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3.9亿元!这所新建的重庆中医药学院长啥样?
2022/10/29 18:00:00 石榴号

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将“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加快推进”列为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明确要加大对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切实加强要素保障,确保目标任务实现,重庆市将重庆中医药学院一期项目纳入2022年市级重大项目统筹推进。
重庆中医药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筹建,拟整合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等等优质教学、临床、科研资源而组建。
该项目正式投用后,将填补重庆市中医药学科高等本科院校的空白,并立足“教研医产一体化”,发挥好两大作用:一是形成集群效应,整合重庆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优势资源,打造“三基地一中心”,即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文化思想研究基地、中医药科技创新研发示范基地和西部地区中医药发展协作中心,推动形成完整的中医药产业集群;二是促进传承创新,通过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及协同创新发展平台,打造中医药产教融合示范区,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办学方面,重庆中医药学院将以中医中药类专业为发展方向,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学院初步计划设置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推骨伤等专业,以及一批科研平台,努力实现到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6000人,建成省部级重点学科3至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至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市级一流专业2至3个。预计到2035年,办学条件和水平达到中医药大学的要求。
项目建设用地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建设占地约800亩,项目总投资预计23.9亿元。据了解,重庆中医药学院一期项目已于6月底完工,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它长什么样?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





01
项目概览
重庆中医药学院项目位于重庆产教融合璧山先行示范区中,南临渝蓉高速,西接黛山大道,东、北至璧南河。

▲ 项目区位
02
生态本底的探索与启示
对原始生态本底状况进行梳理,在保留场地“山形”生态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用地划分;同时梳理现状规划道路标高,采取挖、填、架、抬等山地场地处理手法,在最佳平衡土石方与减少高边坡挡墙的前提下,保留山形地貌走势,获得行人友好的环境空间。


▲对场地生态本底的探索
03
基于PUD规划模式下的学院岛
PUD规划模式,即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对用地合理利用,对各组团采用单元式小规模建设。是一种既符合整体规划条件,在实施上又能机动灵活的建设模式。
项目结合PUD湿地理念,不以建筑去挤占或调整水岸空间,保留现状原生态河道,保留自然融入面貌,完善山水格局规划,打造多个基于PUD规划模式下的学院岛,形成综合教学组团、休闲生活组团、体育运动组团三大功能板块。

▲重庆中医药学院景观设计主题概念
保留原生态的驳岸形式,湿地植被结合景观石,与沟渠结合构成自然的生态效果,既能形成独特的校区景观,又能在海绵城市和学院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重庆中医药学院湿地景观构成模式图

▲会议中心入口通过景观桥跨越旱溪

▲中医学院组团入口

▲校区中庭以草坪点缀形态优美的大乔,形成开敞疏朗的空间。

▲行政综合楼庭院中对现状山丘进行保留。

▲行政综合楼周边通过生态旱溪将组团与机动车道进行隔离,形成自然的学院岛。

▲针灸推拿骨伤学院组团主通道旁生态旱溪
04
中医文化挖掘
梳理中医文化历史及璧山地域中医文化相关历史,结合“一轴、一脉、四组团”,从叙述中医起源,到发展历程,汇聚于中药景观风貌轴至高点,将中医历史脉络以中医济世名典,绘制千年画卷作为收篇,并在百草园集合实践、荟萃。

▲重庆中医药学院文化结构
05
重庆中医药学院历史文脉景观轴
自东向西形成贯穿项目一、二期以及中医药百草园的核心景观轴,通过阳光大草坪、夹道树阵以及生态旱溪的形式来强化轴线仪式感,利用开阔的视线空间形成核心节点的对望空间。

▲主入口与明志门形成对应关系,通过墙面雕刻学院校训相关内容,体现中医药学院的办学理念。

▲雕塑广场设计太山石和墙面雕刻学院校训相关内容,烘托中医药学院的学术精神及氛围。

▲通过地面雕刻,将中医历史时间进程上的经典瞬间,及中医药学院的西迁文化,在中医历史发展时间轴线中呈现。

▲子午流柱广场通过疏林草地以及微地形景观形成开敞式广场空间。

▲微地形高差植入学校文化元素并设置阶梯式座椅。

▲图书管内庭形成下沉式空间,结合高差设置休憩座位,同时植入文化元素,作为校区户外社交、学术交流的场地。

▲行政综合楼地面介绍展示从远古医学到近代医学的西医文化历史进程。

▲针灸推拿商学院地面科普穴位知识,景观中心点竖立针灸铜人雕塑。

▲中西医药学院组团中庭学习交流区

▲体育运动组团利用多彩的铺装营造活力、激情的运动氛围,以中医药百草园味为背景,结合地形高差形成看台,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乔木,提供遮阴休息场所。

▲宿舍主入口加入华佗五禽戏情景雕塑,增添文化氛围。

▲宿舍区中庭空间,利用下沉式阳光大草坪、景观廊架以及休闲座椅营造清爽、干净的景观氛围,通过色叶乔木丰富内庭的季相变化。
06
中医药山体公园
以山脉为基底,利用现状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作为科研教学基地,有着对内教学实践,对外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

▲靠校区一侧大面积栽植带状、片状杏花林,局部种植香樟、天竺桂、无患子、枫香春、秋观叶乔木,形成以杏花为主体,以春秋彩叶林为背景的多彩山林。

▲求学大道

▲环山步道依托山体保留自然环境,行人通过步道穿梭于山林间。

▲沿山脊处设置观景
教学科研区作为校区的中药科普、研学、实践基地,规划有大面积的中药种植区域,结合教学交流场地,使科普、教学、科研、实践、休闲实现一体化。
百草园中心区域以开放空间为主,节点以树形优美的药用大乔木、花乔孤植点缀,局部以药用小乔木、大灌木群植、带植消化高差。百草园外部以密林围合,形成中间开放空间的围界。边界以枫香、女贞、马尾松等为基调树种,下层植被药用地被为主。

▲草药展示田

▲月季园

▲香草园

▲研学交流场地

▲山顶悬壶阁作为整个中医历史文脉轴线上的高潮景观点,阁内设置中医画卷展厅,展示历代名医名家、中医相关文化等相关内容。

▲远观悬壶阁
这所新大学你期待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石榴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