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语 | 禅宗与日本茶道:极度精致背后的极简主义
2018/3/22 万物三千
禅,对于日本文化影响甚深,无论是美术、剑道、建筑,还是饮食和茶道等,从思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参破生死的深深庭院- -枯山水;以千利休为代表的日本茶道;破烂衫里盛清风的一休禅师;一期一会、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太多值得我们追寻的踪影。
万物三千,不仅专注于器物,还将带您探寻“三千大千世界“,通过探索和体验各佛教大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佛教文化的丰富和美。
《东渡寻真》是万物三千的第一个对于佛教文化大国探寻的专题内容。
在日本,茶室是和神社、庙宇同等地位的圣殿。它透过抽象化的建筑和装饰符号,表达了超凡脱俗的佛教禅宗。16世纪,茶室聚集了武士和政治家来共谋日本的统一与改革;
17世纪,茶室成为德川严格形式主义环境里自由思想唯一能透气的地方。
而现如今,快节奏和追求物质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是日本人,似乎比以往都更需要一间让心沉淀下来的茶室。
日本的茶室装饰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一花一草中透着简洁和自然。
茶室由茶室的屋子、水屋、门廊、甬道(连接门廊和茶道)组成。这正是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从外界到茶庭(茶室前的小院子,又称露底)意味着从喧闹的尘世到安静的禅境;从门廊通往茶室的甬道意味着禅修的第一阶段,即自我启示阶段;在茶室里的禅思则是自我升华。
一般日本的茶室屋子面积都不大,就五六平方米。据说日本茶室的面积是由15世纪的日本茶道大师绍鸥确定的。他受佛教经书《维摩经》里面的经文启发——维摩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会见文殊菩萨和八万四千个佛家子弟。这个寓言表达了一种佛教观点,即对于真正觉悟的人来说,空间是不存在的。
尽管日本的茶室不大,但它的建筑费用却不小,一个上等茶室所需要的费用甚至超过一栋普通的住宅。茶室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都要求极度精致,每一个细节都被周密考虑,每一个配置都是匠心独运的。
在茶室的装饰上主要包含“空寂”与“不对称”这两种对禅宗精神的演绎。
日本第一个独立茶室创始人千宗易(又名千利休)追求的就是无上的孤寂,他主张“露底”的修建要“放眼皆寥寂,无花亦无枫,秋深海岸边,孤庐立暮光。”在装饰方面力求简洁,以及不对称的美学原理,旨在用物质的极度精简来反衬内心精神的富饶强大,避免重复。
比如,茶室里只能摆放一两件必要的美感装饰品,装饰品的设置要符合茶室的主题。
如果用了圆形的茶杯,那么茶壶就不应该再是圆形的;如果有了一瓶鲜花,那就不该再挂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绘画;如果用了白色茶碗,那茶罐就应该是别的颜色······
“里面是一间恬静明亮的四迭半茶席,两扇纸拉窗纳入柔和的光线。晨光太洁净,仿佛光是待在那里,连内心都能获得洗涤。垂下目光,茶釜放在火炉上。盖子半掩,但是没有发出水声。釜身浑圆饱满,让人忍不住想用手抚摸……茶釜里的水滚了。沸腾的声音为柔软的心灵注入崭新的生命和活力。”
这是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布置的茶室给人的感觉。
步入这样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内心的一切浮躁都会慢慢沉淀,即使不去刻意寻找,禅意也会从清幽的茶器中油然而生,别有一番美的意境。
END
编辑:李婷
排版 :宝乐尔
(图文来自网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万物三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