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在近视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2022/6/16 18:00:00 石榴号

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日揭示了ipRGC(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关于近视机制研究的重要进展已发表于科学期刊《科学前沿》。

在众多近视机制研究中,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支科研团队专注于ipRGC的作用。
据了解,这类细胞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特殊的一类,它们作为输出神经元,将光感受器信号向视中枢传递。
同时,它们又因表达一种特有的视色素——视黑质而本身对光敏感,故称为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科研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指导下,基于形觉剥夺的小鼠近视模型,应用多学科技术对ipRGC在小鼠屈光发育及近视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显示,ipRGC所含的视黑质信号及常规光感受器信号分别通过调制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影响眼球的发育。
科研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清楚阐明了ipRGC在眼球发育及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近视干预策略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医旅健MTH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石榴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