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校老师的《品味杂卦》
2022/3/8 空山落叶

郭校老师的《品味杂卦》孟津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者有郭校老师,所谓做大学问,郭校老师是原孟津县教委教研室主任、孟津县易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有《周易六十四卦浅识》《春德堂文存》等专著,曾经主持编纂了《周易研究》期刊,并被河南省易学研究会特聘为理事、洛阳周易学会理事,堪称易学大家。所谓做真学问,就是只做学问不计名利,郭校老师八十六岁了,还经常为《老年春秋》、洛阳历史学会期刊上撰写论文。前几天空山落叶去探望郭校老师,他拿出了新作《品味杂卦》一文,空山落叶看后茅塞顿开,感悟颇深。据空山落叶所知,《杂卦》是周易十篇传文中的一篇,和《序卦》《说卦》三篇重要文章俱在汉代时在孔府的夹壁中发现,随即列入周易传文中,成为周易十篇传文中即“十翼”中的经典。《杂卦》全文如下:《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郭校老师的新作《品味杂卦》一文至少有以下三点堪称新发现、新创造、新观点。今列举于下。郭校老师认为:《乾》《坤》两卦,在《序卦》《杂卦》中都列于前两位,地表的水与地面亲密接触称为“比”,《师》与《比》相辅相承,地水师与水地比,表达了水与地的善处友邻而相得而乐。研究周易者往往认为,师出以旅,比为竞争,把《师》卦与《比》学卦表述为互不相容,相互为敌的关系。其实,《师》卦与《比》卦还有另外一层关系,有相互交螎、善于相处、相得而乐的关系。譬如“危机”一词,危险之中各有机遇,相斗之时,各有利弊,只有和合才能共赢。这种见解,前无古人。郭校老师认为:《序卦》中《临》和《观》两卦,泽上有地为《临》,《临》的本义是“伏”;《临》的卦象是“伏在沼泽地的高岸上看水”。《临》是伏临天下,俯视下民,伏临天下,俯视下民的真正目的是“给予”,给予什么?给予人民更多的实惠。其实践意义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否则的话,既临又观没有一点实际意义。郭校老师认为:《杂卦》中的《蒙》卦后面有缀文“杂而著”,而洪迈《容斋随笔》中写作“稚而著”。郭校老师认为:《杂卦》原文中的《蒙》“杂而著”是误写,正确的原文应该是“稚而著”,否则就讲不通。《杂卦》中的《丰》《旅》两卦的原缀文是“丰多故也,亲寡旅也,”郭校老师考证说,这组缀文的正确缀文应该是“丰多故也,旅寡亲也。”郭校老师的这种解读,让空山落叶钦佩之至。杂,然后彰显;远远没有稚“然后彰显”,解读得圆通。杂,怎么能启蒙呢?让幼稚的童子经过学习而明白事理,而杂不能使幼稚的童子明白事理。原序卦中:“旅,亲寡旅也,”显然没有“旅寡亲也”意义准确。
空山落叶询问了郭校老师的饮食起居,得知老师头脑清晰,还日有所学,捉笔撰文,很是欣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老有所学,老而益学,老而持学,老而研学,所为者何?为学也!非为其它;为学也!非为名利,郭校老师真堪称为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者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空山落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