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制服装吗?| 壹读百科
2016/11/8 壹读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咳咳,果然把你们骗进来了。不好意思,#壹堆饭#你们想歪了,早期的制服可不是这么玩的。

     作为一个三好有志青年,壹读君脑海里的制服装…是各种帅到天际的飞机师装。谁小时候没有个要当飞机师、宇航员的崇高理想呢。当然也有很多偶像级人物立flag在前引领我前进。

     比如汤姆克鲁斯的《壮志凌云》。

    

     比如三色台当年红遍省港澳的《冲上云霄》。

    

     比如帅到让自911陷入不景气的日本航空公司收到大量求职信的《Good Luck!》里的

     木村拓哉。

    

     比如演什么像什么《猫鼠游戏》的小李子 。

    

     但是这些这么帅气的脸蛋,也要有飞机师制服的衬托才能闪闪发光。人靠衣装这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不过飞机师制服可不是在有这个职业开始就有的。在1930年以前,飞机师的衣服是沿用以实用为主的一战时期的军队服装——有一个能容纳图表超大口袋的皮夹克上衣,有一条可以保护颈部的领巾,卡其色的裤子,黑色的鞋子或靴子,还有一顶适配耳麦的软皮革的头盔。到了和平年代,这些服装被迅速应用,不过更多是用于邮件和货物运输的飞行员。

     飞机也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之后才开始更多的用于运载乘客。30年代初,泛美航空旗下大部分飞机以“飞剪”(clipper)为名,是当时唯一能进行洲际飞行的客机。为了和邮轮竞争,泛美航空为乘客提供头等客位,参考海军的服装,重新设计了飞机师的服装。他们认为,这种像海军一样的飞行服,能让对搭飞机感到紧张的乘客对旅途更有信心,更有安全感。

    

     Pan Am剧照

     就像保罗·福赛尔说的,有的制服表明正直和德行(如牧师和修女、穿长袍的法官),有的表明具有专业知识(如海军军官、高级厨师、飞行员),有的表明可信赖性(如童子军、邮递员、快递人员),有的表明勇敢(如美国海军陆战队、警察、消防队员)…泛美航空的这种尝试,的确起效了。其它航空公司也纷纷山寨起这种制服,慢慢地也就成了行业制服的范式。

     看到飞机师的衣服,我们会知道他/她是飞机师;看到厨师的帽子,我们会知道他/她是厨师;看到警察的徽章,我们会知道他/她是警察…制服,从衣物到配饰,都在解释一个人的身份。

     一个人穿的衣服是不可以称之为制服的,只有当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穿了,我们才会觉得制服有意义。也就是说,制服不仅说了他她是谁,还划分了他/她是属于哪个小圈圈的。

     最早对制服有正式要求的大多是宗教、军队、政治体系内的机构。比如警察的有警服,军队有军装。他们有制服比较容易理解嘛,肃清正党,一个是说明合法性,一个是权威性。就好比今天路上你看见一衣服带着城管字眼的,咳咳,方圆几百里内又吃不到煎饼果子了。

     至于圈圈制服的意义,就比如当我们今天看到白大褂,会自然而然判断他/她是医生,以及相信他/她是专业的一样,因为我们相信医学,相信科学,相信专业。这可不是看医生的脸蛋决定的,而是他的工作制服背后所暗含的行业意义。

     但对于企业而言,制服在为个人添加了一个社会身份属性的同时,也是磨灭个性的一种发明。就好比今天制造业工厂的员工服,穿上工服,就代表你是我的员工,你要完成你的分内活。在我这里,你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无论你和张三李四在性格上有啥区别,在人生价值追求上有啥不同,都和我无关,我在意的,仅仅是你能产出多少。

    

     就像保罗·福赛尔说的,“世人共同面对的难题就是:每个人都必须穿制服,但同时又必须拒绝穿制服,以免自己珍贵的独特个性遭到抹杀。”

     不过在穿制服这件事情上,似乎日本是接受度比较高的。他们对社会中的角色感到自豪,认同企业团队的连带感和统一感。

     公元6-7世纪,商号、级别或行业制服开始拉开日本制服史的序幕。大商铺员工都穿染有“屋号”或“商号”的外衣,各类职业的职人也有其固定的服装。而现代意义上的工作制服,真正成为企业亮点,则是到了经济腾飞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广泛引入之后。形式感很重的日本人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之后更是将制服玩脱了,各行各业的制服装甚至都成为一种时尚。

     就比如空乘人员制服就是日本航空历史的重要写照,记录了整个商业繁荣时代的发展。二战后到20世纪初的60年间,日本两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和全日空的空乘人员制服更换了至少九代。

    

     日本航空第六代空乘服装

     日本航空公司还曾花大力气确保制服不会流入黑市,像是在制服上印有序号,记录流通过程;也不允许空姐辞职的时候带走制服;全日空更采取高科技手段,在制服内衬中放入芯片,一旦衣服丢失就可启用电脑追踪。

     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制服文化也经历了好长一段的低迷,尤其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各机构取消了女性职员的工作服。直到20世纪经济恢复发展至今,服务业才又开始引领制服回归,人们又开始好好工作了。从开始有现代制服起,到现在,制服的演变也可以看出整个日本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兴衰。

     我们对制服的癖好没有友邻日本来得疯狂, 而今天常常听到的制服控其实已经变了味。

     比如尽管我们离军人的身份的设置其实很遥远,但对迷彩服的爱好似乎从未停止过;尽管我们也没有喜欢当蓝领工人的积极想法,但是对工装裤好像也挺痴迷的;尽管我们离开学生时代已经很久,还是想要穿校服装嫩…

    

     我们今天更在意的是,这件衣服穿在我身上好不好看,消费嘛,图个高兴。尽管我可能也有个飞机师的梦想,但毕竟,不是每个人穿什么都能像什么的,对吧?

     资料来源:

     1.《知日·制服Uniforms》,苏静等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2.《品味制服》,保罗·福赛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The Unifor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athan Joseph and Nicolas Alex,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77, No. 4 (Jan., 1972), pp. 719-730

     4.《Organizational Dress as a Symbol of Multilayered Social Identities》, Michael G. Patt & Anat Rafaeli,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40, No. 4 (Aug., 1997), pp. 862-898

     5.Airline Pilot Uniforms, wikipedia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和壹读君勾搭的传送门

     联系电话:010-85690155

     人才招聘:recruitment@yidutianxia.com

     文章投稿:tougao@yidutianxia.com

     商业合作:business@yidutianxia.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