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洛阳文化符号之六
2021/11/8 5:43:39 空山落叶

    

    我心中的洛阳文化符号之六2012年,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洛阳理工学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经过广泛推荐、筛选和评定,洛阳十大文化符号脱颖而出,成为体现洛阳的人文渊薮、彰显洛阳精神的十大文化符号。排在洛阳十大文化符号第六位的是:武圣林庙、祈福圣地--关林。关林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矗祠庙,后隆墓冢。由于此处为关公钟灵之所,自有挥之不去的精神统摄,也有森然肃穆的气氛,游客至此,心存敬畏,焚香祭拜,追思英雄,是直接体现关公信俗的场所。关林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关庙,是中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关公圣域,忠义仁勇的关公精神,千秋彪炳的英雄品格,都在这里一一得以彰显。举世瞩目,信众络绎,香火极盛,影响极大。关林在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是中国独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林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关林又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所建,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在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关林也是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艺术馆中陈列有很多珍贵的中国历代碑刻。公元219年冬天,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大义归天。公元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将关羽首级献于洛阳曹操 ,曹操敬慕关羽生前的为人,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关林庙创建至今已有1790余年。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朝廷扩建关林庙,扩建后的关林庙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明朝廷敕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开始被封为“武圣。”清顺治五年(公元1649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明清时期,皇帝多次遣官到关林致祭。1980年,在关林设立有洛阳古代艺术馆,陈列古碑志石刻。2008年,由洛阳市申报的关公信俗,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信俗的遗产地,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洛阳民间俗言“农历九月十三,老关爷磨刀,”在这一天,洛阳大部分地方都会普降甘霖。洛阳人取关圣的忠勇仁义,把关圣作为财神供奉,人们还把关圣当做门神,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关圣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大大小小的关公庙遍布洛阳城乡,是洛阳各地拥有量最多的庙宇。“关林翠柏”因此成为“洛阳八大景”之一。1994年,关林成功举办了朝圣大典。此后,每年的9月29日,海外关氏宗亲云集关林,举办隆重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关林朝圣大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从1994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八届。2007年4月,关林朝圣大典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怎么说,关羽是集中华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人心目中崇拜的理想中的英雄。名德相符,厚德载物,人无信不立,关羽足堪称中华圣贤。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珍惜洛阳文化符号,是每一位洛阳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空山落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