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期】山东菏泽曹县战疫作品专辑103:疫路驰光:疫情下的“先锋兵” 文/祝全亮
2022/8/13 人文医苑


征集启示
“菏”你一起,同心战疫;
“泽”无旁贷,共克时艰。
《人文医苑》、《鲁西南文苑》即日起联合征集菏泽、曹县战役一线有关图像文资料,体裁不限,资责自负,请发有关微信群、或编辑微信、或专门邮箱(luxinanwenyuan@163.com)。
2022年7月27日
疫路驰光:
疫情下的“先锋兵”
文/祝全亮
2019年末,新冠病毒席肆虐华夏大地,至此新冠病毒像幽灵一样穿梭在各个城市间,无数的干部、群众、医护,积极投身在抗疫的第一线,舍家安天下,勇当逆行者。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2022年7月23日,山东曹县出现首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人,曹县人民医院老院区作为新冠肺炎救治的定点医院,即时启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急诊科积极响应,抽调两辆负压型救护车,派遣医护“祝全亮、丁天龙、何刘常、孔新月”、司机“李翠国、魏成新、李继生”等人,实行24小时工作制,负责转运新冠肺炎阳性病人,实行闭环管理。来不及收拾行囊与家人告别,也不知道未来疫情要持续多久,一种紧张不宁、忐忑不安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为了能尽快控制住疫情的蔓延,我们很快调整好状态,义不容辞的投入到战斗中。

我们不分地点、不分昼夜穿梭在防疫的前沿阵地,以快制快,安全、高效的把患者转运至老院区。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跑遍了所有的封控区,见证了“疫情之下,焉有完卵”。每天有将近20小时是在救护车上度过的,我们几乎一夜无眠,只有在等待患者的间隙中,小憩一会,用来缓解疲劳。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接诊的人群中,有小至嗷嗷待哺的数月婴儿,亦有大至白发苍苍的八旬老者。
印象最深的是,建军节后的第二天上午,天气晴朗,气温高达36度,接疫情指挥部通知,需要转运一位80岁的老奶奶,老人家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年老体弱,自理能力差,其子女由于疫情原因被隔离在外,我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几经劝解,才为老人家穿上防护服,扶上救护车,顺利转运至医院,此刻才发现防护服里早已汗如雨注。

由于隔离点现场的各种因素,导致转运的时间不固定,最长往返时间近10小时。穿着防护服无法喝水和解决生理问题,给身体带来极大的挑战,所有我们出车前都是尽量少喝水、不喝水,尽管如此,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尽管每次转运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从未胆怯,勇敢面对新冠病毒,严格做好防护和消杀工作,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了抗疫先锋兵的转运任务,医生、护士、司机“零感染”。
在全县人民的努力和全省兄弟市县的支援下,曹县疫情逐渐得到控制,8月8日实现了零增长,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回想起这些天的艰苦奋斗,终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看到了希望。
坐在120车上,仰望天空,入秋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辽阔无垠,这人世间的变迁,都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进行,疫情让世界改变了模样,也改变了我们的心情,期盼疫情早日结束,愿人间皆安,山“菏”无恙,福“泽”安康。
作者简介

祝全亮,男,急诊科护士,2014年入院,从事护理工作8年,曾多次参与省内外比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人生信条:以平常心,做非凡事。
【人文医苑】顾问委员会
袁 钟 隋 芳 单宝德 赵谦刚 王 举
李 松 韩春慧 李 子 姚宗亮 酆 鸿
【人文医苑】编辑委员会
总编:王献华
执行总编:高巧云
执行副总编:
李 霞 钟敬英 于 燕
陈 姝 王景燕 蔡亚捷
特约摄影师:孟宪军
金牌主播:鲁西南金牌主播团队
校对:刘 翔
刊头题字:葛 峰
总监:李美云
(原创首发投稿:0016789@163.com)
本期编辑:刘 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文医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