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医双桥老京城名医双桥老太太——记北京著名中医正骨专家罗有明太太——
2020/6/15 18:42:50 石榴号

    

     在北京只要提起百岁老人“双桥老太太”,稍微上点儿年岁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在中国正骨方面,她以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而享誉京城。在医学界, 她是公认的中医正骨专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她是 “捏骨神医”、“华佗转世”。在她八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上至大官下至平民百姓、外地民工,经她亲手治愈的患者就有数万人,老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

    

     “正骨世家”的第五代传人

     "双桥老太太’的真名叫罗有明,1900年出生在 河南省夏邑县的罗楼村。罗家是个中医正骨世家,算起来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罗氏正骨法”以手法轻、 诊断准、见效快而远近闻名。罗家世代行医,按祖辈留下的规矩,医术本是单传,罗有明本属不传之列。当年由于她在几个兄弟姐妹中心地善良、聪明伶俐, 因此罗家在选择第五代传人时,老祖母破例将她提名,让她跟兄弟姊妹们一起排队摸病人的骨头,别人谁也摸不准,只有5岁的罗有明摸起来既轻又准。于是,她成了 “罗氏正骨法”的第五代传人。

     “罗氏正骨法”的主要特点是:手法诊断,手法治疗。在对骨折、骨关节脱臼、颈椎综合症、椎间盘脱出、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多种腰疼病的治疗上,显效快、治愈率高,深得海内外患者们的信任。

     罗有明自幼就跟老祖母学习正骨医术,10岁左右,她就能帮助奶奶学着给人治病,到16岁开始独立行医时,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女“郎中” 了。

     她行医八十余年,经她亲手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光她带出的徒弟就有四五千人,遍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骨伤科专家。

    

     “有明”本无名

     据老人讲,自己的丈夫王治中早年参加红军,长征的时候是红一方面军的一个连长,、、、、、(省略40多字是平台不允许出现的时政问题) 谁家有人磕碰了也常把老人接去给诊治。回忆起过去那段往事,老人家显得有些激动。

     “罗有明这个名字还是周老总给取的呢! ”老人家至今说起这段往事仍然记忆犹新。

     那还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儿:有一次,邓大姐同志 扭伤了腰,躺在床上不能动,痛的连身都翻不了,经几个医生治疗后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总理说:“我看还 是把’老王家’的请来吧。”

     周老总派车把罗有明接到中南海西花厅,当时邓大姐虽然疼的眉头都皱在了一起,但还是伸出一只手热情让座,关切地问寒问暖。看到邓大姐痛苦的样子,她一边跟总理说着话,一边帮着邓大姐翻身俯卧在床上,非常细心地推拿按摩。功夫不大,罗有明说了声:“行了”就扶着邓颖超坐起来,让她下地走几步试试。看她就那么捏摸几下,当时总理和邓大姐都还不大相信能下床走路了。邓大姐十分小心地起来, 试着在地上走了一个来回后,非常惊奇地说:"啊!还真的好了,腰也不怎么疼了 !”总理也非常高兴,笑着夸奖道:“名不虚传,‘双桥老太太’真是神医呀!"

     在老人洗手的时候,周老总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嗳,你叫什么名字我还不知道呢,总不能还叫‘老王家的’吧! ”老人回答说:“我叫王门罗氏呀。”总理笑着说:“怎么还‘罗氏、罗氏’的?都新社会了,得有个名字了。”周老总略一思忖说:.你给人治病不是很有名吗?我看就叫罗有名吧。”

     老人激动地说:“打那儿以后,我就叫罗有明了。”不同的是,老人谦虚地把出名的“名”给改成了光明的“明”。

    

     传奇般的故事

     罗有明老人医术高超、手法独特,有手到病除之奇效,在她的患者群中有口皆碑,在北京的老百姓当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罗老太太的传奇故事。

     “打针吃药,不如罗老太太一脚”。北京有位建筑工人,前几年在工地干活时腰椎强度扭伤,痛的坐也不是,躺也不行,经几家医院诊治都不见好转,后来找到老太太这儿。老入在病人身上摸了一阵后,平静地对来入说:“实在对不起,我今天太累了!您明儿个再来吧。"小伙子强忍痛苦,失望地转身刚要走。只见老人站起身,瞧准病人腰部,飞身就是一脚。这个冷不防使病人“哇呀”一声,向可踉跄了好几歩,把在场的人一下子惊得目瞪口呆。等小伙子稳住神,猛然转过身时,顿感全身一阵轻松,连腰也直起来了, 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喜出望外、上前谢恩。

     “破镜重圆”。有个姓赵的煤矿工人,在井下作业时砸伤了颈椎,压迫神经系统造成下肢瘫痪。家人陪着走了几家大医院,打针、吃药、针灸、按摩全试过了,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好转。眼见丈夫成了个废人, 时间一长,年轻的妻子便起了要离婚的念头。听了小赵的不幸谱遇后,老人象母亲一样开导他、照顾他,一方面用多种方法抓紧治疗,前后不到三个月,小伙子奇迹般地能下床走路了。出院那天,一家人感激地要始老人家磕头,年轻的妻子也破涕为笑,一个濒于毁灭的家庭又获得了新生。

     “妙手回春”。那年夏天,老太太正在始病人做 骨折复位治疗,有个小伙子分开众人、阊进滲室。“扑通”一下就跪在了老人面前。“老神仙!您快救救我妈吧……”话没说完,就已经哭出了声。

     老太太赶紧随小伙子来到院里,只鬼躺在板车上的病人呼吸微弱,身上多处打着石膏、缠着绷帯。小伙子说他是山东黄县人,他妈妈七个月前不小心,栽进红薯窖摔伤,造成全身瘫痪,先后住过几家医院,最后都表示无能为力,病人现在连话也不能说了,只能靠往嘴里灌点儿稀粥、米汤维持生命。老人根据多年的经验,经过仔细检査后断定:是颈环枢椎骨折、错位,脊柱神经受到压迫而导致全身瘫痪。当医生的都知道,这在骨伤科属危难病症,治疗稍有不慎,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罗有明行医八十多年心慈善良,看到一家人泪流满面、苦苦哀求,老人一边安慰家属,一边为病人推拿、按摩。过了一会儿,老太太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慈祥地问:“好点儿没有?'病入神奇地说出了匕个月来的头一句话:“我好多了。,在场的人无不不称奇,一家人激动得含着眼泪笑出了声,拉着老太太的手,除了一个劲儿地“谢谢!谢谢!"之外,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这位躺了七个多月 的"植物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如此救命之恩,一冢人感到无以为报,专程给老人送来一面锦旗,上书"环推脱痘命重危,求医无效还问谁?机缘巧遇罗 神仙,病魔除去我春回"……

    

     人称“傻奶奶”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这些年在社会上很流行。特别是在 “经商潮”兴起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准备“下海”一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罗老太太单凭那手正骨“绝活”,要想成为百万富翁,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她就像跟钱“没缘”似的,依然我行我素,有好几次在旁人看来是可以“赚大钱"的好机会,都被她轻易放弃了。

     A先生在自己国内(A代表人名和国家),算的上是“国宝”级的骨科专家了,当他听到有关“中华神医罗老太”的报道后, 立即带个专家组来中国找老人家拜师学艺。经过半年的学习培训,当他们认为已经学到了 “罗氏正骨 法.的真谛后,便返回了国内,然而在给病人治疗的过程中,实际效果却不行。于是,这位A先生再次来到北京,准备出年薪20万元.外加一辆“皇冠”高级轿车的优厚条件,聘请罗老太为医院顾问。

     罗有明听完,平静地微笑着说:“我不能去,这里的病人离不开我。”

     A先生颇感意外:“我说的可是20万元吶!”

     "我知道。可我给人治病不是为了钱。”

     A先生以为听错了,“什么”不是为了钱?那您是为了什么?

     老人平静地说:“我们这儿讲治病救入、讲为人民服务,白求恩来中国是为了钱吗?何况我本来就是中国人。”这下A先生无话说了。无奈之下只好沮丧地离开了北京。

     “给人治病不为钱”,这在一般人看来确实不可思议,可事实确是如此。前两年罗有明的一个徒弟在香港开家医院,想请老人给当顾问,年薪也是20万元, 还有其他国家甚至出价更高,但都被老人婉言谢绝。

     不少人听说后,都替老太太惋惜,那些熟悉她的朋友、患者也亲切地称她是个“傻奶奶”。

    

     崇高的医德

     罗有明老人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经她诊治过的病人体会最深。不管你是国家元首还是平民百姓,在治病救人方面都是一视同仁,绝不敷衍。有时碰上家境窘迫的患者不但不收费,临走时塞给人家俩馒头、绐个十块、八块的路费也是常有的事。

     老人高尚的医德来自传授她医术的老祖母。据罗老太回忆,给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十二岁那年的一件事:当时她已经能摸索着给一般的病入按摩了,一位妇女经她按摩后减轻了病痛,看她还是个怜制可爱的孩子,既是疼爱又是感激,临走时硬塞给她五个铜板让她买糖吃。老祖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把她的小手打得红肿好几天,一再嘱咐她:“人活着不能贪钱,要多做善事。人先要行好,自己才能落好儿。”

     说着,老太太讲了这样一牛事:“上回有个村民 三更半夜的来找我,说是家里有人把腿摔断来不了。他骑辆旧自行车接我出夜诊,黑灯瞎火的路上有个大坑也没看清,我们俩一下子连人带车全都摔逬路边的水塘,浑身上下弄个精湿。等他把我从水里捞上来,我还是去了。咱是大夫,一家子守着病人眼巴巴的等着,我不去行吗?”

     正说着,老人的侄子罗金官教授风尘扑扑地出诊回来,进门后热情地跟我们一一握手。看着罗教授满脸的汗水、略显疲惫的样子,一种敬丽之情油然而生:也是抉七十岁的人了,这么热的天儿还为病人出诊,真是不容易呀!

     当初创建“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时,罗老太就给儿子、孙子、孙女们立下一条规矩,“治病救人是件善事,有钱看病,没钱的也得看。谁要多收人家的钱,就给我滚出医院"。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太太当年立下的规矩,如今成了医院的传统。

    

     长寿的“秘诀”

     罗育明老人不仅是一位“神医”,而且还是位健康长寿的老人。虽说她今年已年过百岁,仍然经常亲临诊窒为患者看病,就在采访她的那天上午,我亲眼目睹了罗有明老人为病人诊断、捏骨的风采:

     "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位于朝阳区高碑店北路。这是座白色的二层小楼,罗有明老人身穿白大褂,在一层的诊室临窗而坐,耐心地接待着每一位前来求医的患者。老人的头发依然是黑白相间,耳不 聋、眼不花,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病人说的每句话都听得清清楚楚,给患者捏、拿、按摩的动作敏捷有力,这与她的实际年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了解她的人,决不会相信她已经是年过百岁的老人了。

    

     据说1993年有家电视台前来拍片,为展示老人的身体状况,导演请她作几个每天晨练的动作,老人拉开架式就打了两趟“太极拳”。她那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慢如细雨、快如闪电的动作博得众人阵阵喝彩。练到兴头上,只见老人伸手抓住身旁树权,一纵身就翻上近两米高的树上,当时把在场的人惊出一身冷汗。毕竟是九十多岁的人了,大伙都怕老人有什么闪失, 不约而同地扬起双手要扶她下来。老人平静地说:“你们都闪幵! ”然后手扶树干纵身跃下,稳稳地站到了地上。

    

     罗翠花是老太太的孙女、“罗氏正骨”第七代传人。据她介绍,罗老太60多岁时稀疏的头发就全白了,耳聋眼花、牙齿脱落,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可不知什么时候,老人的头发开始由白变黑,眼不花了、耳也不聋了,令人不可思议的“返老还童”,现象在罗老太身上出现了。

     在采访过程中,老入的记忆力实在是令人佩服, 她不仅为我们讲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还讲了自己的老祖母如何传授她医术、如何教她做人。问起老人的长寿秘诀,她爽朗地笑了:“我哪有什么’秘诀’?我这人就是爱劳动,一辈子给人捏骨头治病,练就了手劲儿,也练成个好身板儿。”说到兴头上,她伸出右手 非要跟我“掰腕子”比手劲儿。我心里一下子没了底: 既怕自己不小心把这位百岁老人的手弄伤,又怕这位正骨名医把自己的手掰坏。可俩人一搭手,就让我领教了老人强劲的手劲儿。

     罗翠花说,老人的起居饮食很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是她多年养成的老习惯。早晨四点多钟起床后, 在医院附近的小路慢跑,然后再做一小时左右的踢腿运动。在饮食方面老人井不讲究,她常爱吃的有玉米面窝头、青菜、辣椒、咸菜,偶尔也吃些鸡、鱼、羊肉 等,红薯、玉米面粥是她每餐必备的固定食谱。一个年过百岁的老入,耳不聋、眼不花,行动敏捷、精神矍铄。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如今让老人家甚感欣慰的就是“罗氏正骨法”巳经后继有人:第六代传人罗金官、司桂珍、罗金殿;第七代传人罗翠花、罗伟等。他们将传统罗氏正骨法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国际上历来享有盛誉, 而“罗氏正骨法”为祖国的医学宝库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第六代传人罗金官和第七代传人罗翠花为患者接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石榴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