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不做“小糖人”
2022/11/15 18:00:00 石榴号

联合国糖尿病日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2022年度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这一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宣传活动将重点强调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好地获得优质的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就是餐后血糖在 7.8 mmol/L 到 11.1 mmol/L 之间(即糖耐量减弱),或空腹血糖在 6.1 mmol/L 到 7.0mmol/L 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正常情况下糖分的吸收对于细胞生长和释放能量而言致关重要。然而人一旦患上糖尿病,过多的糖分在体内循环,并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来处理身体内过多的糖分,血糖过高就会对细胞造成损害。糖尿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慢性意味着目前还无法治愈。全身性就是全身各处重要脏器都受影响,同时会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包括血糖,血压、血脂、水、电解质在内的全身代谢紊乱。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常见的不典型表现:搔痒、皮肤干燥、饥饿、视物不清、疲倦等,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皮肤反复长疖痛、伤口不愈合、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下肢麻木、尿中有蛋白。
糖尿病病变累及全身:糖尿病所带来的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可危害全身,可引起脑中风、眼底病变、皮肤瘙痒、牙龈炎、心肌梗塞、肺结核,胃轻瘫,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糖尿病足及感染。

糖尿病现状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有1.298亿多人患有糖尿病。如不进行干预,这一数字到2030年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我国每8.9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人,而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综合达标率仅5.6%。
一、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后,绝多大数国人营养过剩,慢慢增加了胰岛功能的负担,血糖超标人群也就越来越多;
二、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提升,国人的出行方式也发生着改变。据统计,成年男性在拥有小汽车以后,体重将平均增加1.8公斤,不仅肥胖指标会达到一倍,高血糖的发生概率也成倍提升;
三、商业模型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令中国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一个庞大的“久坐群体”的形成,是糖尿病广泛流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四、“吃得多”、“吃得好”、“吃得精”已是现代青少年的三吃生活,那些胃口好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胖墩”越来越多,逐渐成为抢占成年糖尿病“地盘”的主力。

健康指导
牢记“四早”,科学防治,糖尿病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糖尿病 “四早”: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早获益。
(1)早诊断: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诊断的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每三年查一次,推荐采用OGTT;(2)早治疗:发现糖尿病要及早治疗;(3)早达标:血糖不达标的后果包括1.急性并发症:诱因 →急性血糖升高 急性代谢紊乱 → 急性并发症;2.慢性并发症:慢性高血糖其他慢性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长期作用→ 眼、肾、心脏、神经等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4)早获益:远离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可以使糖尿病相关死亡的发生率降低21%,使总死亡率降低14%,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14%, 脑卒中的发生率减少 12%,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减少37%。

来源:两岸医药健康产业文化联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石榴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