之间作选择。正是由于这种广泛存在的模糊性,导致了政治行为的昌盛。
肮脏的手段or自保的武器?
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以牺牲他人或组织利益为代价、以攫取个人权力时,组织政治有害于组织发展。
比如,政治行为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干扰正常秩序和工作进程;过多的政治行为还会降低成员之间的信任感,阻碍人际沟通,损害组织凝聚力;在充斥着政治活动的团队中,员工常处于应激状态,工作热情下降,人员流动增多。

然而,并非所有的政治行为都是有害的。
比如,员工在工作环境中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与上司打交道时注意语气语调、方式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宣传自己的主张和建议等,尽管也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却可能有益于组织的管理和发展。
所以,我们在评判政治行为时,一般会考虑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实用原则,即考虑该政治行为是否能够为组织或组织中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
比如,工会为了保障员工福利而组织的罢工,虽然也是一种政治行为,但却并不肮脏。
再比如,为了引起组织领导者的重视,组织成员团结一心,采用写公开信或静坐请愿的方式,来共同抵制一些有害于组织的决策,这种政治行为也是有正面价值的。
第二,权利保障原则,即考虑该政治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是否违背道德规范。
比如,20世纪90年代风靡美国的世通公司( WorldCom ),是代表当时美国“新经济”的明星企业,拥有世界第一大全球数据网络。
200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对世通公司调查发现,公司在2001年和2002年采用文化推动和施加压力的方式,分别将30亿和8亿美元的费用列为资本性支出,使公司年增利润38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欺诈案之一。
显然,这一由公司管理者共谋进行的财务欺诈活动,就属于有害的组织政治行为。
第三,公平分配原则,即考虑该政治行为是否能够实现公正无偏的利益分配。
比如,A部门一向推行“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去年小李连续200天驻守海外,为年度重大项目的推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小李为了保护自己的付出得到对等回报,在年终述职的时候提出晋升和涨薪要求,并为此找过A部门的领导沟通想法。

这种政治行为,就是有助于公平分配的,也是员工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肯定。
当然,由于公平感是主观的,所以你心中合情合理的“自保”行为,也可能就是别人眼中的“肮脏”手段。
常见的组织政治行为
1、攻击或责备他人。这是一种最常见、最直接的组织政治手段。
个体通过贬低他人,将问题的责任归咎于他人,为自己的过失寻找借口,以维护自身的形象,体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
职场中的“背锅侠”,就是这种政治手段的牺牲品。
2、把控信息。信息不仅是组织权力的来源,而且也可以充当组织政治的工具。
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流通和解释,来增强自身的权力基础,同时限制对手的工作。比如,在公司新颁布的制度中,都会写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XXX部门”,这就是增强对制度实施细则的解释控制。
可以通过操纵资料来突出自身的优点,强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提高权力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沟通的渠道,来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利益。
比如,公司中负责舆情监控、或是负责对外信息发布的团队,总是握有第一手资料,因其工作的重要性,在其他部门面前很有话语权。
3、形成联盟。所谓联盟,是指试图通过成员资源共用、权力共享的方式来影响他人的非正式团体。
当就某个共同目标达成一致,且单独行动无法实现目标时,就容易结成联盟。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和资源上的集结,联盟可以实现单人无法独立实现的目标,并且可以吸引关注,扩大影响。

虽然形成联盟或帮派有时是基于良好的意愿,但通常是为了实现少数人的目标,而且无形之中给他人带来压力。
“人多势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培植网络聚人气。通过培植人际关系网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是常见的组织政治手段。
可靠的、广泛的、稳定的人际网,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同盟和支持者,增强自身的参照权力和专家权力,提高威信和声望,为项目的申请和实施提供帮助。
5、施恩图报。以德报德、投桃报李,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准则。
通常,人们会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在“恩人”需要帮助时,会更乐意成人之美。
因此,通过小恩小惠拉拢人心,以图对方在必要时给自己更大的回报,也是一种常见的组织政治手段。
6、印象管理,努力打造正面公众形象的一系列活动。
* 不管目的多么自私自利,你用来支持自己目的的话语,必须让人觉得是为了组织的利益;
* 你不必真的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只要组织中的关键人物认为你“必不可少”就足够了;
* 尽一切努力帮助你的上司获得成功,不要拆上司的台,更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他的坏话;
* 与那些对你评价较高的人建立良好关系;
* 争取承担那些容易被人注意的工作,在社会活动中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个体有意识地通过印象管理,来迎合他人的要求以达到自身目的时,就是一种组织政治手段。
关于印象管理的其他策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之前的发文《印象·心理》(上、中、下)系列。
小 结
三句话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第一,政治并不总是“肮脏”的,那就是人们运用权术的一些策略而已;
第二,政治行为并不总是“非法”的,在合法范围内,政治行为也是司空见惯;
第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一点儿政治行为用以自保,不失为职场情商修炼的法门。

作者简介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书名:《用得上的心理学》
作者:王明姬 姚兵
定价:46.80元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出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
往日文章精选,请点击下方链接!
职场情商修炼(四):被冤枉?被差评?领导们,请停止“我认为”
职场情商修炼(三):所有的怀才不遇,可能只是别人眼中的不以为然……
职场情商修炼(二):年底了,敢不敢“化敌为友”?
职场情商修炼:如何与四种气质的人打交道?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