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出版的未知“秘密”
2013/8/23 壹读

     本文刊登于8月19日出版的第27期《壹读》

     壹读微信ID:yiduiread

     文 | 王钟的

     摄影 | 于文国

     朱镕基此前的著作出版时,出版社方面曾提出,希望总理能为新书题写一句“不说假话”。但朱镕基认为这也属于为自己的书做宣传,最后还是拒绝了。

     2013年8月12日,人民大会堂,北京,《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发布。

     从“实录”的书名即可看出,这本书沿袭了他前两部著作的体裁。这是朱镕基退休后的第三本书,书中收入了他在上海工作期间的讲话,很多内容都属首次公开。

     1988年2月6日,农历腊月十九,沪上最冷时节,一列火车抵达火车站,60岁的朱镕基离开了生活近四十年的北京,从当时国家经委副主任的位子上“空降”上海。那一年的4月25日,朱镕基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场超出规定时间95分钟的演讲,在这次会议上,他当选为共和国的第九任上海市市长。

     时隔25年,人民大会堂的新书发布会现场,一段给当年上海人大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讲话视频被回放出来:朱镕基身着干部们还习惯没多久的西装,戴着一条绛红色领带,站在一架略显陈旧的立式麦克风前,向上海1200多万市民表态:“努力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镕基读完了文稿中的每一个字

     朱镕基一退下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悄悄开始了他从政生涯的资料收集工作。

     人民出版社编辑鲁静就是于2007年11月被借调到的朱镕基办公室(以下简称“朱办”)。六年前,鲁静第一次见到朱镕基,总理握着她的手风趣地说:“哦,这么年轻的女博士啊!”

     朱镕基迄今的三部著作《朱镕基答记者问》、《朱镕基讲话实录》、《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都是由人民出版社负责出版。鲁静发现,放在编辑组成员面前一千多万字的资料,都是工作人员从以往的现场音频录音以及视频录像资料中整理而来。“别人代笔起草的不收入;公开发表过的不收入;重复的不收入”,是朱镕基选文的原则。

     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告诉壹读记者,两年多前,《朱镕基讲话实录》还在编写时,就有上海的同志提出,“总理在上海的讲话也很精彩,能不能整理出来?”

     为此,在《朱镕基讲话实录》任务完成后,鲁静又在编辑组继续工作了两年。《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正是由朱镕基身边的工作人员,几位经济专家以及人民出版社的两位编辑组成的编辑组,从朱镕基在上海时期的300多万字讲话中,挑选出40多万字,形成了现在这本书。

     朱镕基书中的每篇文章一般都先由编辑小组粗选,在排除了和其他选定篇目重复的内容后,再送交朱镕基本人审定。

     朱镕基亲自读完了文稿中的每一个字,也会添加修改意见—人民出版社就保留有朱镕基的修改手稿。

     这是一本“领导干部的教科书”

     在编辑《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书稿的日子里,人民出版社编辑李春林改变了生活习惯:之前他习惯晚上看着报纸睡觉,而那段日子,他习惯看着书稿睡觉。

     阅读完书稿,李春林发现,这是一本“领导干部的教科书”。“不仅省委书记可以看,县委书记、乡党委书记也可以看。”李春林甚至觉得,“把朱镕基讲过的话做成语录,也许会更加精彩。”

     不过你在《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责编一栏找不到李春林的名字。“任民”是李春林和同事在这本书上的共同署名—因为后期参与编校的编辑实在太多了,署不过来,社长黄书元说:“‘任民’,谐音‘人民’,代指人民出版社的队伍,也包括所有的编辑组成员。”

     其中,李春林和他十来位同事负责的具体任务就是,核对文稿中的数据、人名、地名、引文和注释。朱镕基上一次所著的《朱镕基讲话实录》刚出版三天,就有读者打来电话,认为朱镕基讲话中引用的古文“浩浩汤汤”,其中的“汤”字应该加上草字头。李春林和同事们吓了一跳,赶紧再查阅古籍,才确定了按照古字可以不加草字头。

     不同于一般书稿的编辑工作,李春林将朱镕基书稿的编辑工作形容为一场大会战。人民出版社为此专门成立了项目组,从今年5月拿到书稿到8月正式问世,其间不到三个月,突破了一般图书三审三校的常规模式,这也不同于领导人著作出版的一般周期时长。

     为了这场抢时间的“大会战”,人民出版社从各编辑室抽调了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历史专业的编辑,展开了三轮审稿,而每轮审稿只留给编辑十天时间。十天时间里,编辑不仅要通读全稿,还必须逐页开展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增加的不仅仅是责编人数,相比以往出书,《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的编校流程也有变化,校对和责编同步进行工作,而并非常规流程里的先编辑后校对。

     朱镕基“拒绝”为自己的书题字

     1988年,朱镕基到上海时,正是上海最困难的时候。

     那一年,上海发生甲肝,人心惶惶;陆家嘴轮渡口因大雾弥漫,挤踏踩死了17个人;出租车不断曝出宰客新闻;肉类供应甚至要到外省市求援;煤供应紧张时,只够上海用18个小时……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并没有回避那段时间上海面临的严峻形势。付印前,朱办准备了几百份样书,送给了朱镕基的同事、旧部下和朋友,征求他们的修改意见。

     “征求了那么多人的意见,后来向相关部门送审时,也没有大的变动。”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介绍说,“大多数意见都是对这本书高度评价、充分肯定。”

     这本书最后整理和编辑,都坚持“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原则。

     众所周知,朱镕基曾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著名校训“不做假账”。朱镕基此前的著作出版时,黄书元也曾提出,希望总理能为新书题写一句“不说假话”。但朱镕基认为这也属于为自己的书做宣传,最后还是拒绝了。

     这次,人民出版社对于《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的发布宣传也可谓低调。黄书元解释说:“给领导人出书的压力本身就很大。”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里收入的第一篇文章,最后确定为《把“桑塔纳”轿车国产化搞上去》,这是朱镕基被任命为上海市市委副书记的第三天,当时整个上海还没有几个人认识他,朱镕基讲话时的身份甚至也还是国家经委副主任。

     《开创街道工作新局面》,成为《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里收入的最后一篇文章。

     发表完这篇讲话几天之后,1991年4月,朱镕基回到北京,当选为共和国的副总理。

     ===========我是分割线===========

     招商银行提醒你,刷卡消费可得悠着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