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要过,疫得防,别忘给自己的心“戴口罩”
2020/1/24 10:00:00王明姬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这是公号第341篇原创文章,约2300字,大约需要6分钟阅读时间。
本来打算过年期间封笔,让忙碌一年的脑子好好休息一下。
可是,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和朋友圈里弥散的惶惶不安,我还是忍不住打开电脑,写下了这篇小文。
随着各处超市的人流骤减,
随着货架上各式口罩抢购一空,
随着新闻播报里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
我知道,这个社会,因为一种新型病毒,陷入了社会感染状态。
01
今天上午,陪孩子在平台上堆雪人,玩了一个多小时。
回来坐电梯,一进去,孩子忍不住咳了两声。同电梯的两位老人立刻警觉:“这孩子怎么了?”
我赶紧笑着解释:“没事没事,刚刚出去玩雪,一冷一热,刺激到气管了。”
两位老人都露出了半信半疑的表情,然后不约而同地用手遮住了口鼻,身子往里挪了挪。
电梯开门,我赶忙带着孩子出来,依然能听到背后的议论声:“可要小心呀,这个病太厉害了……”
是的,这场疫情让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大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很多朋友退了全家出游的机票,个别人开始抢购各种自认为“紧俏”的物资屯在家里……
这,就是社会感染!
02
社会感染,并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疾病的感染,而是指人与人之间情绪的传递。
比如,某个人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和其他方式(发朋友圈等),引起别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传递人和被传递人的情绪都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还可以相互转变,最终在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从而引起更强烈的情绪爆发。
这几天,微信群、朋友圈、社区论坛,到处都是疫情的追踪报道、防治疫情措施、染病临床表现等信息,虽然有助于普通人了解更多医学信息,做好自我防护,但同时,紧张、担扰、甚至惶恐、愤怒等负面情绪也在人际之间彼此传递。
对于这次疫情,很多人在短短48小时内,完整经历了“不以为然—事不关己—提高警惕—焦虑担心—寝食难安”的心路历程,并且在社会感染的作用下,不断出现并放大新的负面情绪。
而且,越是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越是容易从众的人,越容易卷入到社会感染之中。
03
我们都知道,新型病毒的杀伤力与自身免疫力好坏有关;
我们也知道,长期紧张焦虑的压力状态,会诱发“蜥蜴脑”反应,降低自身免疫功能;
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
除了相信医护人员会竭尽全力研发治疗方式、学习防疫措施保护家人健康之外,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缓解自己和家人的压力状态,全面启动免疫系统功能!!!
第一,了解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让社会感染从我中止。缓解压力,并非不以为然;高度重视,也不是提心吊胆。及时追踪国家对疫情发展的最新权威报导,让自己了解更多信息,树立正确的防疫理念。
谣言,止于智者。未知的事物,反而更容易让人恐惧。
第二,对抗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做点什么。网上有各种防护措施,怎么吃、怎么预防、怎么出行,中西医结合,医疗和食补结合,做些力所能及的防护措施,有助于缓解紧张。
第三,让自己高兴起来,增加“益性激素”。当我们真正开心快乐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分泌多巴胺、内啡肽这种“益性激素”,这些激素可以缓解焦虑不安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趁着这些天春节放假,我们可以在家打游戏、追剧、瑜伽、阅读、打麻将、网上购物,做各种让自己开心的事,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把待在家中的时间,变成亲密时光。疫情一出,原本的旅行、购物、拜年、看庙会,种种安排都成了泡影,就连原本定档贺岁大片的几部电影也延期上线了,待在家中貌似安全而无聊。
不妨借这个机会,好好把心思花在家人身上。
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有些人,有些事,其实,没那么重要。
04
以前过年的时候,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给公司的领导、同事、下属们编辑拜年短信、发红包、抢红包,明明家人就在身边,却只是低头忙活着手机。
而今年过年,估计很多人会把精力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读读早就买来却没时间看的书籍,追追早就下载却没时间看的好剧,做做早就想尝试却没时间动手的美食,清理早就想收拾却一直没时间清理的房间……
面对疫情威胁时,自己的爱好、家人的开心,变得愈发重要。
以前过年的时候,小两口可能会为了回谁家过年而大吵、冷战,甚至危及婚姻。
而今年过年,两人不约而同都退了回家的机票,留在小家,花时间经营二人世界一日三餐,哪怕是炒糊的饭菜、贴歪的对联,也比前几个年更觉得“浪漫满屋”。
以前过年的时候,父母会精心打扮孩子,叮嘱他在家族聚会上“好好表现”,然后面对亲友的夸奖,反复数落自家孩子还有哪里不够好。
而今年过年,父母可以在家安心地陪孩子聊天,问问他这学期遇到了哪些烦心事,谈一谈自己在他这个年纪干过的蠢事,一起打打扑克牌,输了就在脸上贴纸条,轻松快乐。
以前过年的时候,给远方的亲戚视频拜年,很多是“例行公事”,朋友聚会也无非是大吃大喝,互相打听今年赚了多少钱、谁又高升了、孩子考了第几名。
而今年过年,虽然亲朋好友间不能见面,但是问候起家中长辈、叮嘱彼此健康时,却的确真诚、真挚了许多。
疫情一出,我们的生活方式真的改变了很多,可是,这种种改变中,未尝没有好的地方。
福祸相依,我从不相信,一种情况的发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作为普通人,我们没办法控制疫情的发展,也没办法预测其他人的命运,但至少,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这场考验,有勇气微笑着过好这个年。
05
在古代传说中,“年”是一种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噬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会挂上红红的灯笼、放响亮的鞭炮,然后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等到正月初一“年”兽被吓跑之后,人们纷纷走出深山洞穴,见面问候,这就是“过年问好”的由来。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只新的“年兽”。
它凶猛、冷酷、嗜血,已经夺走了几十人的性命,也让很多人陷入危机。
但是,我相信,我们总会找到赶走这头“年兽”的办法,然后——
走出家门,彼此问候,各自安好。
作者简介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书名:《用得上的心理学》
作者:王明姬 姚兵
定价:46.80元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出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