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研易多歧义,历史分析是正途
2022/3/8 国学新知堂



文|新知堂原创
做任何学问,哲学思辨都是最基本的方法。研究国学、研究《易经》也不例外。只是两千多年的经学传统,形成了迷信经典、迷信圣人的思维习惯。我们今天研究《易经》就一定要破除这思想禁锢。除此之外,历史分析的方法也应当是我们在研习《易经》过程中需要坚持的方法。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它。

《周易》这本书的成书过程并非如《易传》所讲,由伏羲画卦、文王演卦、孔子作传而成。凡事物的产生皆源自需要。上古时代,人们普遍信奉神明,同时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各项技术均处于萌芽阶段,科学技术更无从谈起。
例如,上古时道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牛马的驯化,车辆的使用尚未普及,较近距离的出行都将是极为困难的事情。通讯不发达,两地相隔便无法联络,家人长时间出门在外,家里人就无从获悉其情状。医药不发达,当人们生病了,无法治疗和预后,就只能乞诸巫祝,求神问卜。
在各种技术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当人们遭遇到疑难或困难时,就最容易想到借助神明力量来释疑解难。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所以就产生各种旨在交通神明与人事的种种技术,巫祝、占卜等活动便应运而生了。所以巫祝、占卜等活动实际上就代替了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种种实用技术并发挥着与之相同的社会效能。

上古时代神明信仰文化填补了上古时期社会生活中实用技术缺失的空缺,适用于文化与技术极不发达的特定历史阶段。虽然在理性昌明的当下,求神问卜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但上古时代与神明信仰相适应的种种技术和活动却不能简单以迷信目之。
举例来说,丈夫出门后几年却不见来,又没有技术手段使双方取得联系,他是生是死无从知晓。但丈夫长期不归,孤儿寡母的生计就成了问题,总不能让她们饿死吧。这个时候丈夫是生死,能否归来,何时归来的问题便成迫切要解答的问题了。假如丈夫已经死了,永远都不能回来了,那么这个女人是否可以改嫁他人从而获取继续生存的机会。这就需要一个无可置疑的权威来为她做出决断。
我们知道在当下的条件下,当丈夫长期不归,妻子就可以向法院提出宣告丈夫已经死亡的申请,然后由法院作出公示,若干年后丈夫还不能归还,妻子便可自动解除与他的婚约,从而合法改嫁。政府与国家权力机关是做出此类决断的权威力量。

在上古时代,人们只能将他们共同信仰的神明当作这个权威,凡是神明作出的决断都是不能怀疑的。所以巫祝、占卜都以神明信仰为前提,是神明信仰文化的合理产物,它们所担负的社会职能与现代技术甚至部分政府职能是相同的。所以《易经》所代表的卜筮活动不能以封建迷信来看待,它反映了上古时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也反映了当时代人们的思想与活动。
所以我们读《周易》要把它当作历史来读,而不能仅当作预测未来的工具。事实上,《周易》也从来不具备这个功能,古人设计卦象并不是为了预测未来,它是为决断神明的意志。古人占卜的目标是求神,请示神明为当下困难所做出决策,而不是预测。
比如,丈夫出门后迟迟不归。他在外面遇到了怎样的特殊情形,以至于不能归还? 由于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能使妻子与在外的丈夫联络,所以妻子便无法获悉丈夫在外的情形。但是古人认为神明是可以知道一切的,所以妻子为此去问卜的目的是要让神明告诉她丈夫在外的情形,也就是让神明来帮她找丈夫。如果那时双方都有手机,也就用不着求神问卜了。这个时候求神的作用与手机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周易》的卦象与经文无关深奥的哲理或宇宙规律,它们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噬嗑卦,卦辞讲利用狱,意思是说本卦利于牢狱中犯人的贞问。如果家人里有坐牢的,想要了解他在牢房中的具体情形就可以去卜师那里占问噬嗑卦。我们细读爻辞,可以了解到它们的内容都是有关犯人在牢狱中生活的状况。
如果我们要问,神明真得就能知晓那个犯人在牢狱中的真实形情形吗? 或者卜卦后的结论与囚犯在牢狱中的真实状况一致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卜卦并不能反映囚犯的真实状况,而且卜卦的意义也不在于要反映真实。它只是借助神明在人们心目中权威地位来解决人们获取疑难解答的渴求。比如,作为一位母亲,不管自己的儿子如何罪大恶极,她都会牵挂儿子在牢狱中的状况。她急于了解,渴望知晓,但是儿子被关押的监狱距离自己的家很远,根本无法互通消息。
但是如果不能知晓,老母亲就茶饭不思,日思夜想,生活便了无趣味。怎么办呢? 上古的人们就只能求助神明,因为神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万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且,神明不会欺骗我们,所以占卜后的结论就会被视作真实的状况。

至于那究竟是否与真实情形一致则是无关紧要的,当那神启示的结论被告知老母亲后,老母亲同样会感到心安,思念儿子的心情得到安慰,接下来的生活才更有意义。这才是上古卜筮的意义之所在。
《易经》的原理不在于洞悉万事为物之理,从而实现预知未来的功用。它纯粹是为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所以研读《易经》需要坚持历史的,社会的,人文的分析立场。

点击下面卡片并关注,不错过精彩内容


您若喜欢该文章,请长按下面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国学新知堂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新知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