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水抗日故事
2020/10/3 8:35:05李根柱 空山落叶

横水抗日故亊--记共产党人杜秉灿、韩大化 1944年5月,侵华日军为了打通平汉路(北平至武汉),发动中原会战。中原会战之后,豫中、豫西如郑州、密县、登封、巩义等30多个县沦陷。侵华日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指挥三万多日军进攻洛阳,1944年5月23日(农历闰四月初二日)孟津沦陷,1944年5月25日(农历闰四月初四日)洛阳沦陷。侵华日军在河南的总兵力达10余万人,死于日寇的百姓达80余万人,房屋损毁达1826多万间。英勇的横水人民不畏强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英雄赞歌。一、投身革命誓报国杜秉灿,1913年生,孟津县横水乡柏树嘴村人。柏树嘴村是洛阳通往孟津清河渡口的必经之路,经清河渡口北渡可以到达济源的王屋山和太行山。青少年时期的杜秉灿见多识广,思想进步,立志报国,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洛阳第八中学和省立师范学校学习。杜秉灿在洛阳第八中学和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到刘瑞征、刘导生等中共党员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5月,党组织为了保护青年学生干部,选送杜秉灿赴日本明治大学法科学习。杜秉灿在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期间,曾在留日中国学生中组织时事研究会,宣传革命思想。1936年6月,杜秉灿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不久再次被党组织派往日本,同许光华、唐平铸等人在留日青年中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东京支队。1937年,按照党组织指示,杜秉灿动员爱国学生回国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2月,杜秉灿以县委书记身份回家乡开展建党工作,到当年6月,杜秉灿在孟津发展党员67名,建立3个党支部。不久之后,党组织派杜秉灿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军委组织部工作。1945年2月,党组织派杜秉灿返回家乡孟津,在孟津开辟抗日根据地。杜秉灿先后组建了中共孟津办事处和洛孟独立团,并担任中共孟津办事处主任、洛孟独立团团长等职。杜秉灿在返回家乡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共毙伤、策反伪军数百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杜秉灿奉命组建太岳军区谍报站并任站长,负责侦察陇海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动态。1948年,杜秉灿调任郑州警备司令部二处处长;1950年,杜秉灿任中南军区珠江支队司令员兼港澳谍报站站长;1955年6月,杜秉灿任江西军区兵役局局长直至离休。韩大化,1916年生,孟津县横水镇横水村人。1937至1940年,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在洛阳、横水一带做中共地下党的工作,历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职。1941至1943年,韩大化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至1948年,韩大化在孟津县、新安县工作,先后任新安县一区、二区区委书记。新中国建国后,韩大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0军180师工作,历任营教导员、宣传科长、教导队后勤部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抗美援朝期间,韩大化为朝中代表团成员参加开城和平谈判。从部队转业后,韩大化历任安徽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安徽省文联秘书长、安徽省画报社主任、安徽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等职,1983年离休。二、钢刀插进敌心脏1944年初冬,经延安党中央派遣,杜秉灿、韩大化在延安干部训练队毕业后离开延安回到故乡孟津,遵照洛阳地下党的指示在洛阳、孟津、新安交界处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杜秉灿、韩大化离开延安之前,党中央召开了欢送到敌人后方去到沦陷区去干部大会。在延安的一些中央委员也出席了大会,毛主席、朱总司令分别讲了话,勉励出发到敌后的同志要和敌占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坚决站在党的立场上,人民的立场上,和敌人作殊死斗争。陈毅同志在大会上做精辟的演讲。他指示:“大家要象芝麻糖丢在芝麻圈里一样,越滚越大,发展扩大我们的队伍,要求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同志,到敌后都能打出一片新天地开创一个新局面。”离开延安到沦陷区工作的杜秉灿和韩大化,于1944年11月出发,穿过熟悉的边区土地,飞越奔腾咆哮的河流,爬高山,穿密林,踏坚冰,几次闯过日伪军封锁线。1944年年底到达渑池后,杜秉灿和韩大化便由豫西第二军分区分配到洛(阳)、孟(津)、新(安)地区,从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工作。根据上级安排,杜秉灿和韩大化二人在除夕前化妆成新安县难民,在新安县狂口村找到了新安县一区区长曹萍。新安县地下党支部书记李凡、党员李毓、毛克忠,把杜秉灿和韩大化二人安置到狂口村老贫农徐越子家。为了加强掩护便于开展工作,经新安县地下党组织决定,徐越子的儿子认杜秉灿为义父。杜秉灿和韩大化扎根新安县之后,为了在孟津沦陷区开辟抗日根据地,每天在太阳落山前翻越盐仓东山,进入孟津敌占区,二人在横水周边各村投亲访友,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政策,秘密组织抗日武装队伍。杜秉灿和韩大化还经常分析驻横水侵华日军和伪军组织结构,调查日伪军骨干成员的社会关系,选择合适人员策反日伪军骨干。在新安县抗日武装大队的配合下,杜秉灿和韩大化经常率部到侵华日军横水据点附近的村庄捕捉敌特汉奸,镇压那些死心踏地、认贼作父的日伪人员。杜秉灿和韩大化或者夜袭敌营,或者察看地形、侦察敌情,昼伏夜走,进行串联,整夜奔波,从不间断,每当新的一天太阳升起时,杜秉灿和韩大化才翻山越岭返回新安县抗日根据地。三、跋山涉水侦敌情早在1943年之前,洛、孟、新地下党组织非常活跃,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杜秉灿和韩大化立足本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洛、孟、新一带西至新安县西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东至孟津长华,南至洛阳西北郊区,北部隔河与太岳根据地相望,有着巩固的大后方。但是,这一地区被侵华日军占领后,日、伪、顽活动猖獗,政治情况复杂,白色恐怖严重。侵华日军在横水村建有据点,侵华日军的据点象是一只凶猛的野兽,盘踞在太岳革命根据地通往洛阳的要道上。1944年秋天,皮定钧、徐子荣领导的太岳军区抗日先遣支队挺进豫西之后,党中央为了加强统一豫西的抗日指挥,从延安调兵遣将,组成了以王树声、戴季英为领导的河南省军区,并续派张才干、陈先瑞、韩钧率二、三、四抗日支队随河南省军区进驻豫西。杜秉灿回忆他刚刚踏上孟津故土时曾经说:“敌占区的景象是那样的凄惨可怕。俗话说象殃打一样,没有一点生气。所谓河水凝滞,群山纠纷,暗兮凄惨,风悲日曛,比古战场还更萧瑟冷落。我走出打捞涡,登上花地岭,再到西路边,还有三岔口,所有的村庄都是断壁残墙,蒿草盈门,鼠狼乱窜。偶尔见到一个乡民,则是毛头垢面,衣着褴褛。我抱着满腔希望,好不容易到了柳树滩,渴望会见久别的老友,1938年发展的老雇农党员郑生子,郑对我表现亲切,但却十分畏惧,问他敌情,摆手不敢说话,好象敌人就在跟前。我也怕连累他,只好告辞。”杜秉灿到柳树滩村找到韩景文,向韩了解了横水日寇据点和煤窑村日伪军活动情况后,杜秉灿趁着天黑,翻山越岭赶到中梭椤沟村,在表妹夫王国太家落脚。当天晚上,杜秉灿派王国太到十里以外的上院岭后,找来自己的本家兄弟杜雷,商量组建抗日队伍的事情。第二天夜里,杜秉灿在刘家坡村找到刘清连,又到新店村找到张伯高。通过这些艰苦的努力,杜秉灿培养起了一批骨干力量,也详尽地掌握了群情敌情。杜秉灿日夜奔波发动,使家乡的爱国群众暗中奔走相告:“我们日想夜盼的八路军又回来了。”四、照妖镜下镇群魔孟津沦陷区的维持会是服务于侵华日军的行政机构,横水维持会长赖梦璧,维持会下设保、甲,是日伪基层政权组织,各保、甲设保长、副保长,甲长,联络员。联络员专门为鬼子搜集情报,每天向日寇情报队报告。杜秉灿了解到,侵华日军横水据点常驻日军一个中队,有150余人,武器精良,设施完整。横水据点的侵华日军中队长石桥十分奸诈,石桥率部驻扎在横水后庙。横水据点在横水寨西北角,横水寨北、西、东三面寨墙下是30米以上的深沟悬崖,南面是空旷的开阔地,易守难攻。横水据点中除石桥中队外,还住有伪情报队、伪自卫团、伪警备队、伪干训队。翻译官姓沈,河北省人,人们唤作“老沈”,老沈实际只有20多岁,杀人不眨眼,凶残如豺狼。侵华日军在横水据点养了几只狼狗,专门咬中国人。沈翻译官对待抗日群众和八路军的方法是杀头,放洋狗咬,喂洋狗吃,下地牢,横水群众对沈翻译官又怕又恨。杜秉灿了解分析到,伪军情报队长陈天合是古县村人,当过国民党连长。陈天合名义上是队长,实际权力操控在沈翻译官手中。陈天合随身带有一支二十响盒子枪,经常回古县老家住,容易捉拿。伪情报队员高培林是外地人,当过国民党军医,后来到道庄村投亲靠友,和杨方行、杨方勉是好朋友,有利用的可能。伪情报队员韩小三,横水村人,当过小炉匠。韩小三经常率部到四乡残害百姓,什么坏事都做得出。伪情报队员韩应春,横水村人。伪情报队员武玉昆,外地人。伪自卫团团长吴玉贤,横水村人,当过国民党军官。横水据点中的干训队是武装特务组织,队长郭聚,其成员大多是横水村附近的地痞游民,每逢侵华日军从横水据点出发扫荡,干训队总是打头阵。侵华日军横水据点中的伪警备队有三个中队:一中队队长薛春营,东官庄人,学生出身。孟津沦陷时,薛春营被地主富农选中,利用他来保护地主富农的利益。一中队全队有150左右人枪,驻扎在横水寨东北门内。一中队的人员多属马屯镇附近人,各种各样的枪支由各保抽来。二中队长谢凤楼,马屯附近人,二中队约有150左右人枪,石桥命令调二中队一个排50余人到小浪底守河防,任务是防止对岸八路军过河。三中队队长卢济生,煤窑沟人,是绅士卢世杰的儿子。三中队下属三个分队,一分队队长郭治华,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国民党军官,受过长时间的反共教育。郭治华中队150多人枪驻祖师庙,祖师庙是新安狂口山区到洛阳的必经之路。杜秉灿掌握上述敌情以后,决定借调新安县一区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敲山震虎,遂即做出了以下决策:一是从敌工工作入手,采用挖心战术,派杜雷打入伪警备三中队卢济生部。杜雷很快取得了卢济生信任,当上了第三分队长。同时,杜秉灿派卢魁章多次去做卢济生的工作,派刘清连打入二中队谢凤楼部做策反工作。杜秉灿、韩大化在新安县一区区长曹萍和毛克忠,周仲子支持下,决定先抓捕日伪情报队长陈天合,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杜秉灿、韩大化迅速组织了毛克忠、张作才、陈景汉、韩景文、卢魁章、韩景超、韩流等18名抗日游击队员。在一个狂风暴雪之夜,杜秉灿带领新安县抗日游击队一分队队员从狂口村出发,在狂口村东山上会合,半夜来到陈家门外布置好警戒,就假用日本特务的口气叫门,陈天合死活不肯开门。杜秉灿亲自翻上墙头,这时候陈天合突然打过来二十多发子弹。杜秉灿掷出一颗手榴弹,警戒人员也在崖头上向下打枪,在猛烈的火力的压制下,杜秉灿乘隙跳进院子打开了大门,队员们全部进入了陈家大院。陈天合死闭窑门,躲进了窑洞中的地窖里。杜秉灿派队友把陈的父母、妹妹叫起来,让其家人动员陈天合缴枪。当早晨公鸡啼叫时,陈天合龟缩在地窖中也没敢露面。杜秉灿见威慑的目的己经达到,遂带人撤退。这次攻势,打下了陈天合五月反正的基础。夜袭陈天合家之后,抗日队员群情高涨,一致要求缉拿杜荫荣。杜荫荣原是国民党地方官吏和特务,又投靠日寇并与沈翻译官结为兄弟,民愤很大。1945年3月6日夜,杜秉灿在新安一区抗日武装支持下,组织了抗日游击队35名队员,乘夜到上院村包围了杜荫荣的院子,杜荫荣见势不妙裸体越墙逃跑。对陈天合和杜荫荣的两次夜袭,社会震动,横水据点的日伪特务们人心惶惶,再也不象以前那样嚣张了。新店村位于横水去洛阳的大路上,敌人来去必经此处。杜秉灿安排该村爱国青年张伯高固守村口监视,传递情报。此后二个多月时间中,杜秉灿领导的抗日武装先后粉碎了日军对新安县岳料村、上庄村的扫荡,并在马岭村路上伏击日伪军,这些胜利都是张伯高及时传递情报的结果。五、出生入死歼敌寇杜秉灿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孟津西部沦陷区公开露面以后,几次行动使盘踞在横水据点中的侵华日军中队长石桥坐卧不安。1945年农历三月下旬的一天,石桥拼凑了洛、孟、偃等地的日军数百人,伪军近千名在横水集结,扬言要对洛、孟、新游击区进行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抗日游击队。第二天上午,日伪军浩浩荡荡逼进新安县上庄村、岳料村一带,与杜秉灿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接触。敌我双方从黎明战至下午四时许,激战八个小时之久。驻新安埝坪的八路军部队在张凡政委指挥下赶来增援,打退了敌人十多次进攻,敌人遗尸百余具溃败而逃。这次胜利,大挫了敌人锐气。从此之后,驻扎在横水寨中的侵华日军龟缩在据点内,不敢轻易出寨,汉奸和伪军犹如丧家之犬,恐慌万状,一夕数惊,大有朝不保夕之势。打入日伪警备队第三中队卢济生部的杜雷与伪警备队第一分队长郭治华、第二分队长赖志标拉上了关系,不断向他们做策反工作。杜秉灿又派周玉卓、韩俊英、韩松峰相继打入伪警备队第三中队,配合杜雷,还派煤窑沟村人卢魁章动员卢济生起义投诚。本来,卢济生参加警备队只是处于无奈应付日军,并不愿意死心踏地为日本人卖命。再加上日伪特务们无恶不作,残害百姓,深为民众痛恨。卢济生深为自身前途忧虑,日伪情报队长陈天合也被杜雷的策反所动摇,准备弃暗投明。1945年4月15日,卢济生、陈天合决心反正,杜雷立即向杜秉灿做了汇报,商定次日晚举事。第二天晚上,卢济生、陈天合召集伪警备队分队长和班长参加的秘密会议,要求严密组织全体人员,携带武器撤离驻地,按照指定地点,向元庄村靠拢。伪警备队出发时,反正队伍躲过了日伪干训队的巡察,伪警备队接近元庄村时,卢济生命令部下连呜三枪,通知接应部队。早巳埋伏在元庄瓦窑坑附近的豫西二分区八路军司令部部队听到枪声,在杜秉灿带领下,立即前往迎接。豫西二分区部队拿出了慰问品,分发给反正起义的伪警备队队员,杜秉灿和部队首长当即训话。反正起义的伪警备队队员按预定方案,全部开往新安县念坪八路军司令部所在地。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整训,全体投诚人员被改编为黄河大队孟津独立连。伪警备队三中队反正以后,侵华日军中队长石桥对一中队也产生怀疑,暗中派遣特务对第一中队长薛春营进行监视和审查。伪警备队一中队队长薛春营和他的队员们人心动荡,都不愿再给日军卖命。没过几天,薛春营撂枪逃跑,伪警备队一中队人马涣散自动瓦解。这时,横水据点中的伪警备队第二中队成了一支孤军,势若危卵。已经打入二中队内部的抗日骨干刘清连,几次策反中队长谢凤楼,没有策反成功。不久,侵华日军中队长石桥抽调伪警备队二中队部分人去小浪底驻守河防,谢凤楼因与刘清连有旧交,就趁机把刘清连派往小浪底驻防部当了司务长,刘清连临走时谢凤楼交代说:“小浪底离横水远,如你能在那里搞成反正,我只装不知好了。”伪警备队三中队起义,一中队瓦解的消息传到小浪底,警备队的伪军们人心惶惶,不少伪军暗中逃跑。侵华日军中队长石桥对小浪底伪军很不放心,两次前去训话,副中队长谢效仙还把抓回来的逃兵毒打一顿,以示警戒。刘清连向杜秉灿汇报说,伪军军心涣散,谢效仙色厉内荏,要求派兵围歼谢效仙部。1945年4月27日夜,黄河支队司令部派营教导员徐兆基带领30多名武装战士奔赴孟津,配合杜秉灿的70余名游击队员在煤窑乡香坊沟会合,奔赴小浪底围剿伪军。伪军驻地在小浪底荆家大院。杜秉灿、徐兆基先派韩松峰、郭治华与刘清连联系。刘清连找到谢效仙,递交了杜秉灿的劝降信,谢效仙置之不理。韩松峰等人立即回队汇报。杜秉灿大义凛然,只身闯入虎穴,与谢效仙谈判。与此同时,徐兆基教导员率部猛烈向荆家大院上空射击。在强大的炮火压制下,谢效仙交械投降,伪军50余人全部随游击队开往新安县念坪收编整训。六、抗日烽火遍地红1945年3月15日,洛(阳)、孟(津)抗日办事处在横水乡元庄村建立,杜秉灿任主任、韩景文任副主任、秘书杜万仓、警卫排长杜雷、民政干事周子均、赖俊卿。不久之后,洛孟抗日办事处迁驻煤窑乡香坊沟。1945年8月,韩光前随三五九旅南下,曾在洛孟办事处住了一个多月。抗日独立大队是由抗日游击小队发展起来的,原有队员18人,骨干战士都是杜秉灿、韩大化进入孟津后培养起来的骨干。中共新安一区区委派毛克忠、张作才、王重三、陈景汉四位同志支援抗日独立大队。抗日独立大队的战士们历经战斗锻炼,队伍不断壮大。洛孟办事处成立时,抗日独立大队已发展到100余人枪。洛孟办事处任命高榜为抗日独立大队大队长,王文星为副队长。抗日独立大队下设三个中队,第一中队长姚文青,第二中队长盛交,第三中队长陈全栓,抗日独立大队设有地雷班,班长王国太。抗日游击大队由古县村人卫恒筹备组建,于1945年4月初在古县村正式成立,卫恒任大队长。抗日游击大队下设三个中队:第一中队长阎戊辰,第二中队长陈学渊,第三中队长朱正兴。抗日游击大队另设情报组,组长陈明科,大队选拔30余名精干,为常备兵员,其余队员平时生产,战时集中。抗日游击大队共有队员300余人。卫恒为人忠诚,有勇有谋,自幼与杜秉灿相交甚厚。驻扎在横水据点的侵华日军频繁到古县村“扫荡”,扬言要抓到卫恒。侵华日军还公开派人向卫恒索要鸡鸭和鸡蛋,限令卫恒当日送到,否则就把全村烧光。侵华日军还要卫恒派一个联络员天天为日军送情报。1945年6月,侵华日军逼迫卫恒在古县村建立伪政权维持会,为应付日军,群众选卫恒当了保长。1945年3月底,杜秉灿写信约卫恒到元庄瓦窑坑见面。指示他表面与日军联系,实际要组织群众起来抗战。卫恒回村后,分别在全保下辖的15个村庄召开座谈会,宣传抗日。经过8天的酝酿,一支群众性的抗日游击武装便迅速组织起来,还有许多爱国青壮年纷纷报名参加抗日游击队。卫恒挑选30名精壮青年,组成常备队,分编为三个班。卫恒按村民人口的10%,抽出300人,分编为三个中队,统一组成抗日游击武装大队,抗日游击武装大队由卫恒担任大队长。当时,古县村所处环境非常复杂,村西5华里是日寇据点横水镇;村东北6华里是国民党县长姚安之残部盘踞地刘庄东地村;村东南10几华里是地主恶霸所组织的“剿共军”驻在南达宿村;古县村北不足10华里有八路军游击武装营地香坊沟。在杜秉灿的组织领导下,古县村的抗日游击武装大队很快与文公村王振武抗日游击中队、马岭村马子良“人民抗日自卫团”、姚凹村常子荣抗日大队、北达宿村马元凯抗日“联庄会”紧密联合。抗日力量遍布孟津明达、寺凹、小梵、马岭、樱桃沟、常袋、姚凹、新店、文公等村。抗日武装占据了西接新安,北至煤窑,东到长华,南至洛阳的洛、孟广大地区。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为了统一组织,加强领导,根据中共豫西二分区司令员韩钧的指示,洛孟抗日办事处对下属武装进行了整编。1945年5月,洛孟抗日独立团正式成立,杜秉灿任团长,下设四个大队,第一大队队长卢济生、副大队长郑兆祥;第二大队大队长高榜、副大队长王文星;第三大队大队长卫恒、副大队长闫戊辰;第四大队大队长常子荣、副大队长马子良;洛孟抗日独立团另设警卫排,排长杜雷;专设地雷班,班长高英子。整编后的洛孟抗日独立团共有500余人。洛阳军分区派连长方治珍、指导员齐文明负责对洛孟抗日独立团的战士们的军亊训练。七、丰功伟绩永著史册在洛孟抗日独立团的強大政治瓦解和军事攻势下,侵华日军的伪警备队、情报队纷纷投诚反正,干训队也开始瓦解。横水周边各村刚刚建起的日伪基层政权大都涣散。特别是古县村、文公村都驻扎有抗日武装,上院村、元庄村的抗日武装更加活跃。侵华日军石桥中队已是四面楚歌,为作垂死挣扎,敌人东拼西凑,拼命对游击区进行疯狂大“扫荡”,残存日伪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把百姓各家抢劫一空,妄图以此挽回败局。1945年5月,日伪军对古县村就进行了4次大“扫荡”,对上院村进行了2次大“扫荡”。仅1945年3月、5月、7月,侵华日军曾三次从洛阳、巩县、偃师等地拼凑“剿共军”千余人,对孟津西部抗日游击区进行“围剿”。国民党县长姚安之不断派遣武装特务,混进游击区,散布谣言,抢劫截路,杀人掠货,动摇抗日军心民心,企图分化抗日武装。姚安之率部在上院村烧毁了洛孟办事处警卫班长杜雷的住房;在古县村烧毁了抗日游击大队长卫恒的全部宅院。抗日游击队教导员卢希鼎被投靠姚安之的叛徒高榜杀害。敌、伪、顽的猖狂进攻,疯狂“扫荡”,一次次都被洛孟办事处领导的洛孟抗日独立团打垮粉碎。洛孟抗日独立团由群众武装配合,在横水东岭截击日伪军,战斗从上午10时许持续到下午5时,日伪军负伤两名。洛孟抗日独立团战士于同仁壮烈牺牲。1945年某天,横水据点的日伪军倾巢出动,偷袭驻扎在古县村西天神庙内的抗日独立大队。卫恒带率领部下战士前往解围,洛孟抗日独立团内外夹击日伪军,日军死伤3名。洛孟抗日独立团战士王金、齐相云在敌人突袭时牺牲。1945年5月,日军突然包围洛孟抗日独立团在道庄村的驻地。卫恒闻讯,立即率领部下战士前往反击,击溃日军,活捉一人,押送至新安县洛阳军分区埝坪司令部。1945年5月,日军“扫荡”古县,奸淫掳掠,抢劫粮食4车,约5000斤,耕牛4头,骡马2匹。卫恒带领抗日游击大队击溃日军,夺回所有粮食和牲畜。日军逃跑时,抓走群众15人,带回据点严刑审讯,逼问游击大队活动情况和人员名单,村民宁死不屈,无一人暴露情况。日军无奈,让汉奸要挟被俘群众家属,村民们以6两黄金赎回。1945年5月,洛孟抗日独立团在洛阳军分区部队支援下,联合打击在上院、官庄“扫荡”的日伪军。激战6小时,打伤日军2人。1945年5月8日,“剿共军”千余人从洛阳进犯横水元庄、上院等地。沿路搜索抢劫,扬言要把孟津西部八路军全部消灭干净。在东相留,被洛孟抗日独立团全部歼灭,获枪千余支。1945年5月14日拂晓,日伪军“扫荡”古县。枪杀村民陈升、陈老十,用刺刀活活戳死70多岁的老太太李氏。烧毁卫恒宅院房10间。房内存放军火,粮食全部化为灰烬。卫恒率部奋勇抵抗,打死日军3名。1945年5月17日,日军再次骚扰古县。卫恒、常子荣带领所部武装包围日军,打死敌5人。队员陈振邦、崔科在冲杀中牺牲。1945年5月20日,王文星地雷班在横水东岭一带埋设地雷,炸死“扫荡”日军2人,炸伤11人。1945年5月22日下午,卫恒率领洛孟抗日独立团一部在横水东簸箕岭埋伏,截击从长华据点返回横水的日军,打死打伤敌3人。1945年5月24日,洛孟抗日独立团在常袋琉璃庙截击日伪军,打伤敌7人,俘虏20人,缴获步枪15支。1945年7月,洛孟抗日独立团围歼“剿共军”千余人。打死敌15名,打伤20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在洛孟抗日独立团打击敌人猖狂“围剿”的同时,洛孟办事处还领导了反敌特破坏的斗争,抓获了汉奸特务张振甲等人。洛孟办事处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审判张振甲后就地枪决,有力地打击了敌人。1945年9月,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杜秉灿领导的孟津抗日武装大队和洛孟抗日独立团谱写了一曲全民抗战的不朽凯歌,历史不会忘记,横水人民在抗战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永著史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空山落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