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鼻祖】薄智云先生:一个小物件引起30多年前的回忆
2024/4/1 石榴号



一个橡皮锤,一个听诊器;便是当年祝总骧先生研究经络的工具。通过声音来获得经络的信息、此外还有电测定并不是他的发明。

电测定的方法对经络进行探索。当年我已经使用了三年,进行了大量的临床验证。也是是耳穴的经络诊断辨证的最早传播者之一 ,山西省卫生厅学习班,内蒙古卫生厅学习班我都参加了这些知识传播讲学。

山西省卫生厅举办的培训班
对祝老先生提出的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空间结构的理论呢,深感震撼!是我自己经过十多年腹部穴位的研究,没有解决的一个难点。
早年完成了祝老所进行的类似的相关实验,基本能够验证他的思想方法是正确的。大约在年底,参加另一个由山西省几位科学家组成的小团队,研究的一种新的方法,并召开全国经络电冲击疗法学术研讨会,地址在太原晋祠工人疗养院。
在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其中一位参与者乔正中先生是合作者之一,是我们50多年的老友,现在87岁 。乔正中先生原是西医外科医生,后来在1979年中西医学习中医班毕业后从事针灸时,跟师于师怀堂老先生,乔先生也是师老的大弟子。他邀请我和李志超先生参加了他们的会议。
左起依次为薄智云先生、马慕周老先生(马叙伦先生的长孙,见下文人物介绍)、金日光教授
和李老散步时谈到一些我对经络研究的感受,认为祝老的方法虽然可取,但是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差异,左胳膊和右胳膊的经络循行线,有时并不完全对称,当时拿出了我研究的彩色照片进行证明。
李老突然高兴的拍着巴掌说,“哎,你讲的是对的,我们一个人的眉毛还不可能都是一般齐呢!"
对于我而言,研究腹部经络,祝老的方法并不适合。但祝老提出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立体空间结构的理论,对我有启发。
后边仅用了四年,大约在1990年前后腹针疗法已经研究完成。论文是在一年多后,大约在1992年。标志着腹针疗法发明已经全部完成。其中腹部经络也是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空间结构是受祝老先生:“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空间结构”的理论启发,但不存在师生关系。
我工作在山西省长治钢铁公司职工医院,研究耳针和传统经络仅仅是为了研究腹部先天系统和腹部传统经络的功能和大致形态结构。用于腹部针灸的应用,而不是从事经络的基础研究。而祝老先生是从事经络实质和循经感传现象研究,在经络研究领域是很有建树的学者。我也是最早验证祝老通过听声音辨别经络方法可行性的医生之一。
1996年初,到北京时祝老已经推广“312经络锻炼法”,和祝老联系较多一些,但祝老先生并非针灸医生,是生理学家从事经络研究。而我的工作是以门诊为主 ,也从事医生的腹针疗法培训。
1990年到中医科研究院再次拜访李志超先生时,告诉我,他从太原返回后,从新的维度对祝老的研究进行了重可重复性实验。验证了祝老的方法,并带着我参观了针灸研究所,基础研究室、实验室的设备,看到了当时的研究条件,也认识了一批大家从事经络实验基础研究的专家。后来,和祝老见面时,祝老情绪非常好,因为中医研究院的很多的专家成为他的朋友,大家都支持他的工作。



来源:经络之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石榴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