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搞笑吵架:“你不是畜生,你是个娘们!”
2022/1/15 23:32:41 国学新知堂

     01

     今早在网上冲浪,刷到一段深圳地铁上的吵架视频:

     视频里有意思的地方挺多。

     比如里面的中国女人一直在叫外国男人“滚出中国”、“滚出深圳”:

    

    

     而那个外国男人先是表示不理解:

     “就因为你是中国人,就可以把我赶出中国吗?凭什么?”

     发现讲不通,于是表示:

     “China is not like this.”

     (中国才不是这样。)

     “China is full of very nice people, you are not one of them.”

     (中国到处都是很有礼貌的好人,但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

    

     发现还是说不通,女人依然让他滚出中国,于是外国男人祭出了大杀招:

     “You are not from 深圳,Go back to your village.”

    

     这句一出就能看出来,他确实来深圳有些年头了。

     。。。

     这种一吵架就让人滚出XX的招数,我们其实已经见过不少次了。

     比如之前北京就有一位自称正黄旗的阿姨,开口就骂外地人,要外地人滚出北京:

    

    

     也不止北京。再往前数,国内许多大城市都出过这种本地人瞧不起外地人的新闻。

     也许是地铁上这位女士的发言确实没什么道理,又或者是确实对这种一上来就让人“滚回老家”的发言PTSD了,总之这段视频出来,支持这位女士的人并不多,大多数评论都认为她说得不对。

    

    

    

     不过这不是这视频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02

     最有意思的地方出现在最开始。

     我不知道拍视频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据两人吵架内容,女人好像推了、踢了这个男人:

    

     而男人不知道做了什么,总之一上来就直接开骂:

     “You are an animal。”

     “你就是一只动物。”

     暗示对方没有礼貌,举止粗鲁。

    

     一番关于“滚出中国”的扯皮后,女人回应道:

     “You didn`t like a man, you like a woman.”

     "你不像个男人,你像个女人。"

    

     别人骂她是个畜生(骂人的时候animal确实更适合翻译成畜生。),她说别人像个女人。

     这算什么骂法?

     我估计那外国人都被她骂懵了,不知道该接什么,于是自顾自重复:

     “I`m not like an animal, you are an animal”

     “我不像畜生,你才像个畜生。”

    

     而女人也一个劲地在重复:

     “You are a woman, you are a woman. You are not an animal, you are a woman."

     (你是个娘们,你是个娘们。你不是畜生,你是个娘们。)

    

     最后外国人不得不停止animal的话题,转而说自己受过良好的家教。

    

     这才结束了“You are a woman”的话题,让人无言以对。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这位女士一直试图通过骂男人“you are a woman”来贬低羞辱他,仿佛“like a woman”是一个比"like an animal"更严重的指控,仿佛男人像女人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比人不如畜生还要来得有羞辱性。

     但这到底是在羞辱对方还是在羞辱她自己?

     “你咋像个娘们一样”、“你咋像个男人婆。”

     “你还算不算个男人?”、“你怎么没个女人样?”

     这应该算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刻板印象之一了。

     我们试图规定男人必须大度、强势、不和女人计较,所以视频里这个和女人争执的男人自然被认为“不像个男人”。

     我们也试图规定女人必须贤惠、顾家、温柔,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很多强势女人会被教育“你这样会嫁不出去”。

     现在,越来越多女性已经醒悟过来了,意识到这样的刻板印象对自己是一种桎梏,意识到只要不理睬这种刻板印象,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由得多。所以她们即使被人骂“男人婆”,即使被人说“你咋像个糙汉子似的”也不会怀疑自己,只会觉得对方是傻逼。

     但男人不一样,很多人依然没意识到那种关于男子气概的刻板印象,其实是自己手上脚上的一层枷锁。

     03

     比如之前看过的一条新闻,说安徽庐江县城西新村的吴守春,在下班回家之后忘了给妻子罗某买鸡腿吃,于是妻子暴怒,和丈夫发生口角。之后根据死者姐姐描述:

     “死者想往屋外走,妻子却冲回屋子里拿了一把刀,把吴守春捅死了。”

    

     记者采访了周围邻居以及亲朋好友,大家都表示妻子一直以来都比较暴躁,经常辱骂、殴打死者。最近还打算让死者妈妈住到储藏室里去。

    

     而死者一直以来也都比较顺着自己老婆,经常是他站在那,被妻子扇耳光,他都不敢动的。

    

     这怎么看都是这个媳妇错了,男人是受害者应该被保护对吧。

     然而这件事发生后,最高赞评论是:

    

     这男人是个窝囊废。

     还有人顺着这个话,也分享了一个他们单位“窝囊废”的故事:

    

     等等等等,评论区的男男女女,一致认为这男人是个窝囊废,出现这样的事情主要因为这男的无能,“不像个男人”。

     这里恐怖的并不是出现了凶杀案,事实上中国有14亿人,每天都有凶杀案发生,这是几乎无法避免的。

     真正恐怖的是发生凶杀案以后,就因为这是家庭里的妻子杀丈夫,所以大家不认为凶手有问题,纷纷认为是因为丈夫不够男人,不够有“男子气概”。

     而这,其实是可以通过不停讲道理来避免的。

     还有,下面是另一个公众号中对于确定“你是否在一段虐待性关系”中的表格,用来教姑娘们判断自己是否处在“精神暴力”中。

     你可能身处于一段虐待性关系中的一些“信号”

     你的内在感受和想法

     你伴侣的行为

     你:

     大部分时候对你的伴侣感到害怕么?

     你的伴侣会:

     吼你或者羞辱你么?

     因为害怕会让伴侣生气而回避一些话题

     批评你,贬低你么?

     感到你为他做的事好像怎么做都不对

     你让你不想让朋友和家人知道他对你的方式(会尴尬)

     感觉你自己应该被惩罚或者被伤害

     无视或贬低你的意见和成就

     怀疑你自己是不是才是两个人中有问题的那个

     责怪你是导致他们的虐待行为的原因

     感到情绪麻木、绝望

     把你当作一个性的用具

     你伴侣的暴力或威胁性行为

     你伴侣的控制行为

     你的伴侣会:

     忽然发火么?

     你的伴侣会:

     表现的极端嫉妒和有占有欲

     伤害你,或者威胁伤害你/杀掉你?

     控制你去哪里以及你做什么

     威胁把你的孩子从你身边带走

     不让你见你的朋友和家人

     威胁如果你离开ta就要自杀

     控制你获得钱、手机、车的途径

     强迫你和ta发生性行为

     不断查岗

     毁坏你的所有物

     我当时的评价是,如果照这个标准,中国很大一部分男性都在承受着“精神虐待”。诸如下面的“冷暴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所有生活中。

     比如表现极端嫉妒和占有欲:

     “你为什么不给我看你的手机?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你对我还有什么隐私?”

     比如无视或贬低你的意见和成就,羞辱你:

     “你怎么这么没有用啊!”

     “你是不是个男人啊?!?”

     比如控制你的经济,孤立你:

     “工资卡给我,还敢存私房钱!”

     “你是爱我还是爱你妈?爱我还是爱你那帮朋友。还敢去见他们?!”

     删光你所有女性联系人。

     还有不断拿你和她的朋友/前任/以前追过她的同学相比,让你怀疑你才是有问题的那个。

     还有动辄一两天天,甚至长达一两周不联系的冷暴力。

     喜怒无常,阴晴不定。

     还有控制洗脑:我打你骂你是我爱你的表现,如果我不爱你,我怎么会打你骂你攻击你?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包容我的一切。

     关键可能不止妻子这样想。

     电视上、电影里、各种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把这种女对男的“完全控制”当作男人爱女人的表现。

     包括之前每年春晚小品里,都会有那么几个特别害怕老婆的男人形象,见到老婆战战兢兢,身上所有钱都要上交,手机里每一个联系人老婆都要看,认识的每一个人都要给老婆汇报。

     然后表现完这一系列显然是“虐待关系”的信号后,几个怕老婆的男人会正能量慷慨朗诵:

     “如果不是爱她,谁会这样呢。”

     仿佛在向全国人民喊话:

     爱情就是这样的,男人就是应该看到老婆就战战兢兢,女人就应该是母老虎的样子的。

     爱你妹啊爱。

     不对,这不是爱情,这就是货真价实的虐待,就是畸形的亲密关系价值观。但很多时候这些却被全社会包装成了爱情的一部分。

     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宣传,已经让很多男人没办法摆脱这种“男子气概陷阱”了,乃至于我写了上面这些,有男人说:

    

     乃至于NBA退役球星基德向公众承认说自己被家暴。

     她(乔玛娜)试图完全的控制我,甚至会让8岁的儿子到我更衣室里偷我的手机翻阅我的通信记录。

     她常常在我比赛的时候对我进行羞辱。

     她在家里常常用家具砸我,稍有不满就对我拳打脚踢。

     十年了。

    

     当时在某体育论坛看到的前排评论是“一个大男人被打成这样,真不是个男人”、“怪不得打球也软”。

     所以英国卫报说有40%的家暴受害者是男性,可惜因为全社会对这种反向暴力的不重视,乃至嘲笑,让不少比较老实的男性至今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中。

    

     。。。

     04

     当然远远不止家庭里,生活中关于男子气概的刻板印象更是伴随着每个男人的一生。就像深圳地铁上的吵架一样,它一般都是伴随着“你是个男人”、“你不是个男人”以及“你是不是个男人”出现的。

     事实上,“是不是个男人”可以说是操纵男人的一句魔咒。

     你可以用它劝不能喝酒的人喝酒,让不会抽烟的人吸烟。让不会打架的人打架,不敢抢劫的人抢劫,最后还能用它让满腹牢骚的人继续隐忍过活。

    

     无数男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人”,像“男人”一样活着,却一直意识不到其实这件事其实是没有必要证明的。

     不是吗?

     离开男子气概刻板印象的桎梏,停止被“算不算个男人”精神操纵。

     也许我们都能自由一点。

     最后。

     希望下次和外国人吵架可以用中文,也许能发挥得好一点。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从大学生挑战一万过一个月说起

     退休后,胡锡进骂了回去

     说说#裤裆民族主义#

     回复晚安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新知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