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的眼睛是怎么“闭上”的?
2023/4/16 17:44:27 壹读

     在这里大家可以对我们推送的内容,发表读后感想或者意见,说说你相似的经历等,可以向壹读君问出你的困惑,壹读君也会摘选有意思的内容进行回复。

     规矩还是一条:不论你是提问或者吐槽,请在留言中加上#壹堆饭#三个字,因为大家太热情了,你的信息可能会淹没在海量回复中,壹读君会不定时进行关键词搜索以防错过。

     1

     ing:#壹堆饭#君,我有个好兄弟(真不是本人)被分手啦,人家女孩就说不喜欢了,没说别的原因。然后我兄弟就走不出来了,每日以泪洗面,一直在追问为什么,还幻想人家能回头,而且他要当舔狗!怎么办呀?

     壹读君:目前你兄弟应该正处于恋爱“戒断期”或“哀悼期”。

     恋爱“戒断期”与毒瘾戒断期类似,因为恋爱会使人的大脑处于类似药物上瘾的状态;恋爱“哀悼期”会使人失落、孤独甚至抑郁,过程中还会无限放大恋爱中的美好片段。比起他现在的幻想、唠叨、舔狗行为,在“哀悼期”后还可能出现爱情信念崩塌,甚至人格改变的可能,情况非常危险!作为好兄弟,你确实该帮帮他。当初,球星内马尔与女友布鲁娜分手时,也曾一蹶不振,他的好兄弟梅西夫妇给他找了个同名、同款的女朋友——布鲁娜“2”。

     内马尔迅速恢复了生机 ↑↑↑

     所以,你也给你的好兄弟找个差不多的女朋友呗~

     2

     匿名:#壹堆饭#匿名,看了上一期的有条评论,说有些男人觉得自己DIY比夫妻啪啪爽,我也是这样。结婚两年,我每次在啪啪的时候假装很嗨,但是感受真的不如自己边看小电影边DIY,我应该要跟妻子坦白这件事吗?会不会影响夫妻感情? 壹读君:这要看你妻子的开放度及对“啪啪啪”的需求度了。

     有的妻子可能会计较,甚至认为你就是不够爱她;有些妻子可能很豁达,表示无所谓;还有些妻子可能表示:“这么巧?我也假……”并和你切磋同类电影的观影感受(此处省去3000字)。

     因此,影不影响夫妻感情,全看你妻子的价值观及你个人的表述技巧。如果你很擅长表达,且妻子很open,那就可以坦白。

     3 匿名:#壹堆饭#求匿要脸!话说为啥俩儿子的小鸡鸡长的完全不一样呢?一个包皮老长,一个看起来完美……这不应该遗传自一个爹,然后长的差不多吗?这其中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影响因素吗?

     壹读君: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兄弟俩来自一个父亲产生的不同精子,携带的基因本就有差异,再加上后天“成长发育”的因素影响,亲兄弟间也会存在一定差距。

     包皮长度如同人体的身高、体重,除“遗传因素”影响外,后天外伤、炎症、发育异常等因素,也会导致包皮变长。

     后天外伤单指阴茎部位的外伤,可能导致包皮血肿,并出现机化性粘连,甚至瘢痕等,导致包皮长度增加;在龟头处发生细菌感染时,会出现包皮龟头炎等疾病,并引起炎症性粘连,也会导致包皮变长;另外兄弟间的年龄差距会不会出现“时差”?发育期有快有慢,可能某个孩子还没“成气候”,鸡鸡没有追上包皮的“进度”,可以再观察观察。

     最后,包皮过长一般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需要到正规医院请医生诊断。如果医生诊断认为需要做手术,家长需要做好孩子的手术后护理工作,避免感染引发并发症。

     (也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包皮增长哦。)

     4

     文思:#壹堆饭#壹读君,我发现香港人的一些用字很特别,比如信用卡,他们用“咭”,肯尼迪翻译成“甘迺迪”,还有一些小区的名字“XX新邨”。“咭”“迺”“邨”这几个字很少在香港以外的地方见过,请问是怎么回事?

     壹读君: 香港人主要讲粤语,与所有方言一样,粤语的发音与普通话大不相同。

     就像你说的“咭”,普通话中的读音有jī、xī、qià,粤语读音为“ka”(短音),比“卡”的粤语发音“kaa”(长音)更接近英语card的发音,故此粤语中用“咭”作为“card”的音译翻译。

    

     “甘迺迪”的粤语发音比普通话“肯尼迪”,更接近美式英语中“Kennedy[?k?n?di]”的发音,追求英语音译的相似性,是两地翻译用字的主要差别。

     更有代表性的粤语翻译是英国前球星贝克汉姆的名字,在粤语音译为“碧咸”,用普通话发音理解觉得不可描述,但“碧咸”的粤语发音是“bik haam”,和英语发音就很接近了。

    

     就是这位贝克汉姆(碧咸)

     因此,香港的用字特色,和其粤语发音方式,及英语翻译的音译相似度有关。

     至于“邨”的发音、意思等同于“村”,也是“村”的古字。?

    

     《说文解字》中记载:邨,地名。从邑屯聲。此尊切。臣鉉等曰:今俗作村,非是。

     因此,“村”字才是后世引申出来的字,其实本字应为“邨”,但由于“村”字应用越来越广泛,取代了“邨”。只有香港还在使用,才被大家误认为是“香有文字”。

    

     5

     CC:#壹堆饭#西方人的蓝眼睛、绿眼睛与东方人的黑眼睛,看到的世界会有色差吗?

     壹读君:人类看到的世界确实有色差,这种“色差”源自人类眼睛内部视锥细胞的种类。

     与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人类的视锥细胞主要有三种,可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颜色,并通过人脑“RGB”色彩处理系统,看到缤纷多彩的颜色。但部分人的某种视锥细胞受基因问题影响,会出现某种颜色视锥细胞的“故障”,于是就会出现“色盲”“色弱”的问题,与普通人看到的世界出现严重“色差”。

    

     大家看看这是啥?

     “色盲”“色弱”广泛分布在各个人种间,与眼睛虹膜颜色没有关系。

     但蓝、绿等浅色虹膜与深色虹膜看到的世界确实存在差异:浅色虹膜白天看啥都是过曝(照片拍得过亮)画面;深色虹膜晚上看啥都是欠曝(照片拍得过暗)画面。

     除了视锥细胞,眼睛内部还有负责夜视感官的视杆细胞。有研究认为虹膜颜色浅的人,视杆细胞更发达,夜视能力也越强。中国广西曾有过“猫眼”男孩的报导,据说这个男孩虹膜是浅蓝色,且具有神奇夜视能力,同时眼睛不耐强光,白天总是眯着眼。

     而东方人的黑眼睛,夜视能力相对较弱,却更耐强光照射,这也是咱们“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原因吧。

     因为,太黑的地方真看不清啊……

     6

     Mr Free:#壹堆饭#壹读君,为啥人饿的时候感觉吃什么都是香的?吃饱后又觉得再好吃的东西也没那么美味了?这是身体本能反应,还是大脑给出的信号呢?

     壹读君:通常来说身体会在缺少能量时,向大脑传送“能量不足”的信号。激活大脑中控制饥饿感的神经元。

     这种神经元会促进人的觅食行为,增加人类对食物的“忍受能力”,使人吃下一些在正常条件下不会食用的食物,因此吃什么都是香的。

     吃饱后,随着饥饿感的消失,人类对食物的“忍受能力”降低,就会变得相对挑剔了。所以,饥不择食是人体与大脑“共同作案”的结果。

     7

     lan:#壹堆饭#菌啊!我最近在网上刷到乐山大佛旧照,原来佛像也会“整容”的而且和人方向相反,眼睛越整越“小”。以前眼睛是平视的,现在则是眼皮下垂,几乎快闭上。所以乐山大佛是怎么闭上眼睛的?

    图源:小红书@返影

     壹读君:其实佛像主要分为“开眼佛”“闭眼佛”两种,近期的乐山大佛“妆容”就是“闭眼佛”,就是视线向下的微睁状态。

     有网友说导游将此解释为“佛祖见不得世间疾苦”,其实佛祖更见不得眼皮底下的诱导消费、强买强卖吧……

     而供奉佛像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佛:精进修行者会供奉“闭眼佛”,因为“闭眼佛”眼睛向下看,代表自我审视,修行慧观;求吉祥如意的信徒会供奉“开眼佛”,因为“开眼佛”眼睛平视,代表观察世间,循声救苦。?

     对于普通人来说,“开眼佛”看起来或许有点瘆人,就像关公像几乎都是闭眼像,民间还有“关公睁眼必见血”的说法,很多人连睁眼的娃娃都接受不了……

     乐山大佛眼睛变化多,主要还是因为维修次数太多。为什么乐山大佛总要维修?因为乐山大佛“湿气重”。

     “湿气重”会让乐山大佛体表涂料更易滋生植物,破坏佛像外观。另外,佛像鼻子的内部是木质结构,更容易受潮,滋长微生物,也是每次修缮后最早出问题的部位。

     由于凌云山西面,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乐山大佛常年端坐水前。

     1300年前,建造者利用大佛的螺髻和衣领褶皱设置了排水沟槽,在大佛头肩胸后侧与山体连接处,凿了三个排水廊道,以防日晒雨淋,还在佛身周边建“大象阁”,可惜没有留下建造图纸,供后人参考。

     因此乐山大佛的原貌无人知晓,也不知道乐山大佛本是“开眼佛”,还是“闭眼佛”。而如何帮乐山大佛彻底祛湿气,也仍是后人钻研的艰难课题。

     8

     阿飞在睡觉:#壹堆饭#想知道禽类恐惧症的原理,每次看到鸡之类的鸟都会极度受惊,但童年时期没有与之相关的阴影……

     壹读君:“禽类恐惧症”又叫恐鸟症(Ornithophobia),是特定恐惧症的一种,指对鸟类和家禽特殊且不合理的恐惧。

     恐鸟症“患者”对鸟的恐惧程度不同,有的怕所有鸟类;有的主要怕大型鸟或野生鸟类;还有的主要怕鸟类标本;病情严重者连鸟的图片、视频都见不得……不知道宝子是哪种?

     成因方面,最常见的归因是“童年阴影”。“童年阴影”的类型有很多,有的是遭受过鸟类攻击;有的见过鸟类惨死的画面;有的受到过鸟类的“声波攻击”,并建立了对鸟类的恐惧。

     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晰记住所有“童年阴影”,因此你和鸟的恐怖故事可能藏在潜意识里。

     当然,和怕老鼠的道理差不多,恐鸟症也可能是原始恐惧的一种。老鼠能带来鼠疫,鸟会带来禽流感。在比较怕禽流感的美国,恐鸟症约占人口总数的0.9%,也不算罕见情况。

     而远古时期,体型比现在庞大很多的鸟类,也曾经对人类产生过生命威胁,例如1750万~1160万年前生活在陆地上的雷鸣鸟,身高超2.8米,体重达350~400公斤,不仅个头儿大,还是超级凶残的食肉动物,会追逐、踢踹、压扁猎物……

     可能恐鸟症患者的基因里,刻录了祖先对雷鸣鸟的恐惧?

     星标一下,我们永不走散~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金手镯到底要不要“贴膜”?

    

     点击图片阅读 | 石楠花臭上热搜,为什么还要大面积种植?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在看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