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学经典.周易丛书》成稿之际
2022/3/17 空山落叶

    

    写在《国学经典.周易丛书》成稿之际

     洛阳市孟津区雷河村附近的龙马负图寺始建于晋代,至今有1700余年历史。龙马负图寺东厢房内壁,镶嵌有1999年刻制的周易经传全文南阳玉碑刻。全套碑刻共90块刻石(包括序言2块、署款一块),总长度63米。这套完整周易经传碑刻原本,依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中国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的专著《周易经文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碑刻先后经原孟津县教委教研室主任、孟津易学研究会秘书长、《易学研究》杂志执行主编郭校老师多次校对刊误;又经洛阳市周易学会常务理事、孟津易学研究会理事李根柱同志追踪校对;再经刘刘大钧教授的周易博士生多次校对;最终经刘大钧教授亲自校订作序,才得以付诸碑刻。龙马负图寺周易经传全文,是刘大钧教授一生对周易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在龙马负图寺周易经传全文母本中,刘大钧教授对周易研究的重大贡献可以概括为:科学考订,超越古人;正本清源,流传千古十六个字。自周易诞生以来的至少三千年间,由于各个时代特别是汉唐及其前后的、朝廷公认的正宗教授易经及解经注经的先哲大家,门派纷呈,各自标榜,特别是“王弼扫象”之后,众多周易经传版本错简、断简、断句没有统一标准版本,文中时现经文传文互篡、卦辞爻辞错乱、标断讹误等错误。近现代考古发掘,不断有新发现资料补充,特别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的出土,刘大钧教授借古鉴今,纠正了周易经传流传史上的诸多错误,还原了周易经传的本来面目。龙马负图寺这套周易经传全文碑刻,是目前国内以至世界上最完整最具权威的碑刻,堪称龙马负图寺的镇寺之宝。这套碑刻问世后,原孟津县政协常务副主席、孟津县教委主任、孟津易学会会长孙顺通视若拱宝,为了使广大易学爱好者能读到该书,遂定名《周易》,依原版付印了线装书数百册。1993年,孙顺通先生主编了《河图之源》一书,并同时创刊了《易学研究》杂志。遗憾的是,虽然拥有了周易经传全文权威版本碑刻,但没有经传全文的权威解读善本。当时的易学热在中华大地上方兴未艾,中国周易学会首任会长、武汉大学哲学系唐明邦教授;刘大钧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顾问、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河南省易学研究会首任会长董应周教授;河南省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蔡运章教授等,多次莅临孟津指导学习周易。孟津郭校老师博学强记,学贯古今,发弘愿要写出龙马负图寺周易经传全文“经传浅释”解读本。郭校老师所著的“经传浅释”,于1993年至2000年先后八年间,分期在《易学研究》杂志上发表。郭校老师所著的“经传浅释”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国内外易学同仁的盛赞,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潮。至2000年1月,郭校老师著的“经传浅释”共发表了44卦。《易学研究》杂志却因种种原因停刊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郭校老师著的“经传浅释”深入浅出,丝丝入扣,从卦名、卦辞、爻辞、卦象、象辞、彖辞、爻位、卦德、卦理、字考、词义、总论,以及十翼等层层递进,纵贯六经,旁及百家,详解了六十四卦相互之间的卦变、爻变、乘承、比乘、中正、当位、不当位、互卦、综卦、反对等卦象卦辞入手,提纲挈领,形象生动,简洁务实地解读了周易经传全文,使人耳目一新震聋发聩。郭校老师坚持以中华文化的象数理来解读周易经传,对某些浅陋的学者把周易经传称为“卜辞彙编”的说法,给予了有力的回击。“经传浅释”堪称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经典,雄文一出,三才震撼。可惜“经传浅释”仅写出了四十四卦,尚缺二十卦不能全璧。2021年,郑州周盟女士入驻龙马负图寺。周盟女士雄浑大气,对中华文化经典研究颇深,历有年月,曾捐资数千万元扩建重修了洛阳孟津宜苏山炎帝庙。在李根柱的推介下,周盟女士决定担纲编纂出版大型系列丛书《国学经典.周易丛书》。年已八十六岁的郭校老师毅然在春节期间重又拈笔,历经数月补撰了“经传浅释”后二十卦。开笔撰写,大雪纷飞;书稿完成,冰消雪螎。《周易》成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今龙马负图寺有伏羲、文王、孔子庙貌在焉!《易.乾.文言》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洛阳孟津龙马负图寺作为伏羲画卦地、伏羲祭祀地至今历世1700余年,期间八易寺名,历经十六次重修。伏羲氏一画开天,肇始文明,今经典在此,文以载道,堪称国学殿堂可以无“大过”矣!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空山落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