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洛阳文化符号之八
2021/11/12 5:35:00 空山落叶

    

    我心中的洛阳文化符号之八2012年,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洛阳理工学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经过广泛推荐、筛选和评定,洛阳十大文化符号脱颖而出,成为体现洛阳的人文渊薮、彰显洛阳精神的十大文化符号。排在洛阳十大文化符号第八位的是:国色天香、百花之王--牡丹。牡丹是百花园中的花王。古人早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谓,今人也有来洛阳赏花的情结。牡丹的雍容华贵拥有富贵祥瑞意象,吻合国富,象征民强,也与时代贴切。而洛阳牡丹文化节弘扬并拓展了牡丹文化,使这一美丽徽章更具洛阳潜质,人们一想到牡丹,就想到了洛阳。洛阳因牡丹而芳香,牡丹因洛阳而华贵。牡丹花王姚黄诞生于今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白司马坂;牡丹花后魏紫诞生于今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魏家坡宋代宰相魏仁溥府中。洛阳地区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是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九大色系、十种花型、一千多个品种。1990年统计,洛阳牡丹品种属红色系的有204个,白色系有67个,粉色系有133个,黄色系有11个,紫色系有69个,蓝色系有26个,绿色系有4个,黑色系有20个和复色系4个,总计538种颜色。今洛阳城乡共有960多个牡丹品种,占全国牡丹品种总量的67.25%。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公元960年-1279年,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阳。这一时期有关牡丹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今洛阳市孟津区、新安县、伊川县、汝阳县等地境内的牡丹种植遍布城乡,特别是药用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数万亩。反季节牡丹、牡丹插花、多彩牡丹、牡丹籽油、国花坊脱水牡丹等牡丹产品也先后问世。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命名牡丹花为洛阳市“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起,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三十多届牡丹花会。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2017年4月中国洛阳牡丹节,孟津县朝阳镇崔沟村老人崔月奇院子中的一株“牡丹王”已开花450朵,惹得天南海北的赏花客都来瞧稀罕。这株牡丹是崔月奇1957年在嵩县白云山黑龙潭做木工时偶然挖到的,这株牡丹养了29年都没开花,1985年开5朵花;2001年开到100朵花,2017年“牡丹王”已开花450朵。2005年,崔月奇老人参加洛阳市首届花王大赛,这株牡丹王获得“单株造型最奇特牡丹”称号;2007年,牡丹王又以单株花开245朵,摘得花王大赛“单株开花最多牡丹”称号。白居易咏《白牡丹》诗:“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空山落叶咏《山前牡丹》诗曰:山前牡丹方盛开,花团锦簇似蓬莱。蜂蝶飞舞春园醉,天香染衣织女裁。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珍惜洛阳文化符号,是每一位洛阳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空山落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