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本期内容会让你深深怀疑自己丨壹读百科
2016/9/26 壹读

    

    

     急需一把尺子的壹读君丨李迷思

     坚信自己没有看错的壹读君丨清风

     壹读君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相信眼见为实。但在人生的某些瞬间,残酷的现实与心理的巨大落差,会让壹读君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深深的怀疑,甚至觉得自己眼睛出了问题。比如,这些时候:

     下面这张图中,两条蓝色的线段哪条长一点?

    

     “肯定是右边的呀!”

     可现实……

    

     图中的两张桌子,哪张更长一点?

    

     “这还用说,左边啊!”

     然而……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视觉的扭曲,还是智商的沦丧?欢迎关注本期《壹读百科》。

    

     要想弄清背后的真相,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视知觉。视知觉是,我们的眼睛接收到视觉刺激后,把刺激传导到大脑,之后我们的大脑再对这些刺激进行辨识等一系列的过程。视知觉包含了两个阶段: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实物都是三维的,可视网膜是二维的。三维信息在投射到视网膜上那一刻就被拍扁了,成了二维信息。可是,靠二维信息怎么能在大脑中构建一个三维世界呢?

     在视觉接收阶段,主要依靠双眼视差。我们的两只眼睛有一定的距离,致使每只眼睛看到的事物角度有细微的区别,这就叫做双眼视差,是我们区分远近和形成立体感的重要条件。3D电影就是运用了双眼视差原理,给双眼显示不同角度的图像,以达到立体效果。

    

     在视觉认知阶段,大脑构建三维世界靠的是“脑补”。怎么“脑补”呢?根据经验,大脑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大的东西在近处,小的东西在远处,被遮住的东西在后面……就酱,大脑用二维信息“脑补”出了一个有“远近”“深浅”的三维世界。

     可有时候,“脑补”并不太可靠。

     当三维的信息被拍成图片、视频等二维信息,双眼视差就不起作用了,只能纯靠“脑补”了。理论上,对于任何二维平面图像,都存在着无限数量的与之对应的三维图像。所以,想要欺骗眼睛,其实不是件难事,只要懂得玩弄“经验”,眼睛多半会上当。很多视错觉设计就是运用的这个原理。比如,下面这位脑洞大开的大叔。

    

     在我们的经验中,沙发应该比茶杯大很多,墙上的肖像画虽然看起来很小,但由于距离远,所以实际面积应该比较大。结果设计者反其道而行之,而囿于经验的我们就不自觉地陷入设计者精心布下的视错觉陷阱了。

     从这个角度,可以很好地解释最开始提到的那种现象。这种错觉叫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头错觉。

     虽然图是平面的,但线条的方向却给了我们类似下图的三维暗示。和凸出来的墙角相比,凹进去的墙角看起来离我们更远一些。但按照“近大远小”的认知经验,我们往往会“脑补”出凹进去的“墙”更高的感觉。而其实,两条线段一样长。

    

     趣哥:“说得这么高深,有什么用啊?能换来妹子吗?”

     这个知识点虽然不能帮趣哥换来妹子,但绝对能讨好妹子!

    

     同样一个妹子,同样一套衣服,是不是将领口拉成V字型显得更高更瘦更美一些呢?如果跟妹子逛街的时候,装作若无其事地说出这一点和它背后的原理,相信我,妹子对你的好感度绝对蹭蹭往上涨。

    

     上面就是著名的谢巴德桌面错觉,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杰·谢巴德创作的。一种理论认为,由于平行四边形的桌面以及桌边、桌腿给我们提供了三维线索暗示,所以,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用知觉三维世界的经验来解释图中的信息。于是,左边的桌子看起来更长一些,而右边的桌子看起来更方一些。其实,在二维世界里,两个桌面的形状和大小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理论解释。有人发现,即使在完全没有三维线索的图中,这种错觉依然存在。

    

     是不是感觉站着的长方形比躺着的更长一些呢?其实,下面的长方形是由上面的那个复制粘贴,再旋转平移得到的。这时候,再用三维理论解释显然就行不通了。

     心理学家们从其他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其中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我们视网膜上的感受器会相互抑制,使相邻的感受器作用减弱,这虽然能让我们更好地感知物体的边缘,但也会误导我们的大脑,使轮廓发生相对位移,产生了错觉。

    

     趣哥:“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我表示并听不懂。直接说怎么用吧!”

     要问这种错觉的用处,当然是帮心仪的妹子拍美照啦!每个妹子都希望拍出又高又瘦的照片,get到桌面错觉的你这时候就该大显神威了!一定要竖拍!竖拍!竖拍!壹读君只能帮你到这儿了!看好你!

     难道视错觉的作用就仅仅是帮妹子拍照?可不止于此。其实最青睐视错觉的,是各领域的设计师们。

     前几年大热的手游《纪念碑谷》的设计师绝对深谙此道。游戏画面中,空间结构的矛盾随处可见。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下面这样的。

    

     这个三角的任何一个角看起来都很合理,但从整体看就会看出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潘洛斯三角。要在三维空间中建构一个这样的图形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这样。

    

     如果是在三维世界中,想在这样一个“三角”上自由行走是不可能的,但在设计师为我们构建的假象中,艾达公主就可以轻易打破三维和二维的次元壁自由穿梭。虚实结合营造出的意境真是既神秘又美好,怪不得连壹读君都欲罢不能。

     同样不甘寂寞的,还有下面这些大神。

    

     遇到这么酷炫的斑马线,还不赶紧减速慢行?

    

     一夕之间,街道变汪洋?换我,我也不敢下脚。

    

     如果你想占停车位,比起放小马扎,这种方法更酷炫!

    

     这位大哥,您知道破坏名胜古迹是违法的吧?

    

     真的不会有人撞到墙吗?

     再看看这位空间设计师。

    

     换个视角看看。

    

     不得不说,还是你们城里人会玩!

    

     啊!害壹读君虚惊一场。

    

     美剧的布景师都是“大骗子”!

     当睁开双眼,大多数人都会天然地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而错觉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在这方面,哲学家们显然比我们有觉悟。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的感觉是可信的,但它们容易上当受骗。”马克思说:“要用辩证的、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话说回来,错觉虽然有时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但如果没有错觉,不也少了诸如上文的好多乐趣吗?这正是错觉的美妙之处。想象一下,一个全然由真相构筑的世界该是多么无趣啊。

     “趣哥,别量了!吃鸡腿了!它俩真的是一样长的……”

     参考资料:

     1.《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BBC地平线系列:眼见真的为实吗?,2010

     3.视错觉产生的神经机制,李小健 刘东台,心理科学进展,2008

     4.《心理学导论(第2版)》,黄希庭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错视,中文维基百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