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大学生为买包包裸贷10万:每个强行精致女人,背后都活得狼狈不堪
2018/10/23 物道美学

    

     1

     最近,一年没联系的前同事打来电话,问我要不要换电脑,她有一个9成新的电脑要转手。

     “这可是苹果顶配哦!我花2万多买的,看我们关系好,就卖你1万块钱啦!”

     半年前,她狠心花了2万块钱买了一个苹果顶配笔记本。

     “东西要买就要买最好的,而且用苹果顶配,每次带出去都会特别有面的。”

     结果哪想到,为了面子,里子都不保了。

     有了顶配电脑的这半年,非但没有让她工作效率提高、升职加薪,每个月2000块钱的分期,还让她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以前,还能吃个西餐、喝个星巴克,现在吃个13块钱的兰州拉面都心疼。”

     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反正我只想说三个字:不应该。

     为什么这么说?

     对于做文案的前同事来说,普通笔记本足够满足她的日常需要,根本没有必要买苹果的顶配。

     但她非得消费升级,买自己根本就消费不起的东西。

     对顶配电脑来说,没有发挥自身价值是浪费;对她来说,为一时冲动得苦哈哈还分期是活该。

     网上一句特别火的一句话:“今天的消费升级,就是明天的消费降级。”

     如果,前同事在买东西的时候,能不急着去升级,而是买自己能承受起的电脑,也不至于,白白损失一万多。

    

     2

     像前同事那样,一时冲动,偶尔消费升升级倒还好,那也是生活的小插曲;

     最怕的,就是把消费升级作为常态,用惯了lamer就再也看不上兰蔻了。

     因为,长时间的消费升级,必然会导致提前消费,得不断透支明天的积蓄,维持今天的购买欲。

     17岁大学生娇娇,就是一个深受消费社会影响的年轻人,总觉得“漂亮的女孩子都是自带烧钱属性”。

     一开始还好,娇娇都是从牙缝中省下钱,去买衣服、化妆品、包包。

     但是,习惯了买买买,物欲在不断地膨胀后,娇娇已经看不上300块钱的包,100块钱的乳,总觉得它们太低端。

     有一次,看到一个时尚博主的推荐,娇娇喜欢上了YSL的一款包包,死活都想买,哪怕它的标价有1万多,比她两年的学费还高。

     为了能买下心心念念的包包,娇娇走上了网贷之路,本以为只是还还分期就好,谁想到,窟窿越捅越大,很快就利滚利,欠了10多万债,最后都被逼得,只能去拍裸照贷款……

     原本好好的姑娘,就因为一个包包,把自己弄得这么狼狈不堪。

     像娇娇这样寅吃卯粮,不断升级消费的人不少。

     曾看过一个数据,说现在的年轻人中十个有八个都在负债,大部分都是因为超前消费导致的,其中,不少人的负债额度是工资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因为消费升级而带来的负债,最后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贷款越来越多,最后把自己拖死;另一个就是越来越无法满足自己日益升级的欲望。

     但娇娇们一点都不在意,总以为日子还长,自己还很年轻,早晚能把债务问题解决。

     但他们又哪里知道,生命中所有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就像《项链》中的马蒂尔德,用了十年的时间,才还清因虚荣欠得“债”,而这中间的成本,比原本债务本身大得多。

    

     3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

     毕业两年的时候,茜茜已经欠了10万的信用卡卡债。

     茜茜发现,最恐怖的事情不是欠了10万块钱,而是,年纪轻轻的她变得越来越没胆了。

     不敢辞职,明明知道自己所在的行业没什么发展前景,哪怕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因为10万块钱的卡债,茜茜得继续待着。

     不敢分手,明明都已经发现男朋友在跟其他女孩子暧昧,根本靠不住,为了省下1000多的房租还卡债,茜茜得假装很幸福。

     “我不敢辞职,不敢失业,不敢有空窗期。”

     终于,在毕业的第五个年头,茜茜还清了所有债务。

     但在她苦苦还债的时候,曾经的同事,要么经过几次跳槽,薪资已经是她的几倍;要么加入了一家初创公司,已经成为了合伙人。

     而她呢,耽误了职场最好的时光不说,还用三年增加了自己转行的难度。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语叫“机会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你有A、B两个选项,如果你选了A就要放弃B,那么,B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用茜茜的例子来说,当她选择还10万块钱卡债的时候,她的机会成本就变得远远大于同龄人。

     试想一下,如果她能量力而行,没有背负10万块钱的卡债,那么,她可以洒脱地辞了不喜欢的工作,去找更有前景的平台。

     年轻是一个人最好的资本,说白了,这时的你有着很多的试错机会,有着很多重新开始的可能。

     但是,当你为了一个名牌包包,一个贵妇化妆品,就过早得束缚住自己的手脚,让钱成为你的负担,你已经就输给了其他同龄人。

    

     4

     消费升级

     不是让你穷,而是让你没远见

     也许,你会说,自己不会跟茜茜一样,为了买买买欠那么钱,顶多就是没有存款那么简单了。

     只是没有存款那么简单?

     没有存款,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就不说万一未来发生一些急需用钱的时候,自己变得捉襟见肘。

     只是说说一件事情,月光的时间越久,你的钱包只会越瘪。

     多年前,认识一对好闺蜜,她们身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是及时享乐型,工资一发就买买买;另一个是未雨绸缪型,买个东西特别抠门,恨不得想所有钱都能生钱。

     那时,她们有一个朋友在做淘宝卖新疆特产,前景很好,只要一万块钱就可以入股分红。

     抠门小姐很看好,就一直劝买买买小姐也入股,但买买买小姐哪肯啊,“一万块钱,太贵了!换季了,我想买点衣服、鞋子呢。”

     现在,多年过去了。

     买买买小姐东西越买越贵,一般的大众品牌已经看不上眼了,因为创收能力一般,一天到晚就想嫁个人傻钱多的老公。

     抠门小姐变得越来越有钱,当时投资的一万块钱已经成了她的睡后收入,每天只是看看书、听听歌,不用干什么,口袋就在变鼓。

     《稀缺》一书曾说,当人的经济水平处于稀缺状态时,人的目光就容易变得极其狭隘,会丧失规划未来的能力。

     本来资历都差不多的两个人,就因为一个钱少、一个钱多,只是十年,两人的境遇就完全不同。

    

     5

     包,不能治百病!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

     当美国女人不开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以及一句轻声的安慰:“You need cry!”

     当中国女人不开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快递小哥的一通电话:“有你的快递!”

     同事就说,自己每次对抗工作上的不顺心,就是买买买,因为每次买买买都能让自己感到工作的价值。

     这么说,也对,也不全对!

     因为,这样的观念大多来自商家的植入。

     什么包治百病、女神都是自带烧钱属性、买买买是女人的天性、女人要懂得取悦自己……

     但真的是这样吗?

     毕竟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过度依靠外物,只会让人越陷越深。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澳洲小哥David,因为搬家时发现,自己曾买了一大堆“垃圾”。

     原本以为这些东西,都能让他的生活变好,谁知道都变成了累赘,只会占用空间。

     因此,David决定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只会买买买,要开始更注重生活的体验,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所以,他给自己一个一年计划“Buy Nothing”,就是除了食物、日常用品外,不买任何其他东西。

     如果,东西坏了就去修,除非修的费用比换新的更贵。

     如果有额外的需求,先看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有闲置或者二手的物品。

     如果需要送礼,礼品不能花钱去买。

     在最初的一个月,只购买基本物品比如食物生活用品的David,觉得这项挑战真的很困难。

     但是过了几个星期之后,他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在经历彻彻底底的变化,没有因为不买东西而变糟,反而变得越来越美好。

     “当你把生活中杂七杂八的东西去掉时,你生活的目标就会清晰很多。”

     所以,一定不要轻易听信鼓动你买买买的话,在生活中,能取悦你的东西有很多。

     如果,你钱多,无所谓,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如果,你钱不多,那么买买买之后,也许带来的会是更多的空虚和无奈。

    

     6

     你的价值,不是消费能体现的

     最近,看到一个很扎心的词——新穷人。

     讲得是都市里光鲜靓丽的白领,他们拿着5000、6000的月薪,但更舍得花钱,一个包包2万多,一件衣服2000多。

     但实际上,这些都市白领们,跟快递小哥的收入差不多。

     某网站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很多人就是通过消费,来让自己感觉良好。

     月薪5000的文员,要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星巴克,一个月光星巴克就得花掉1000多;

     不是爱喝,只是觉得当自己踩着高跟鞋,拿着星巴克走进办公楼的时候,自己是一个精致的ol。

     月薪7000的销售,要每天花100块钱打车上下班,一个月光打车费就得2000多;

     不是地铁不方便,只是觉得,每天上班都这么辛苦了,得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月薪8000的运营,每次苹果出新品,都要第一时间购买,每年光手机就得花掉上万元;

     不是手机不好用,只是觉得,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年轻人,要时刻引领时尚的潮流。

     如果,只是偶尔买一买,让自己开心开心,这倒无可厚非,毕竟你开心就好。

     但如果,你将它们变成生活的常态,那么,我实在不敢想,你得用多少省吃俭用,才能维持那么一下下的光鲜亮丽。

     为什么,拿着相同收入,白领却比快递小哥更敢花钱?

     作家莱特说得很对,因为这样的消费,能给人制造一种阶级优越的假象。

     会让人误以为,你能背着LV包包,你就是比那些买优衣库的人高级。

     真得是高级吗?

     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7

     管好钱袋子的女人,才优雅

     有人曾问范姐,对优雅的定义是什么?

     不慌不忙,一切都在把握之中。

     范姐从来不认为,优雅是需要多少奢侈品,多少名牌来堆砌,优雅就是一种姿态,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从容。

     范姐从没有见过,哪个优雅的女人,一边买买买,一边吃糠咽菜;今天消费升级,明天就得消费降级。

     对于钱袋子,优雅的女人不是不管不问,不是有花不完的钱,而是能管住它。

     如何管好钱袋子,范姐觉得以下五点最重要:

     a管好钱袋子,先管好欲望

     所谓的金钱管理,就是欲望管理。

     只有当你有了更多的欲望,你才会被商家鼓动。

     可以给自己一个欲望清单,每一次都不要太快满足它,慢一点、久一点,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有没有满足它,对自己的人生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b|管好钱袋子,请不要跟风

     只要明星推一个单品,网上销量立马就上升,甚至很多都会买断了货。

     撇开代言、广告的嫌疑,别人都说好的东西,未必就真得适合你。

     前几天,有人在网上晒出,按照网红推荐的搭配去买衣服,结果不是显腿粗,就是会勒出腰间的赘肉。

     理性一点,清醒一点,赚钱不容易,不要那么傻乎乎就被人忽悠走了。

     c|管好钱袋子,要懂得取悦自我

     一天,你可以干很多事情,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并不一定都要花钱。

     要学会用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的方式取悦自己,散步也好、画画也好、看看花花草草也好,它们都能填补你生活的空虚。

     找到最能取悦你的方式,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干干这件事情,你会发现,那种快乐与满足,真的是一个包包、一个口红、一件裙子不能比的。

     d|管好钱袋子,适当设置一些障碍

     现在买东西太方便了,只要手指一按,就能秒付款。

     绑定信用卡、花呗,能满足大部分消费场景。

     如果,你并不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人,那么就给自己多设置一些购物的障碍。

     比如,卸载购物APP,每次只用电脑买,这样当你想买的时候,要么下载APP,要么打开电脑,这样会减少你的购买欲。

     或者,不要在旗舰店买,直接去专柜买,为买一个口红,还得洗头、化妆,想想都觉得累。

     意志力要用在最重要的地方,不要每天打开淘宝、天猫、小红书看上几个小时,然后再跟自己的内心作斗争,太累了!

     e|管好钱袋子,不要轻易为打折动心

     最吸引女人购物的是什么?

     不是实用,也不是好看,而是打折!

     要不然,双11的成交额年年都创新高。

     能理性对待打折的人,确实能够省下不少东西。

     在打折季,范姐就曾花了300块钱,买了一件澳洲纯羊毛大衣。

     但是也会让你买很多没必要买的东西,所以,在面对打折促销时,一定要能冷静一下,不要为了省钱,却花了更多的钱。

    

     8

     最后,想用韩雪曾说过一句话结尾:

     “买得起HW(珠宝奢侈品牌)是本事,穿得了HM(平民品牌)是态度。”

     希望,每个女人都能拥有管好钱袋子的智慧,都活得优雅、漂亮。

    

     END

     编 辑 | 喵姐姐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物道美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