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河亭说
2022/3/8 空山落叶

洛阳河亭说
顾名思义,亭通停。建在山顶的亭子,人们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河亭就是建在河边的亭子,一般建在河边渡口附近。河亭,是和友人分别的地方,既可以在亭中置酒话别,也可以借亭子遮风避雨等待渡河。孟津是洛阳的北部门户,随着渡口的迁徙,孟津历史上曾建有不少河亭,如河清亭、大观亭、潜亭、观澜亭、临平亭等。既然有亭子,就会有故事。文人骚客在亭中饮酒话别,不少故事就遗留在他们的诗文中。临平亭在今洛阳市孟津区光武帝陵之北,史称河亭,又称洛阳河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四王礼考十九》:“光武葬原陵,山方三百二十三步,高六丈六尺。垣四出司马门。寝殿、钟虡皆在周垣内。提封田十二顷五十七亩八十五步。《帝王世记》曰:‘在临平亭之南,西望平阴,东南去雒阳十里。’”唐代诗人王建《送人》这首诗就写于洛阳孟津河亭:“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回首不相见,行车秋雨中。”唐代诗人李益《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离亭饯落晖,腊酒减春衣。岁晚烟霞重,川寒云树微。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还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飞。”李益在诗中说,我们在洛阳河亭落日的余晖中饯别,腊月里饮酒也不觉得冷,棉衣脱去穿着春衫。快要过年了,寒烟和晚霞滞留在冻云中,河边的树木一派萧疏。你们从千里之外赶来相聚,彼此已经十多年没有相见了。可惜我们相聚交谈的时间太短太短了,就像翔落在河之洲上的大雁,彼此匆匆见了一面又要各自飞去了。宋人司马光《去岁与东郡幕府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怀》:“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因犹挥落尘,暝不顾归鞍。多事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从司马光的诗中可知,他对一年前和洛阳幕府在洛阳河亭那次游历印象深刻。那次相会也是在寒冷的冬天,“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寒冷并没有阻断挚友的诗情,大家“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因犹挥落尘,暝不顾归鞍。”为了抖落心中的困惑和疲惫,天色已经黄昏也不愿分手。司马光感叹说:“我们各自被俗事缠身,见一面也这么不容易。天天堕落在红尘中不能自拔,如今又像游子一样被名缰利索捆绑客居在京城。从以上引诗中可知,文人偏偏喜欢相约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聚会送别,其主要原因一是要在年关临近匆匆话别,分别后各自回家和亲人团聚,年后就要到新的地方任职。二是冰天雪地的冬天河亭上游人稀少,河亭上正是文人们对雪狂饮的好地方。由此可见,“河亭吟雪”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理想生活追求。这和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的心境类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空山落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