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图河
2022/8/26 3:11:31 空山落叶

图河流域除卦沟遗址、负图遗址外,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朱寨遗址,朱寨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朱寨村。北纬34°48'12.1";东经112°32'21.9";海拔高程192m。
朱寨遗址东西长81米,南北宽70米,面积4128平方米。该遗址位于图河北岸,地表采集到的遗物较少,主要在遗址区所暴露的断崖文化层中采集到一批胎质松软的红陶片,均为手制,这批陶片多夹有粗砂,其表粗糙,部分陶片为夹蚌陶或夹碳陶。其中属于裴里岗文化的陶器器类有深腹钵、角把罐、圈足器、筒形罐。属于仰韶文化早期阶段的陶器器类有钵、大口罐、小罐、缸,这些仰韶文化的陶片多为素面,偶见弦纹,另在遗址东部的一段断崖处采集到3件陶饼,这3件陶饼均用泥质红陶片加工成圆饼状。该遗址的文化内涵比较单纯,从采集到的遗物分析其年代从裴里岗文化延续到仰韶文化早期,是一处很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图河之名同卦沟一样古不可考,图河顺卦沟而下出沟口流经龙马负图寺注入黄河。图河自源头至人黄河口全长21.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3.3平方公里。
新中国建国初期,图河水量锐减,但水流淙淙,常年不断。随着人口增长造成的植被破坏和地下水位下降,现在的图河已经变成了一条季节河,但在图河腹地仍有溪流时断时续。在距今六十年前的时候,图河还基本持有原貌,图河流域水草丰茂,河水丰沛,鱼虾戏游,野鸭群集,鹭鸟觅食,满河喧闹。
图河水大时可以行船。夏秋季节水势大涨,波浪汹涌,蔚为壮观。清代作家、孟津知县赵擢彤曾写诗描述图河夏涨之非凡气势,诗曰“急雨落图河,水天浑一状。倾耳聆涛声,纵眸看夏涨。晚来水渐平,渔歌发清唱。”
“图河夏涨”早在明代早期就被列为“孟津八大景”之一。
图河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伏羲在图河与黄河交汇处发现了龙马,然后降服龙马,经过潜心研究,根据龙马背上的旋毛图案而悟出八卦。
传说有一天伏羲在图河与黄河交汇处发现一匹神兽,那神兽龙头马身、颈背上生满鬃毛,浑身毛色红绿相杂,颈毛和腹部下有些地方还长有龙鳞。特别是龙马颈项下鳞甲闪烁耀眼,背前生有双翼,高八尺有余,十分雄壮。那马不但会飞,而且在水面上凌波踏浪,行走如履平地。伏羲见后很感惊奇,便想法去捉龙马。龙马受惊就逆图河如飞般往卦沟飞跑,伏羲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卦沟负图村黑龙潭附近才捉住了龙马。
收降龙马后伏羲仔细研究,又发现龙马背上有一窝窝旋毛,像是一幅幅图案。伏羲深感龙马是天降神兽,背上的旋毛隐含着十分玄奥神秘的内容。自此伏羲就昼思夜研,天天对照龙马身上的旋毛仔细揣摩,最后悟出了先天八卦,并以八卦来类比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有关伏羲获龙马的故事,清代初年顺治皇帝时的礼部尚书孟津人王铎写有《龙马记》,现刻碑存于负图寺。《龙马记》中说,我小时候到河滩玩耍,听一些老人说,这河里水下有很多石头,流水常有响声。曾经出过龙,相传以为是怪事。我也感到惊奇。过了几十年看到碑上的记载,才知道传说的是伏羲画卦的事。伏羲画八卦是从见龙马背上的图才开始的。龙马所出的那段河流,就是现在今洛阳市孟津区城西北边黄河中旋涡倒流的那个地方……查一下龙马负图的图画,龙马稍有点象毛色呈鳞状斑纹的青马,它踏水而行,会留一串火花。身上布满龙鳞,头嘴鼻都像龙,呼出的气结成云,头上无角。它的毛的纹理呈八卦形,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它涵盖天地鬼神之道,是千古文明的始祖。
打开孟津卦沟和图河流域行政区划图,我们面对的是一连串有趣的村地名:风台、伯乐、瓦店、卦沟、负图、朱寨、上河图、沟口、孟河、马庄、雷河、下河图、雷湾、卫河、负图寺、郑河、陈河、西李河、东李河。
风台:风台村又名凤凰台村,村南台地有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风台遗址。《周易》一书中说,伏羲画卦观鸟兽之文,鸟即为凤凰,兽就是龙马,凤凰台村之称名亦与伏羲画卦有关。
伯乐:伯乐是卦沟主沟的起始,也是图河的源头。伯乐村有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伯乐遗址。
瓦店:瓦店是古化石出土地点,有古代陶器作坊遗址。瓦店村有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瓦店遗址。
卦沟:卦沟附近有黑龙潭、白龙潭,响波潭。卦沟遗址是仰韶文化遗址、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负图村:传说伏羲在此研究龙马身上的图案并因此悟出八卦。就是清代林东郊先生所到的“图山庄”。负图村附近有负图遗址、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寨村:朱寨村附近的台地上就是属于裴李岗文化的朱寨遗址发掘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河图村:因伏羲追降龙马经过该村,古人因此给该村命名上河图。 沟口:卦沟自此为止,图河自沟口进入黄河冲积平面。
孟河村:明代赵谱校注的《奇门遁甲》一书中,载有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说的一段话:“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文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孟河指图河该段局部,也就是伏羲追龙马见图的地方。村名因此而由古人命名。
马庄村:马庄村又名献马图庄,传说献马图庄是伏羲养龙马的地方。现在的马庄村一个村子仍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各自各叫前圈、后圈。传说前圈、后圈是伏羲饲养龙马的养马圈。清末时村里还保存有“拴马桩”遗址。
雷河:《太平御览》:“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雷河村傍图河而建,雷河和古之雷泽有无关系,尚待考证。雷河之“雷”字,代表八卦之震卦。
下河图:下河图村处图河下游,有可能相对于上河图村而得名。
负图寺:全称:孟津龙马负图寺,始建于晋怀帝永嘉初,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寺内现仍供奉有人文之祖伏羲,另有华夏祖先炎黄二帝,和周文王、孔子等古圣先贤。孟津龙马负图寺中建于明代成化年间的伏羲殿,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河、卫河、陈河、西李河,东李河等村,诸村民间有一个共同的传说:伏羲死后,龙马愤而绝食,狂嘶哀鸣,痛苦地在地上扭动身子滚来滚去,致使图河附近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上,出现一道道深沟,从而形成八条河流,这八个村子就以河为名。同时八条河也正应八卦之数。东李河村就位于图河与黄河交汇处。
一条卦沟,一条图河,产生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起于何时?这些村子何时得名?
图河是一条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化河;是伏羲文化的故事河;是一条发掘不尽的文物宝藏河;是一条从历史深处流往永久的神河!
负图寺顺黄河而下约5华里,邙山脚下有村曰:下古,下古村对应邙山上有村曰:上古。中国历史上称伏羲时代为上古,称孔子时代为下古。可见,这两个村名也与伏羲和孔子有关。
伏羲仍在。龙马犹存。这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空山落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