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期】山东菏泽曹县战疫作品专辑105:抗疫路上的夫妻情 文/刘志文
2022/8/13 人文医苑


征集启示
“菏”你一起,同心战疫;
“泽”无旁贷,共克时艰。
《人文医苑》、《鲁西南文苑》即日起联合征集菏泽、曹县战役一线有关图像文资料,体裁不限,资责自负,请发有关微信群、或编辑微信、或专门邮箱(luxinanwenyuan@163.com)。
2022年7月27日
=
抗疫路上的夫妻情
文/刘志文

“文文,你知道吗?我刚刚往家里打电话,咱们的儿子都不愿意叫我爸爸了”,我接到老公苑保平的电话。2022年8月4日,这是我和我老公苑保平前往疫情防控一线的第11天,这一天同时也是他33岁生日。老公说的情况我当然知道,因为前两天我给儿子开视频时我就感受到儿子对我这个妈妈就比较陌生。究其原因是2022年7月23日曹县疫情爆发,我身为医务人员我老公身为基层工作人员在一线抗击疫情,十多天没有回家了,这就导致刚满两周岁的儿子对于爸爸妈妈有了陌生感,在电话那头也不愿意喊爸爸妈妈了。用孩子奶奶的话说就是:你们俩再不回家,孩子可能真的就不认识你们了。是啊,这么多天了,都是孩子奶奶一个人看着才两岁的儿子,时间长了,爸爸和妈妈可不就成了“陌生人”了嘛!虽然心里知道这只是孩子奶奶的一句玩笑话,但我心里也着实五味杂陈,有心酸也有心疼,但是唯独没有后悔和退缩。还清楚的记得那是7月24日晚,我正在家哄孩子睡觉,突然接到医院通知,要求医院全体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可能“大事不妙”,于是连忙喊来正昏昏欲睡的老公,我俩一起来到了医院。此时的场景可谓是壮观——医院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全都是等待做核酸的人员,看到这种场景让我意识到了危机感。果不其然,做完核酸回到家,当天晚上我就接到了我们医务科微信通知,要求全体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都有可能奔赴定点医院,进入“战斗”状态。这时候,我真正意识到,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疫情,不再是“狼来了”,这次是真的来了!我平时就不是一个胆大的人,遇到事情喜欢犹豫,再看看马上要睡着觉的儿子,心里是一阵阵颤抖,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身为医务人员,身负救死扶伤的职责,怎么能够知难而退呢?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具体到我身上则是,“我本柔弱,使命是我刚强”。第二天,我接到命令,前往一线抗击疫情,去之前先培训如何穿脱防护服。作为医务人员,我深感只有严格遵守正确的操作规范才可能规避被感染的风险,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一遍遍的训练,我觉得,这身洁白的防护服,那就是我今后值班工作的铠甲啊!经过一天的战前准备和领导们的一次次的嘱托,我顿时觉得我们身上不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而且也更承载着领导对我们所寄予的种种期望,医务科和护理部以最快的速度把我们每个人的班安排妥当,而当晚我就被安排了夜班,这不得不使我急忙回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拾好日常用品。路上一想到马上要和两岁的儿子分开,我就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和儿子再见一面,但理智告诉我,相见不如不见,我是真的不敢面对儿子单纯的眼神,就怕他问我,妈妈你晚上还回家吗?想到这,我决定偷偷的回家避开孩子。我来到家简单收拾一番,将行李放到宾馆后紧接着来到了“一线”。到了病区我才知道,这里不能开空调,如今正值盛夏,别说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了,就连正常穿衣服都热的不行。我来到病房后先去患者床前了解一下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打开电子病例系统再详细看看患者的病历,争取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我的汗水都不停地往下滴。真的感到心跳加快,似乎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佩戴的面屏也已变得模糊不清。只一会儿,我就感觉到后背已经湿透了,口罩密不透气,直憋的我喘不过来气来,需要大口大口的呼吸才能勉强维持身体对氧的需求量,生平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汗流浃背,什么叫做坐立不安,砰砰的心跳声时刻提醒我,坚持就是胜利,为了我的家乡,为了患者,我要坚持住,不能放弃。


大批患者来到医院,这些患者中上有六七十岁老人,下有五六岁的小孩。就在一两天前,他们还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今因为疫情,他们有的人背井离乡,有的人拖家带口,有的人年迈,有的人幼小,看到这一幕,想到自己家里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如何了?我不禁落泪。但是我一想到我今天的别离是为了更多人更好的相逢,更早的回归家园,舍小家顾大家,这不正是人间最豪迈的真情表达吗?当下就只有一个念头,患者既然来到了这里,这里就是他们最温暖的家,我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得对他们负责,想到这里,瞬间感觉身上充满了力量,任凭汗水打湿衣衫,也没有动摇我抗击疫情的决心。于是我便按照流程,先给住院处打电话给病号办入院,然后给患者安排床位,接着便开始了我再熟悉不过的“拿手本领”病史采集。尽管心里已经设想过无数次这种场景,但是真真实实的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我着实还是比较紧张。当我看到患者恐惧的眼神,想到自己使命与担当。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坚定了我与疫情抗击到底的决心。疫情当下为了人民的健康利益,正需要我们这群“逆行者”奔赴在前线,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在平凡的事业上有太多不平凡的人物事迹,像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民警还有基层干部,他们不顾一切,冲逢陷阵,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吗!德术真善美,仁爱天地人!作为医生,看到这么多可怜而又可敬的生命,职责提醒我必须开启连番作战模式,必须时刻调整自己到最佳状态,详细的病史采集后,我便根据患者的症状因人而异的开上医嘱,以最快的速度,让患者吃上药尽早缓解他们的病痛。在长达六个小时的工作后,天也已经大亮,看到自己处理的患者没有了刚入院时紧张,看到新一天的太阳明媚而温暖,我即使累的不想动弹,嗓子干的能冒火,笼罩在我心头的乌云也被这明媚的阳光驱散。 

回到宾馆后,我迫不及待的给丈夫打电话,报平安,并询问一他现在的情况,我老公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被所在的倪集街道办事处征调了——负责他们街道的核酸检测样本的送检工作,听到老公“我没事”的回答后,我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我叮嘱老公做好防护,加油,等疫情散去,我们一家团聚。


“抗击疫情正当时,夫妻二人皆大白”,“能吃苦、无怨言、迎头上、不退缩”,这就是一名基层干部和一线医护人员发出的最热切的声音。我老公生日那天,正逢七夕节,今年的没有鲜花没有浪漫,有的是丈夫保家卫国、妻子救死扶伤的豪言壮语。这既是夫妻情、更是战友情,而我的人生信条就在这里,医者仁心,病人至上,从选择学医的那一刻起,我就认定,这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这也是我一生的追求,从这里开始,永远前行,而我期待的幸福,就隐藏在这奋斗过程当中。最后期盼新冠早日销,曹县早日清零,盼望大家小家都兼顾,盼望路上早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楼下的欢声笑语再次出现,看到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满怀昂扬的斗志,迟早我们会迎来最终的胜利。抗争到底,永护祖国平安;疫去不回,共享青春年华;必得壮志,青年勇当先锋;胜利在望,同志仍需担当。疫路同心,健康同行;真诚心灵守护纯净,携手抗疫你我同行。





作者简介

刘志文,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从医近十年,目前呼吸内二科主治医师。
人生格言:一路风雨前行磨炼意志,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THE END-


【人文医苑】顾问委员会
袁 钟 隋 芳 单宝德 赵谦刚 王 举
李 松 韩春慧 李 子 姚宗亮 酆 鸿
【人文医苑】编辑委员会
总编:王献华
执行总编:高巧云
执行副总编:
李 霞 钟敬英 于 燕
陈 姝 王景燕 蔡亚捷
特约摄影师:孟宪军
金牌主播:鲁西南金牌主播团队
校对:刘 翔
刊头题字:葛 峰
总监:李美云
(原创首发投稿:0016789@163.com)
本期编辑:王景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文医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