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成绩公布:拉开孩子差距的, 不仅是分数,更是父母!
2020/7/30 7:00:00王明姬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这是公号第383篇原创文章,约3000字,大约需要7分钟阅读时间。

     记得戳蓝字关注我们哟!

    

     01

     成绩=胜负吗?

     本周起,全国各地中考分数都开始陆续公布,一时之间,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我认识的一个家庭,今年孩子参加中考超水平发挥,成绩比平时模拟考高了60多分,全家人都惊喜莫名,孩子爸爸大手一挥,送了一部苹果电脑作为奖励。

     原本觉得还不错的高中,现在也变成了“低档次”学校,这两天开了几次家庭会议,讨论要去一所重点高中就读。

     孩子妈妈踌躇满志地说,“这个学校原来我都不敢想,现在必须争取,不能浪费了孩子的高分”。

     我却在孩子犹豫的脸上,看到了对那所重点高中的畏惧和不自信。

     因为,即使以他此次超水平发挥的成绩,入学后也是班里“吊车尾”的存在。

     相比之下,另一个家庭的气氛就愁云惨雾起来。

     孩子考试没发挥好,数学拉了后腿,总分从中上等一下子跌落到中等水平。

     父母从知道成绩的那一刻,就开启了“数落”模式——

     从平时做作业不认真,数落到每天吃饭挑食嘴刁,“你怎么那么难伺候”;

     从孩子与班级同学的小摩擦,数落到这几年性格越来越孤僻不讨喜、“就知道犟嘴”;

     从政治分数不高,数落到打小记性就差、“一点儿都不像我和你爸”……

     被数落了几天后,孩子终于爆发了,“你们再骂我不争气,我就去死!!!”

     在这个家里,似乎因为考试失利,孩子一夕之间就从“明日希望”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浑身上下,一无是处。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是人生重要的转折节点。

     但我坚信,这些考试存在的意义,不是对孩子过去几年的学习“评胜负”、“画句号”,更不是为孩子未来几年“贴标签”、“分等级”。

     从考试前的焦虑不安,到考试中的应激紧张,再到发榜前的忐忑不安,终于知道成绩后的情感接纳,

     这样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自我反思,

     是一次对孩子心理品质极具价值、极为难得的打磨和重塑过程。

     所以,面对孩子或高或低的成绩,父母到底该如何对待呢?

     又该如何引导孩子们看待自己的考试成绩呢?

    

     02

     成绩=成功吗?

     在心理学家眼中,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些考试成绩仅仅代表“学业智力”,而不代表影响未来职业成就的“成功智力”。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一直从事智力研究。

     他认为,“学业智力”是一种“惰性化智力”,只是测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预测未来的职业成就,成年后的职业成功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

     后来,他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

     1) 分析性智力,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结果的能力,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2) 创造性智力,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3) 实践性智力,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种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国内,也做过相关的跟踪调查,同样发现,“学业成就”的高低对于将来的“职业成就”并不能发挥直接的决定作用。

    

     比如,“第十名现象”就发现,那些中小学独占鳌头的学霸们,成年后的事业发展,可不像小时候的学习成绩那么惊艳出众,相反,那些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上等(排名在第10名左右)的孩子,未来更可能在事业上取得一番惊人的成就。

     这说明,“成功智力”比“学业智力”更重要!

     孩子们创造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未来人生发展路上真正的“分水岭”!

     眼前的考试成绩,根本不代表未来的成就!

     03

     要做“未来”欢迎的人!

     著名学者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为孩子的未来奠基,那我们的孩子30年后一定会被全新的社会所抛弃。

     想让现在的孩子在30年之后“玩转”职场,就必须了解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美国作家丹尼尔·平克是全球畅销书《全新思维》的作者,他预测:世界正由信息时代进入概念时代,未来的人才需要拥有六种基本能力,即设计感、故事感、交互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询意义。

     具体来说,就是那些富有创造力、能写出优美文章、善于理解别人、懂得人际交往的微妙、能从平凡生活找到乐趣并感染他人的人,就是未来社会最受欢迎的“人才”!

     显然,未来需要的人才,一定具有高情商——

     成功时不得意忘形,

     失意时不自怨自艾,

     平淡时不消沉颓废,

     忙碌时不烦躁焦虑,

     成为自己情绪的主宰,

     而不是沦为情绪的“奴才”,

     才能更好应对未来职场的挑战。

     很多大公司会非常看重员工的这几点素质:一是聪明、二是皮实、三是乐观、四是自省。

    

     你瞧,这四项标准都不是资格、学历、经验等客观标准,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性。

     心理特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在人生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能力”和“性格”都在慢慢积累,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大考之后,正是我们帮助孩子汲取经验、练习反思、提升情绪控制能力的绝佳时机。

     让孩子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的,

     不仅是分数,更是父母!

    

     04

     现在父母该做些什么?

     第一,先接受结果、再分析原因

     大考之后,无论成绩好坏,不做断言式评价,不给孩子贴标签。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分析学习短板、思维优势、情绪改变、自我价值,提高自我判断准确性。

     考试没考好,家长先帮孩子缓和情绪;

     情绪稳定后,可以启发孩子分析考试结果;

     不与别人比,只与自己的过去比,有哪些进步、哪些失误,

     哪些失误属于马虎、哪些失误属于知识点没掌握;

     再启发孩子思考如何调整学习重点,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培养孩子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是通过觉察自己的言行,完成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

     显然,这也是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正面处理情绪、培养自主学习的过程。

     中考时,小雅的英语成了“短腿”学科。利用暑期,她给自己报了两个英语辅导班,两个月后,在高一的入学摸底考试中,小雅进步巨大,一下子就考进了实验班,班主任是英语老师,还让她做英语课代表,从此,英语不再是她畏惧的学科。

     有自省能力的人,面对失败结果,会主动调整策略,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小雅就是这样的孩子。

     像小雅这样的孩子,不一定有耀眼的学历,但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他们会主动发现自身不足,主动自我提升,最终成长为有毅力、有自信、个性独立、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第三,全家一起提升情绪自控力

     拥有清晰心理界限的人,清楚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会合情合理地争取,也会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

     要培养孩子具有清晰的心理界限,需要父母以身作则,保持情绪的稳定性,不做包办者和评价者。

     如果家长用武力强行控制、或者引发情感控制(如内疚感)来代替孩子做决定,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子罔顾孩子的意愿,就会进一步激化家庭矛盾、引起亲子冲突。

     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而是当好观察者和引导者。

     在孩子过份乐观时泼点“冷水”,在孩子特别悲观时煲好“鸡汤”,在孩子跃跃欲试时做好“备案”,在孩子畏缩不前时打点“鸡血”。

     父母的情绪控制,是维护亲子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孩子自控力发展的最有效示范。

     一直被积极关注、被信任和接纳包围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能够理智对待负面事件,为他人带来积极正能量,在团队中起到凝聚和带动作用。

     那他们,自然更容易成为“人生赢家”!

    

     小结

     如果孩子考得好,一定要记得抱抱他。

     十年寒窗苦读,成绩单上的每一分,都凝结着每一天辛勤的付出,

     向孩子道一声辛苦,告诉他,你很满意。

     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也要记得抱抱他。

     从小学到高中,他同样在努力,会为自己的成绩担忧着急,也会背着我们偷偷哭泣,

     受挫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鼓励,

     请告诉他,我们,和你在一起。

     作者简介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书名:《用得上的心理学》

     作者:王明姬 姚兵

     定价:46.80元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出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

     往日文章精选,请点击下方链接!

     变身“高情商人士”,你可以做这四件事!

     因为是少年-献给00后和他们的父母

     家庭PUA最擅养出“乖孩子”, 谁能听到他们无声的呐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