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期】山东菏泽曹县战疫作品专辑148:别担心 疫路有我 文/陈亚杰
2022/8/18 18:23:12 人文医苑


征集启示
“菏”你一起,同心战疫;
“泽”无旁贷,共克时艰。
《人文医苑》、《鲁西南文苑》即日起联合征集菏泽、曹县战役一线有关图像文资料,体裁不限,资责自负,请发有关微信群、或编辑微信、或专门邮箱(luxinanwenyuan@163.com)。
2022年7月27日
别担心 疫路有我文/陈亚杰

?2022年7月23日,曹县爆发了新冠疫情,作为医院第一梯队的医疗人员,我们接到命令,立即赶赴定点医院。新冠病毒肆虐了三年有余,这次到我们上场了,在这场战争中,所有人都义无反顾。


最初的医疗第一梯队一共九个人,分别是李德震、庞玉凤、李东、田风影、张晓勤、杨娟、刘志文、崔燕和我。我们推选资历最老、职务最高的崔燕老师作为队长领导我们的工作。医疗组每天排班有上午、下午、上夜、下夜四个班次,每个班次有两名医疗人员。到达定点医院的第一天,院感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全面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一天下来无数次的穿脱练习,虽然比较劳累,但是当医院通知我当天接夜班,并立即接管11层病房楼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立即换好防护服,开始了我的抗疫之路。



走进病房的唯一感觉就是太热了!又胖又爱出汗的我,连口罩都在往下滴水,由于呼吸不顺畅,说话都要大声讲出来。每个班次有6个小时,加上前后出发和穿脱防护服,基本需要8~9个小时,期间不吃不喝加上大量出汗,其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可是患者的焦虑、惶恐又时刻在提醒我,必须坚持下去,我是他们的希望之光。当天晚上,电话不停的响起,上半夜就来了十多个患者,但是工作台只有一台电脑,护理同事们需要录入很多信息,我没有办法完成病历,也就不能向指挥部汇报需要采集的信息。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两人分工合作,一人在病房查看患者、下医嘱、采集患者信息,电话告知另一个同事,在二楼医生办公室写病历。于是,初次合作却配合默契的11楼医疗团队快速的展开了工作。

疫情发展比我们想象的要快,11楼很快住满了患者,当第二梯队人员接管10楼后,向我们取经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只有5人,于是主动提出,由我们二楼值班人员帮他们写病历,完善患者信息。就这样,9楼,8楼,一层一层的写了下去。当接到医务科通知,由于人员紧张,11楼的医疗人员分出一半接管7楼病房的时候,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只有服从安排,听候指令。
转眼间已过去一周时间,医疗同事告诉我,有一位90多岁的高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需要转到3楼的重症监护病房。在抽调人员的时候,出身重症监护室的人员都出动站了出来,相信有我们在大后方保驾护航,前线的同事们才会更加安心。


?4天前,凌晨3点左右我从病房楼出来,看到急诊科同事发来的信息:杰哥,一个小女孩前臂骨折了,她说是你的女儿。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我感觉脑子里嗡的一下,真想立刻赶回去,可是病毒尚未清除,疫情仍在继续,此时,我不能走。天亮之后,我第一时间给女儿打了视频,看到带着夹板的孩子,我眼睛红了,女儿说:“爸爸,我不疼了,你不用担心,我和妈妈、妹妹都在家等你回来,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说着便从桌上拿起一幅画,“爸爸,这是我为你画的画,爸爸加油!”看到女儿的乖巧和懂事,我心蔚然。乖女儿,等爸爸回家再陪你。




随着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逐渐减少,我看到了患者眼里逐渐有了光,看到了医护人员脸上逐渐露出来了笑。我知道,这场战役即将取得胜利,抹一把汗水和眼泪,继续加油!END

作者简介:

陈亚杰,急诊ICU主治医生。从业14年,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从业理念:对患者诊断要慎重而客观。
END



【人文医苑】顾问委员会
袁 钟 隋 芳 单宝德 赵谦刚 王 举
李 松 韩春慧 李 子 姚宗亮 酆 鸿
【人文医苑】编辑委员会
总编:王献华
执行总编:高巧云
执行副总编:
李 霞 钟敬英 于 燕
陈 姝 王景燕 蔡亚捷
特约摄影师:孟宪军
金牌主播:鲁西南金牌主播团队
校对:刘 翔
刊头题字:葛 峰
总监:李美云
(原创首发投稿:0016789@163.com)
本期责任编辑:蔡亚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文医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