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尚遇到钻石》——影响生命轨迹的那颗金刚钻石
2018/7/26 20:49:44 万物三千

    

    

     从一位僧侣到钻石行业的商界翘楚。

     公司从5万美元的贷款和三、四名员工起家到年营业额超过一亿美元。

     从大学毕业经历父母离世时的灰暗和对人生的怀疑到洞悉生命的幸福密码。

     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的人生发生如此大的改变?我们通过一本书《当和尚遇到钻石》走进麦克尔·罗奇格西的人生故事和对生命密码的解密……

    

     罗奇格西的人生颇具传奇性,他年少时以优等成绩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就读大学期间曾前往美国白宫,接受由总统亲自颁发的总统学术大奖章。

     20岁大学毕业时,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去世了,之后又失去了弟弟,罗奇格西想起这段伤痛的经历,他说:“想不通人为什么会死,既然人终有一死,那勤奋读书,拿奖章又有什么意义?那段时间,我的世界特别灰暗,不断否定自己,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后来,听说印度有禅修学院,就收拾行李飞到那里,开始僧侣生活,接受非常系统的佛法学习”。

     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不管身在美国还是亚洲,罗奇格西都一直住在寺院里,并且在1983年受戒成为比丘。

     在有了扎实的佛学基础后,罗奇格西的老师鼓励他回美国做生意,老师说:“虽然寺院是学习佛法智能的理想场所,但忙碌的美国办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是检验你这些年学习成果的最佳实验室”

     刚开始,罗奇格西对老师的话一点都不在意,他说:“我对美国生意人那种贪婪、冷漠的形象没一点好感。师父看穿我的心思,有天召集了一群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学生,做了佛法与商界的开示,让我明白‘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的道理,所以我跟老师们告别,回了美国。”

    

     带着检验多年所学佛法成果的目标,罗奇格西重回俗世,因其曾经在1975年的某次禅坐中,观知自己未来会从事钻石行业,因此试着找钻石卖卖的工作。

     这是他投身钻石行业的缘起。但因不懂行规,他屡吃闭门羹,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直到遇见一位创业的老板,才蒙录用。

     之后从5万美元的贷款和三、四名员工创业,累积了多年丰富的从商经验后,罗奇格西在《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中披露了他“商场佛学”的心得结晶。

     竞争激烈的商界是否和提倡清规戒律的佛教教理相违?这不仅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也引起了了一位记者的好奇,面对记者的如此提问,罗奇格西阐释了他对于经商和金钱的3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赚钱。

     在佛教教义里,钱本身并没有罪过。拥有较多资源的人要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

     问题关键是用什么方法赚钱,钱从何而来,如何让它源源不断,以及对钱的心态。事实上赚钱也可能成为修行的一部分。

     第二个原则:我们应该能够享用金钱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能一边赚钱,一边还能保持身心的健康。一个为了做生意而忽视自己身体健康的商人,完全失去了经商原有的目的。

     第三个原则:一个人应该能在最后回顾自己的事业时,能非常坦然地说一句:“这些年的奋斗对自己,对世界都有意义”。那他真的是一个太成功的商人了。

     在《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中,罗奇格西阐释了《金刚经》的空性、佛法的业果法则以及冥想静心的重要作用,也是这本书中的三个要点。

    

     一、 空性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的第十二章的题目就是“化危机为转机的空性”。

     开篇语中,格西是这样说的:“你认为那是一个问题,它就是一个问题。一件事物好坏,全是你自身的观感。是问题还是新契机,要专注凝神,敞开心胸来转化,痛苦带领我们遇见最美好的事物。”

     格西在后来的一次受访时更是通过一个挣钱的现实问题对于空性做了更加具体的阐释,他说::“挣不挣钱和你是不是开餐馆、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一点关系都没有,餐馆、房子和股票本身并没有错,它的本性是'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它可以有无限可能性,可以让你赚钱也可以让你赔钱,因此,才让我们有机会利用它。”

    

     二、 空性的运用—— “铭记”

     前面提到“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具有无限可能性,那我们如何把握这无限可能性才是关键。

     格西用了“好种子”和“坏种子”的形象阐释了佛法中的基本内涵——业果法则。

     格西说:如果把我们的心比喻成一台录像机,24小时开机,持续记录经由我们的眼睛、耳朵及思想等各个部分感知到的每件事情。

     当你看见自己伸出援手帮助一位陷入困境的部署,一颗好的种子就种在你的心中;当你看见自己对客户或供货商撒了个小谎,你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坏种子。

     种子总有发芽开花的一天,如果你一直种“坏种子”,将来只能自食苦果;只有不停种下“好种子”,才可以收获成功幸福的果实。

     进一步来说,比如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一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要把获得的利润多多分给那些帮助你创造利润的人,绝对不取不义之财。

     记住,你分享利润的多寡,不是问题的重点,你愿意去分享的心(这是一颗非常有力的“好种子”)才是整件事的关键。

     再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如果你想戒烟,你直接通过毅力来做是有困难的,而按照心之铭印的理念,你应该去帮助一位朋友戒烟,并且是发自身心,抱着强烈动机的希望他戒烟成功,希望他更健康。这样,你就有更多的力量和可能自己戒掉烟。

     这就是心理铭印的奥秘。当我们行善或作恶之时,心理铭印被植入于心。心理铭印植入于心的强弱程度,依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定,包括我们的动机、情绪的强弱、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觉知程度、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执着程度而有所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些或好或坏的心里印记而影响我们的生命轨迹。

    

     三、 专注、冥想的意义

     在《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叫做“圆圈日的寂静”,书中写到:在藏文中,“藏”意指“边界”或“界线”。

     “这个字用来形容每隔一段时间,暂时放下手边工作的技巧;就某种意义来说,你离开工作的场所,前往另一个地方,在你的周围划下一个圆圈(范围,界),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圆圈之内进行思考。”

     “在我任职于安鼎国际钻石公司的15年期间,我一直奉行“圆圈”的法则。我和安鼎的老板达成了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的协议,那就是每逢星期三,我非得休假不可。如此一来,我可以暂时离开办公室,寻求灵感。”

     “圆圈日,用来思考“为什么”人生,而非“如何”执行工作,用来反思。阅读伟大的思想著作或宗教著作,散步和做简单运动,去做与自己日常工作无有关的事宜和兴趣,把自己带入不同的方向和领域,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

     前面我们提到心里铭记的重要性,而心里铭记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植入。我们可以进行一种心智锻炼,即每天同一时间静坐,自我反思关照,理清思绪,安顿身心。“对于身体以及长远的健康来说,平静沉着的心境无疑是最佳的助益。”

     结语

    

     《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告诉我们心的潜能是无限的,每天行善作恶所种下的铭印,如何决定了事业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我们的生命方向。

     近年来,罗奇格西设立了一个名叫“证悟商业机构”的组织,专门教导商界人士如何透过禅修,来增长创意与智能、加强“铭印”(imprint)的良善力量。

     他也提出了能够让我们和周围的人“心想事成”的6个简单方法,前提是我们能够坚持实践。这6个方法就是:

     1、 想事业腾达、财源广进,你必须保持慷慨大度的心态。

     2、 想家庭和睦幸福,天天拥有好心情,你必须遵循伦理道德的生活。

     3、 想身体健康,魅力无穷,你必须避免愤怒,少发或不发脾气。

     4、 想坐上高位,当上领导,你必须乐于助人。

     5、想心思专注,你必须坚持冥想。

     6、想心想事成,你必须了解空性的意义,多发善心

     格西说:这就是我带在身边,陪伴我在红尘中不断征战的那颗金刚钻石。

     END

     编辑:万物三千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万物三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