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核医学是个啥?帮助医生在肿瘤刚冒头就锁定它
2024/4/1 石榴号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助手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核医学作为一门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也正在通过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那么,“人工智能+核医学”究竟是个啥?两者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能够预测未来的魔法放大镜,而且这个放大镜还具备超级计算能力,能够分析成千上万的图像和数据。在核医学的世界里,这个神奇的放大镜就是人工智能。而核医学,就像是一位神秘的侦探,它使用特殊的摄像机来捕捉体内的神秘信号,这些信号可能是肿瘤等疾病的线索。

    

    

    

    当人工智能和核医学联手时,它们就像是一对绝佳的搭档,人工智能用它的超级大脑分析核医学提供的线索,帮助侦探在犯罪——也就是疾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抓住它。

     这样,我们就能在疾病变成大问题之前,用最小的干预来解决它。这就像是在玩一个高级的“谁是卧底”游戏,人工智能和核医学一起合作,让肿瘤这个小卧底无处藏身。

     “人工智能+核医学”,它就像是一位超级医生,能够帮助医生在肿瘤刚刚冒头的时候就能锁定它。

     这项技术利用了人工智能的聪明大脑和核医学的影像技术,像侦探一样查找疾病的线索。

     想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吗?两者的结合又有那些应用呢?让我们一起揭秘这个现代医疗领域的奇迹吧!

    

    

     肿瘤“锁定”原理:

    

    

     人工智能+核医学还可以实现对肿瘤治疗的实时监控和效果评估。通过不断收集治疗过程中的影像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医生提供有力的支持。

    

    

     “人工智能+核医学”应用案例

    

     案例一:SAPHO综合症诊断

     SAPHO综合症被定义为由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组成的一组综合症,是描述以骨、关节和皮肤病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

     SAPHO 综合症影像学表现包括关节间隙变窄、骨量减少、骨破坏、骨硬化等,使用人工智能对CT、SPECT、MRI等多模态影像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提高SAPHO综合症的诊断效率,及时准确给出诊断结论。

     案例二:鼻咽癌放疗靶区自动勾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团队联合视见科技和香港中文大学团队,首次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核磁共振(MRI)影像上自动勾画鼻咽肿瘤,为实现精准而又高效的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提供了解决方案。

     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全世界约80%的鼻咽癌都发生在我国。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治疗困难,且鼻咽癌对射线敏感,因此放射治疗是根治手段。准确界定照射范围(勾画靶区)是精准放射治疗的关键步骤,基于MRI为三维医学图像,因此最终确定选用的AI技术为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

    

    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勾画,将鼻咽癌肿瘤靶向勾画的用时从平均3—10个小时大幅缩短到20—50分钟。效率提升的同时,准确性也得到更大的保证。

    

     案例三:AI神器——APEX CT

     早期发现肿瘤和血管斑块

     APEX CT,是一款能够智能优化扫描参数,使检查更“聪明”的CT,具有成像清晰、早期肿瘤筛查以及低剂量的特点和优势,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具有很强的发现能力。

     APEX CT通过能谱分析,可以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断、鉴别及同源性分析,便于肿瘤患者的确诊治疗;显著提升小病灶及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促进病灶早发现,避免漏诊。同时,APEX CT配备的肿瘤自动追踪分析平台,能够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自动追踪、比对分析,帮助医生更加及时准确的疗效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今天我们了解了人工智能和核医学的神奇组合,它们联手打造的“超级医生”能在肿瘤还只是个小不点时,就把它锁定并消灭。

     想象一下,未来的医生们,戴着智能眼镜,手里拿着核医学装备,像电影里的未来战士一样,预防和战斗肿瘤。是不是觉得有点科幻小说的味道?

     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人工智能+核医学,它们正在将科幻变成现实,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来源:绵阳科技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石榴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